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悟道
离伤秋2025-07-02 20:542,651

幽暗的石室中,独自留下谢若文一人和一盏油灯,火苗在上面不停地摆动,好似希望谢若文不会离去一般。

  但是谢若文必须回去,因为师父仙逝是还有好多交代,更怕雁雪风一怒之下闯上出云,实则雁雪风已经闯过了。师父仙逝多日,但是也得在师父坟头上柱香吧。

  就这样想着,越想越是不愿停留,心情驱使之下,谢若文不由得在石屋中来回走了起来。

  这时石门又一次被轻轻推开,梅姨移步入内,对着谢若文道:“阿文,让梅姨带你去一个地方,然后你再做打算吧。”

  谢若文无奈,看着眼前的声影,心中暖流涌出,这梅姨对自己有着一种母性的爱恋,就跟着梅姨出门而去,金文仙剑还在静静的挂在墙壁之上。

  出得师门,果不出所料,是一道足有三丈宽窄的走廊,也是石刻而成,不知当年打造这座地宫花费了多少人力,死伤了多少无辜。每隔三丈左右就有一道石门,石门上没有任何按钮,不知是什么机关禁制控制。

  行了约莫三十丈左右,已经到了走廊的尽头,只见尽头是一座极大的石门,石门之上满是尘埃,两旁两根婴儿手臂粗细的蜡烛好像永远也不会燃尽,三人来到近前,火苗微微摆动一下有恢复原状。

  石门前一道人影伫立多时,不是那位性格刚强的竹姨却又是谁。此时见梅姨和谢若文前来,玉掌微张,一块极为精致的玉佩出现在她的手里,梅姨同样也召出一枚玉佩,两枚玉佩大同小异,想来定是开启石门的钥匙。

  果然,两人将玉佩同时按进石门上一处不易发现的凹槽内,严丝合缝。

  真气运出,尘封多年的石门终于再次缓缓打开,以前只有魔教教主雁南春可以自由出入,没想到今日再次为他的后裔打开,不知会有什么。

  迈步踏进石门,映入眼帘的又是一出不过六尺宽窄的通道,通道只有九丈深浅,这一次却是没有再次向尽头走去,而是从入门来的第一间石屋走进,

  走进石门,竹姨屈指弹出一道指风,顿时出现不多不少九颗夜明珠,在石屋周围安置,发出明亮的光芒,石室中纤尘尽显。

  令人奇怪的是整个石室中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只有天花板上斧凿刀削出一幅幅极为庞大的图画,画的是一副朝阳初升之象,万物苏醒,小鸟拍打着翅膀,迎接着黎明的署光。旁边龙飞凤舞的写着天道循环四个篆字。

  这时梅姨率先开口道:“阿文,我和你竹姨商量了,若是想要出了这座地宫就得在这幅石刻中悟出一门功法。”

  谢若文打呼惊异,就这样一幅栩栩如生的石刻就然还蕴藏这一门功法,随即又释然了,我辈修道中人不就求的是道法自然么。为何不能蕴含一门功法?

  这时竹姨心直口快道:“怎么,还怕我忽悠你不成,当年雁大哥在此闭关五日,修炼出的是一门指法,你梅姨闭关七日,悟出的却是一门袖法。只有我最不济,闭关八日,才悟出一招剑法。”说着想起和雁南春往日种种,不禁黯然伤神。

  梅姨适时接口道:“你可别小看这幅图画,这便是仙林中失传的仙路下卷。一共九幅石刻,和仙林中修道九境遥乎相应。我和你竹姨也就悟出了六幅石刻。比起雁大哥的八幅,真是差之千里呢。”

  这些话虽说听梅姨轻描淡写的道出,但谢若文心中此时已经不能平静,没想到这仙林中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仙路下卷竟然在魔教地宫之中。

  但是谢若文更不知道的是,这地宫只有魔教的教主才能进来。再其他魔教众人根本就不晓得有这么一处地方。

  这时竹姨打断谢若文的思绪道:“我和你梅姨商量过了,只要你能悟出三幅石刻,就可以从这地宫中走出,不然就算你此时有返元境修为,想从这地宫走出,那也是不可能的。”

