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许是这小子狗屎运逆天,还是老天垂怜.在这雁雪风上山第二年初春,九境中的窥径天劫悄然而至,既没有护法,也没有惊动师父天问真人,匆匆的来。匆匆的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半片云彩,只留下雁雪风一阵轻啸后的傻笑,以及浑身暖洋洋的真元流淌。
第二天迫不及待的给二师兄显摆,不料,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不但被师兄一顿狠揍,还接了一门新活。
用二师兄的话说,既然小师弟如此神勇,以后这洗衣做饭大任就交给你啦,不愧是小师弟.
当然这还不算完,晌午师父回来又给了雁雪风一道任务,那就是砍竹子。
年仅十岁的雁雪风开始以为掉进福窝,不想居然进了土匪窝啊。可是感觉自己身体一道道暖阳阳的真气流转,为了出人头地,给老爸老妈长脸,不得不拼了。
当谢若文师兄把他领到后山的竹林,才发现居然是一片蓝竹林,听师兄讲,此乃天海竹,然后告诉自己,今日只要砍倒三株,晚饭是他的,雁雪风听到大喜,拿起柴刀,轮欢实就向蓝竹逼近,不料,树未动,人却跌了个狗吭泥。
在二师兄面前这次算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二师兄捧腹大笑.
雁雪风不服,说道:“有本事你也砍一砍让俺瞧瞧.”
一开始谢若文宁死不从就是不砍,再后来雁雪风费尽口舌才激得谢若文小露一手。
只见他拿刀,起手,下劈,一气呵成,蓝竹应声而倒,让雁雪风大跌眼镜。
就这样,雁雪风过上了樵夫生活,一日下来,不但没有砍倒树,反而震的手腕都肿了,虎口破裂。总算发现了二师兄是个好人,给雁雪风清洗伤口,然后不知抹了一种什么药,凉生生的舒服多了,夜晚继续打坐,一夜下来,伤口完好如初,让雁雪风大呼灵异。
吃过早饭,就见二师兄怜悯的眼神,看着自己,知道大事不妙。就听到二师兄的声音犹如幽灵般回荡在耳边;“师父说了今天练写字,或竹子,二选一,十张楷书或三根竹子,换一句口诀,可是微知篇的哦”。
当雁雪风以七个月的速度堪透窥径篇,已是一月有余没有听到说微知篇的消息啦,问师兄,一问三不知,问师父他老人家,只是避而不答,已经快把雁雪风急出病来了。
其实他哪里知道。由于速度过快,天问真人怕其根基不牢,虽说他体内又一股不知名的真气,可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啊。这些良苦用心,小小年纪的雁雪风如何知晓呢。私下也经常念叨师父偏心,私藏之类。
也是天问真人性情和善,沉默寡言,不予计较,要是在接风亭,被玉天权听到这些欺师灭祖的话,不被扒一层皮才怪,因而今日听到可以修练微知篇,自然高兴地手舞足蹈,昨天的竹子当然不能砍了,还是写字吧,就兴冲冲跑进书屋。
结果,气的雁雪风对着窗外大吼道:“算你们狠,我认栽了”。
原来进屋看见那支墨豪,雁雪风就被气笑了。
一支筷子粗细的笔杆,下面是可以写门匾的大狼毫。而上面还有一根细链,链子的一端是一颗沙钵大小的铁球,写的却是小楷。看完这一切,雁雪风就差鼻孔冒烟了。
没办法,现在打不过,而且人家不讲理,就算回家,连碧云峰都下不去。写呗。砍呗,还能怎么样呢。
接下来的日子里,雁雪风从砍一根竹子,到十根,到十五根,而练字的狼毫也有改进,铁球更大,笔头更臃肿。这样换不算完,到后来,这些已经难不住雁雪风了,只有另行他法,比如,蹲马步,练筋骨,当然,这也是雁雪风最爱的,因为从小就喜欢打打杀杀的,更是对江湖中那些韵事向往不已,什么英雄救美,单刀赴会,都是最喜爱的段子。
不知不觉中已是过了三年,每年都回鸿雁村看望二老,看着爹娘欢喜的眼神,和期许,雁雪风幼小的心里觉得再苦也是值得的,等将来自己仙法修成,也给二老推宫活血,延年益寿,如果运气好的话,寻一二枚仙丹,那就更好了。
