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可就不知道了,学校这么要求的,我一个新生,当然只有照做了。”凤霞无奈耸肩。
说罢又从随身带着的包里拿出一包东西来。
放到面前的茶几上,摊开来,拿出一块月饼递到杨大夫跟前:“这是我妈做的,虽然她是第一次做,但我觉得味道还不错,是咱们那边的味道,师父您尝尝。”
杨大夫接在手里,咬了一口,不住点头:“嗯嗯嗯!不错不错!是咱们那边的味道,你妈这手艺呀,是真的不错,之前你带给我的那些咸菜酱豆什么的,味道也都好得很,唉,可惜来到这边之后就吃不上了。”
“师父您要是喜欢的话,我下次回家再给你拿嘛,实在不行,我让我妈给你寄过来,想吃咱还能吃不上嘛,又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价值不菲的!”凤霞说的爽快。
保姆把菜端上桌,见杨大夫正在吃月饼,忙提醒他:“杨老,马上就要吃饭了,别吃了月饼又吃不下饭了,等下午饿了想吃的时候再吃吧。”
“一块月饼而已,不至于。”杨大夫说着又是一口咬了下去。看上去吃的很香。
凤霞知道他一定会想念家乡的味道,想念家乡的一切,但他又想陪在儿孙身边,这样矛盾的想法也一定让他很难受。
中午,杨广才夫妻俩都没回来。
至于孩子,结婚后早就搬出去住了。
所以,这处院子里每天除了保姆就剩下杨大夫一个人。
直到晚上才会有人回来陪他。
有凤霞陪他吃饭,杨大夫很高兴,面上是凤霞从未见过的孩童一般的兴奋。
保姆也说凤霞过来杨大夫精神都好了不少,还说让她常来。
常来是不可能了,但偶尔来看看他还是可以的。
下午,杨大夫午休了一会,起床后就让凤霞陪他出去走走。
这一走就到了傍晚时分。
太阳落山后,两人一边往回走一边聊着。
快到门口的时候,一个男孩突然冲了过来。
“太太!”
“小帆?你怎么来了?”杨大夫说着,抬头看去,就见一个穿着藏青色长裙留着大卷长发的女人在门口站着,才笑着说,“跟你妈一块来的呀,刚放学吗?”
“嗯嗯!我妈说快中秋了要来问问爷爷奶奶要不要买什么,我就跟着一块来了。”小男孩一边说着,一边拉着他的手往回走。
见凤霞盯着男孩瞧,杨大夫介绍说:“你还没见过吧?这是广才的孙子,也是我大重孙子,叫杨帆,今年有十岁了,偶尔会跟他爸妈过来看我。”
说着,又跟孩子介绍:“这是我之前常跟你提起的那个徒弟……这么一算,你得叫奶奶了,哈哈哈~”
杨大夫是笑了,可凤霞脸上的肌肉却抽搐了下。
她这二十几岁的女孩子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当奶奶还真是……
杨帆也撇了撇嘴,朝凤霞瞅了眼,连连摇头:“她才不是奶奶呢,她看着比我妈还小呢!”
“这个称呼不能只看年龄的,她虽然没你爸妈大,但她辈分在这呢,辈分这东西可是不能乱的。”杨大夫教导着他。
走到门口,凤霞跟杨帆的妈妈打了声招呼。
几人一块进了屋。
晚上,杨帆的爸爸也来了,杨广才夫妇俩也都赶在饭点回来了。
看着这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凤霞终于明白为什么杨大夫舍不得回乐阳了。
他在这里确实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不过,杨广才一家对凤霞的到来也是很欢迎的,杨广才也快到退休的年纪了,看着自己的老父亲身体越来越差心里也很着急。
坐在沙发上就跟凤霞聊了起来。
首先,他跟感谢凤霞这几年对杨大夫的照顾。
听了这话,凤霞是羞愧的。
她自觉杨大夫对她的照顾要比她对杨大夫的照顾要多。
“杨主任,您别这么说,照顾师父这方面我做的还是很不足的。”凤霞不敢邀功。
杨广才摆手:“我爸来到这里之后提的最多就是你了,你也别谦虚。虽然你年纪不大,但你毕竟是我爸的徒弟,你也别老是杨主任杨主任的叫了,就叫我大哥吧,我这不算是占你便宜吧?”
“这怎么能是您找我便宜呢?不过这不合适吧,我这毛丫头一个……”
不等凤霞把话说完,杨大夫就插嘴说:“什么毛丫头?再说了,论辈分你本来就该叫他一声师兄的。”
这下凤霞彻底没话了。
如果按照正式的拜师来算的话,还确实如此。
“我知道你也在担心我爸的身体对不对?”杨广才说到这,眼神朝正在跟杨帆玩的杨大夫扫了眼,声音压低了说,“不瞒你说,我爸他身体确实不好了,人真的不能不服老。”
“所以我想谢谢你,这次要不是以为你坚持让他过来检查身体,我还下不了这个决心呢。”杨广才的脸上显出欣慰的神色,“其实我爸早该退休了,但他一个人在老家待着实在孤独的慌所以才在卫生院上班。”
“不过我这也快退休了,我打算趁着我爸还能走,带他出去走走看看,也算是尽了我这做儿子的义务。自从离开家之后,我就真的再没好好的陪过他们。”
也许是说到了动情处,杨广才红了眼眶,转过头去。
凤霞很能理解他。
上辈子,她跟父母闹掰了之后也想过这个问题。
她做了一辈子的不孝女,这辈子她希望能尽可能的陪在父母身边。
在杨广才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凤霞就要搭车去学校了。
原本是打算自己打车去车站的,没想到杨广才给她找了个顺风车,能直接把她送到学校。
跟杨大夫分别的时候,凤霞总觉得心里闷闷的,比跟宋芸他们分别还要难受。
顺风车在东南医学院门口把凤霞放了下来。
看着学校的大门,凤霞忽然有点紧张。
其实上辈子她也是在这个城市上的大学,也是在这个城市遇上的王建树。
而她选择这个城市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她上辈子的父母在明年也会到这个城市生活。
在这个城市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凤霞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
深深地吸了口气,她背上自己的包进了校园。
因为东西不好带,所以来之前她已经把东西全都邮寄了过来。
学校里到处都是学生,一些人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来报道的新生,他们的眼里充满了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