  谢若文此时已经知道这竹姨看似强硬,实则心直口快,好恶溢于言表,听到此处已经明白,说是要困自己在这里几天,还不如是再送自己一场造化来的实在些。急忙摆手拒绝道:“谢谢两位前辈的好意,但是这使不得,你们魔,圣教的绝学我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收入囊中的。”

  却是以前只听闻魔教种种,今日看来这魔教也并非如同说教中的那么不堪,这才急忙改口。

  这时梅姨摇头道:“阿文,可别这么乐观,能不能悟出什么还两回事呢,我让你学自是有我们的意思,但对你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为了早日在你师父坟前上住心香,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谢若文知道盛情难却,更想早日出了这地宫,就无奈点头应下。

  梅姨颔首道:“每日铃儿自会给你送来饭菜,什么时候悟出了三幅石刻,就可以出关了。”说完竟留下谢若文一人,出门而去。

  看着石室中的石刻,谢若文也不知道这其中能悟出些什么来,但这天道循环更是万物本原,日出必然会落下,倦鸟也会归巢。

  于是就这样进入景象延伸状态,不知不觉只觉得天花板上的一轮红日升的越来越远高,温度也随之增高,小鸟也拍打着翅膀在这一方天地中寻找这食物。田野里劳作的老农不辞辛劳的扛着锄头,分着幼小的禾苗。除去杂草,为了让今年的秋天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这样的一幕幕渐渐涌上心头,心头豁然开朗,天道循环,永不停息,收获和付出自然也是同等的,所以只争朝夕。

  谢若文看着头顶的石刻,终于脚步缓缓动了起来,初时犹如醉汉,脚步虚浮,时而向东,时而向西,更像是小儿蹒跚学步,有时还会两只腿身不由己的拧住,谢若文一个不慎,顿时跌了一个马趴。

  谢若文不以为意,更不会气馁,依旧目不转睛的望着头顶的石刻,似中了邪一般不知疲倦。

  时间在石室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已是半日光景,此时谢若文已经再不复初时模样,脚下生风,留下一重重幻影。看是随意的一步踏出,却是合自然之道,虽然三五步之后又回到原点,但是这中间的玄机已经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的透的。

  终于一日一夜功夫过后,谢若文似闲庭信步,毫无疲态,已然将石刻记在心里。这才知道,这天道循环图隐藏的是一门身法。

  当下不做停留,向第二间石室行去。

  实则谢若文在这石室中不知日月,刚才悟出这第一幅图已经花了一日时间而已,门外的梅姨和竹姨早已经被惊得目瞪口呆,但是若是萧衍或天问真人在此,一定不会觉得奇怪,这就跟天问真人独辟蹊径的教导方法脱不了干系。

  平常师父都是照本搬科,以自身为标准,但天问真人却是让徒弟自己领悟,在徒弟不懂之处解惑,这就有了醍醐灌顶之效了。

  真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但是想要正真能做到这样的,却是屈指可数。

  进入第二道师门,里面的景象却是和第一幅截然不同,

  只见石刻之上雕刻的却是一缕清风,几朵白云,石刻简洁明了,一目了然。旁边同样写着‘白云出岫’四个巨大的篆字。

  看似简单的石刻,谢若文却犯了难,这样的石刻根本不知从何悟起,没有一点头绪。一时间竟不知从何悟起,在石室中看着天花板发起呆来。

  而梅姨和竹姨却是石刻关注着谢若文的一举一动,即希望他早点悟出仙路图,又怕他一个不慎,走火入魔,两位虽说都是活过两个甲子的仙林高手,但是却破天荒的关注起一个后辈晚生来,这其中的缘由,自是因为谢若文乃是雁南春的后裔罢了。

  莫说天道昭昭因果循环,不过如此。

继续阅读:第二十七章 夜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神剑玉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