三年时间晃眼而过雁雪风也长高了许多,逐渐成熟,而谢若文已经差不多和师父天问真人一般高了,两年前天问道长就开始给他传授剑法,从开始的碧云九剑到现在的闲云剑法,已经足足有三套之多,看的雁雪风眼馋不已,几次软语相求,都遭到拒绝。
师父的回答一向如故:“时机未到”。
看着师兄飘逸的身子,旋风般的剑法,只能望洋兴叹。别无他法,三年来已经从微知劫中有惊无险的度过,更是在去年年关,一举冲破闻道之劫,现如今正在想法设法的弄通明境的口诀时,前天师父他老人家丢给雁雪风一本书。
只见上面写道,《御风诀要》就听师父的话又回旋在耳边:“三日之内,学不会御风,那就两个月别想问我要口诀。”
如今依然和师父,师兄极为熟悉,随便打个哈哈就过去了。
又一次,正在二师兄面前说师父的坏话,不料只见师兄点头不见说话,目不转睛的看这雁雪风身后,雁雪风大奇,回头一看,就是一个暴栗,就听天问道长说道:“院子里的池塘水眼有些堵了,去把池塘清理一下,明日我来看,如有一丝淤泥,就去思过崖待几天体验下生活。”
没办法三亩地的池塘,雁雪风整整游了一天,没见淤泥是小,连个草叶都没有,又遭到两只仙鹤的严重嘲笑。
从此,雁雪风的出结论,头可断,血可流,师父惹不得。
现在雁雪风已经顾不上这些了,从前天到今天,雁雪风不知摔倒了多少次,每次都是一不留神,真气走岔,从高空坠落,惊起一滩竹叶,今天已经好多了,师兄在练剑,固然没时间看自己笑话,可是任自己这三年来,已然练到闻道境界,初窥通明,依然一阵阵疼痛袭来,鼻青脸肿啊!
今天早上师父就要考教功课来了,虽然勉强可以像只上架的鸭子,三摇两摆,难看之极,但已经不会在身不由己的跌下来了,当然,也长了记性,不在飞那么高啦。
还是应征了那句话,吃一堑,长一智啊。
晌午时风,天问真人不期而知,看见雁雪风的御风形象,就开口大骂:“贫道怎么会有你这么笨的徒弟,真气用到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我还是第一回见。”
雁雪风听后,额头的冷汗直冒,联想起第一次打坐真气走岔的情景,不由得还流浃背,赶忙应到真气,顺着心意,在周身穴窍流转,果然大不同了,也不三摇两摆了。
天问真人的脸色这才多云转晴,继续开口道:“还算不笨,后天在学通明篇吧,这两日若还不能将御风练得心随意动,那就下山种田吧。”
雁雪风这才逐渐掌握了御风诀要。其实这也怪不得雁雪风,更怪不得天问道长。
一般师父授法,都是说一不二,不容置疑,徒弟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更不能参悟其中的精髓所在,而天问真人因人而异,投其所好,雁雪风天赋异禀,平常传授,只会将其误导以至于不知其中三昧,而让雁雪风自行参悟,不但会明白其中精髓,而且在他捉摸不定之处说之利害,更会让他铭记终身,醍醐灌顶。
这其中苦心,有谁会晓得呢。
时间犹如溪流,缓缓不止,不觉已是初夏,雁雪风已经能将御风使得随心所欲只是没有好的身法,不免美中不足,这已经不是雁雪风所能奢求的了,这几日为了换取口诀,不免过起了刀口下求生的日子,要求是,陪二师兄练剑,雁雪风就纳闷了,自己不会剑法如何陪。
没想到,只有雁雪风想不到的,并不代表别人想不到啊,原来师父让他用自己的御风功夫去陪练,只要不被师兄击中一次,碰上衣角也不行,看着师兄手里的木剑,雁雪风稍微放宽心,不成想,木剑也能伤人。
几个回合下来,雁雪风衣服上的窟窿连绵不绝,惊出了一身冷汗。一天下来,只侥幸躲过两会。
听到二师兄说,“哎这两招换得在仔细琢磨琢磨,不应该躲过才是阿,”
看着谢若文挠头纳闷的样子,雁雪风恨不得上前补上两脚。看着自己身上的布絮,和一道道木剑拍打的青印,不由得悲从中来,仰天长叹,自己何时也能修炼剑法啊。却没想到,幸福却来得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