陈修和刘北极刚回到轩阳宫,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皇帝的诏书就到了。
即日起任命刘北极为于越知府,明日启程,十五日之内需上任。
随诏书到来的,还有户部出具的调令、身份凭证,以及官银五两路费。
陈修措手不及。
按理说,新官上任需要办理各种手续,还要准备长途旅行的物资,最快也需要五天才能成行。
没想到陈皇一纸诏书,命刘北极明日动身,完全超出常理。
他刚结识刘北极,还没有来得及促膝深谈,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分开。
他还真有点舍不得。
刘北极叹口气:“陛下知道陈国沉疴已久,却苦无人才可用。陛下催我及早赴任,看得出是心急如焚,担心陈国积重难返,失去复兴的机会。”
陈修若有所悟,沉默片刻才说:“一切已国事为重。先生大才,也需要尽早一飞冲天。”
到了晚上,陈修在轩阳宫大摆酒宴。
他的谋臣和武将全体出席,为刘北极壮行。
这些府上的臣子都很开心,他们是陈修的人,刘北极也是。
这位招摇先生升任封疆大吏,无疑会壮大陈修的势力,这绝对是好消息。
臣子们踏入轩阳宫,命运和前途就和陈修的紧紧连在一起。
如果陈修从继承大统的竞争中败下阵,这些臣子肯定会遭到清算。
但是,陈修一旦坐上皇位,这些臣子都会是股肱大臣,加官进爵是必然的。
因此,宴席上觥筹交错,一派祥和欢乐的气氛。
姚詹事为刘北极敬酒之后,对陈修进言:“殿下,此去于越有三千里,听说路上不太平,轩阳宫是否派卫队护送先生,以免出现意外。”
他的提议很及时。
南方有水患,说不定有流民迁徙阡陌,遇到身单影孤的旅客会劫掠伤人。
刘北极不以为然:“詹事勿忧,南方虽有水患,但并无流民,因各地富足殷实,灾民可以就地安置解决。”
陈修很有兴趣:“为何南方可以做到没有流民,而北方做不到?”
刘北极回答:“以于越为例,那里的地形是三山六水一分田,无法提供粮食,税负较轻,而于越连接大海,对外贸易发达,这一进一出,就让于越府非常富足。”
陈修感慨地说:“如果北方也能降低赋税,或许也能让百姓休养生息。”
刘北极指了指盘子里的肉:“现在这份肉,我一个人能吃到饱,但是如果有十个人一起吃,够吗?”
陈修无语了。
肉即税赋。
陈国用税赋养皇亲国戚,贵族官员和军队。
如果无限制增加大臣和扩编军队,税赋不可能降低,反而还要逐年升高。
想要降低税赋,就要缩减大臣和军队,那朝局就会动荡,真令人头痛。
姚詹事再次进言:“微臣最担心的是四皇子,他会不会派出刺客行刺刘大人?”
这倒是非常有可能。
陈恒不会坐视不管,一定想办法剪除陈修的羽翼,不让陈修有壮大的一天。
“我把武风调回来保护先生吧,此人武功高强,做事谨慎稳妥,有他保护先生,一定会高枕无忧。”
陈修刚要下令,刘北极马上阻止。
“殿下万万不可,武风正监视戎狄,对于大战成败很关键,怎么能因私废公呢?”
陈修看刘北极态度坚决,只好做罢。
“林世元,你现在就选调十名精干侍卫,保护刘大人上任。”陈修下令。
“得令。”林世元起身躬身一揖,径直走出宴会厅。
刘北极看拦不住,只得感谢陈修照顾。
宴会结束后,陈修还依依不舍,提议在院子里散步。
刘北极含笑答应。
两人又纵论朝局,刘北极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让陈修收获颇丰。
时间已很晚,不能耽误刘北极的行程,陈修准备告辞时,忽然说:“先生,我有一事相求。”
刘北极非常奇怪:“殿下请讲。”
陈修迟疑了一下,终于说:“能否请先生把赵婧带到于越府见见世面?”
刘北极非常意外。
他知道赵婧是赵国的公主,自愿留在轩阳宫做陈修的侍女。
陈修为何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
陈修一脸苦恼地说:“赵婧想要和我出征,她是公主,我怎么能让她冒险,但她找了太子妃压我就范,我才想让她跟着先生出去转一转,省得在这里烦我。”
刘北极笑了。
陈修虽然展现出王者气象,但终究还是个孩子,有时候做事显得稚嫩。
搞不定赵婧,陈修就像把烫手山芋扔出去,但刘北极怎么能接呢。
刘北极拱手道:“恕微臣抗命不遵,微臣带一个公主颇为不便,而且公主跟着殿下出征是好事,定能为殿下立下赫赫战功。”
“就她那样,还能上战场立功吗?”陈修不信。
“立功未必是在战场。”刘北极指了指陈修,“殿下做的作战计划,会起到决定作用,比苏将军的作为更重要。”
“赵婧只是一个女流之辈,虽然还算聪明,但怎么可能为陈国建功立业?”
陈修对赵婧的能力并不看好。
刘北极问:“殿下不是准备动用林世元,做一个千里奔袭戎狄大都的计划吗?”
陈修点点头,他确实想出其不意给戎狄来一次行刺。
而且,他还想利用这次袭击的功劳,为林世元铺平掌管兵部的道路。
刘北极提出灵魂拷问:“军队要实现远距离的奔袭非常困难,所以才罕有军人敢尝试。五六天马不停蹄强行军,人和马如何保证战斗力,陈国将士能做到吗?”
陈修回答不出来,他只是有设想,但对陈国军队并不十分了解。
但这个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答案。
方案再完美,经不起实践检验,那就是空谈。
刘北极微笑道:“赵国人能匹敌戎狄,是因为赵国人多少代人都和沙漠番邦交战,他们的士兵对战马的运用可以媲美番邦。”
陈修一下子醒悟过来:“让赵婧公主回赵国借骑兵,交给林世元指挥,是吗?”
刘北极拱手:“殿下圣明,悟性世所罕见,假以时日,必是陈国中兴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