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果断地说:“如果知府抗拒,立刻报给我,我当即免掉他的职务,交给你代理。”
弘毅顿感肩上的胆子重如千斤。
陈修的策略是环环相套,如果他不能阻止走私通道,那三府突围就会有满盘皆输的风险,这个责任实在太大。
陈修看他脸色凝重,踟蹰犹豫,便微笑着安慰。
“其实你不用担心,敏楠府的知府是右相的学生廖梦龙,右相是我的忠实盟友,廖梦龙知道应该配合你的工作,而不是给我添堵。”
陈修正是知道廖梦龙是知府,所以才对敏楠府很放心,不需要他亲自去办差。
弘毅这才松了口气,欣然接受命令。
陈修算了算时间,说:“我会提前给廖梦龙写信打招呼。你留下听招摇先生给你介绍敏楠府的情况,三日后带上虎三郎和两千威远军赶赴敏楠府。”
安排妥当后,陈修赶回威远营总督府。
他回房间洗漱换好衣服,走出房间要去看看赵婧。
陈修很长时间没有陪过赵婧,后天他又要启程去恩源府,这一去可能又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这样冷落赵婧有些不妥。
但是事与愿违。
他刚走到游廊,参军就匆匆走来递给他一份书信。
这是兵部尚书林世元写来的信。
林世元不是话多的人,如果没有大事,不会给他写信打扰他。
陈修撕开信封,坐在游廊的护栏上就开始读信。
他只看了一页纸就惊的站起来。
如果不是林世元向他汇报,他还不知道,戎狄最近发生的惊天巨变。
原来,韩国公奉命出使戎狄,想要修补两国的关系。
韩国公在临时行宫里见到了墨都大单于,两人谈了整整一天。
凭借韩国公能言善辩,以及他多年在戎狄树立的威望,墨都大单于最终被说服,决定捐弃前嫌,重新和陈国恢复友好关系。
谁也没有料到,墨都大单于为韩国公举办的宴会上,突然涌出十几个刺客,乱刀斩杀了大单于。
接着整个临时行宫陷入混战,到了晚上才算平息下来。
墨都大单于和他的皇后、嫔妃、儿子、亲信大臣,以及行宫部队皆被斩尽杀绝。
直到兵变主谋露面,大家才知道,原来发动兵变的是戎狄元帅君长!
在过去的几年里,君长的小妾、孙女都被大单于纳入后宫,所以君长对墨都大单于一直心生怨恨。
君长兵败逃回戎狄后,墨都大单于指责他败军辱国,想要杀他泄愤。
幸亏他的孙女极力哀求,又有几个老臣求情,君长这才免了死罪,但被鞭笞一百,贬为放羊的奴隶。
但墨都大单于还是忽略了君长在戎狄军队中的威望。
虽然君长已经是奴隶,但追随的将领,以及大部分残留的军队都还效忠他。
点燃君长反叛的导火索,是墨都大单于做出和陈国恢复友好关系的决定。
君长惨败给陈国,又被陈国奇袭摧毁大都,掠走戎狄圣物,这让君长遭受莫大的耻辱。
他之所以苟且偷生,不是怕死,而是是为了有机会再次领军消灭陈国,以洗刷他这辈子最大的耻辱。
但墨都大单于要和陈国和好,这让君长几乎崩溃,他死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因此,君长制定了兵变计划,他刺杀了大单于,发誓不灭陈国永不瞑目。
君长在戎狄有强大的号召力,加上戎狄也对陈国多有怨恨,因此君长的刺杀行动引来众多部落的拥戴。
很快,君长一举控制了西戎疆域,自封为君长大单于,并从各部落东拼西凑又组建出一支三万人的骑兵。
此时,君长面临的局面非常危急。
北狄大单于想要趁西戎国力衰微的时候吞并西戎,已经组成六万大军,并联合赵国的大将军三万军队,南北夹击消灭西戎。
三万对九万,这是实力悬殊的大决战,似乎君长没有什么胜算。
但君长号称戎狄军神,那可不是随便叫的。
他在这场西戎生死大战中,展现出了军神的卓越指挥才能。
君长先向北击溃了北狄的先锋,突然就放弃北狄大军,转而杀向南边的赵国军队。
一夜突进八百里,打了赵国军队措手不及。
赵国大将军身中数箭险些死在乱军中,最后还是依靠侍卫们拼死保护,才落荒而逃回到赵国。
君长一夜斩杀赵国军队三万,却没有停歇,立刻又掉头冒险攻破陈国边关要塞,从陈国的长城内狂奔一千里,绕到北狄境内。
北狄大单于还以为呆在后军更安全,他万万没想到,西戎的骑兵奇迹般从北狄境内杀过来。
双方激战只有十分钟,北狄大单于就被活捉。
北狄主力还没有打仗,就只能宣布弃甲投降。
君长一战连打了三国,威名大震。
他不但使得西戎彻底获得安全,还吞并了北狄所有地盘和军队,并迫使赵国赔款求和。
君长虽然报仇心切,但他同时也非常狡猾奸诈。
他扣押着韩国公等陈国使团,转而和陈国谈判,要求释放在陈国境内的一万戎狄俘虏,用于交换韩国公等人回国。
因此韩国公德高望重,为陈国立下了不朽功劳,陈皇虽然心痛,但还是答应了君长的条件。
就这样,君长手里的军队再次达到了十万之众。
君长知道这些军队还远远不够,他率军继续纵横沙漠和草原,击败越来越多的部落,并将其土地和人口并入西戎版图。
西戎的军队人数也因此迅猛增加到了二十万人。
就这样,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快要灭国的西戎起死回生,而且一跃成为塞外霸主。
读完这封长信,陈修惊呆了。
他原以为西戎已经衰微,只要陈国扶持,就可以成为北狄的侧翼威胁,可以达到西北边关的安全。
只是君长超人一样的发挥,让他的计划落了空。
西戎不但没有垮掉,反而成了强劲的对手。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陈修心事重重摇摇头,叹口气。
君长得势,西戎和陈国又将面临一番生死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