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阅了个把时辰,慕容明月觉得十分的疲累,便舒展了一下身体,准备去吃晚膳,没想到燕枫炎却在屋里不动了,慕容明月疑狐的叫着,不知道这玩意又想搞什么幺蛾子。
“阿炎?去吃晚膳了。”
“陛下,臣有个事要跟陛下商量一下。”
明知道他又想搞事情,可是一看燕枫炎的样子慕容明月就败下阵来耐着性子陪着他演,“怎么了阿炎,要说什么事?”
“陛下,臣的金屋,您可都收了,那是不是,得给臣一个名分了。”魅惑的声音中夹杂着一丝幽怨。
看来刚刚那道奏折多少还是有些伤了燕枫炎的心,虽然他不说,但是慕容明月感觉到了,他想要正大光明的站在她的身边,想要成为那个最有资格保护她的人,天下人说什么根本没什么关系,但是月儿,只能是他的。
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慕容明月也是早有此意,只是身份多少有些尴尬,之前又不知道燕枫炎的心思,所以才一直都没有提起。如今燕枫炎主动将这件事说了出来,慕容明月自然也是欣然受之。
第二天的早朝,慕容明月在众臣的等待中姗姗来迟了。
听完了文武百官的各种上奏之后,慕容明月提起了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她准备择日与燕枫炎成婚。
这件大事一下子让众位大臣吵开了锅,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也有觉得不妥的,总之原因便是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女帝聘皇夫的事,不是应该收为男宠就足够了么,干嘛要闹得那么大的排场搞得人尽皆知呢?
支持的是觉得皇帝的家事别人管不着,而反对的是觉得这事闻所未闻匪夷所思,让人瞠目结舌不敢相信。其中反对的最为厉害的就是礼部尚书,他以不合规矩为由,引经据典的说这样做实在是有失体统,女帝就算需要传宗接代也不能如普通人一样嫁人为妻,若是如此,所谓的三从四德女则女训等又应该怎样遵守?若是女帝都带头不遵守的话又怎样让天下人去信服?
礼部尚书那是司马迁的后人,名为司马吕,之前因为中秋佳节办的极其漂亮妥帖才刚刚又被慕容明月封为了中郎令,监管史书记载,这是身为司马家的后人才专属的荣宠,可是没想到这会这人的轴劲上来了这么难以应对,慕容明月竟然感觉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司马吕刚过加冠之年却已经身为礼部尚书多年,此人血气方刚,但办事能力却十分的出色,对待任何事都是一丝一毫不能出差错,礼部在他的手里从未有过任何纰漏,这是在所有的朝代更迭中,几乎从不存在的情况。
慕容明月刚刚提出来要与燕枫炎成婚,他就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了,说了大半天反对的理由之后,最后一句就是:
“陛下,请您收回成命,此事万万不可。”
慕容明月听他说完,沉默半晌之后用柔和的语气说道:“爱卿啊,要是照你这么说的话,那朕岂不是要一辈子孤家寡人江山后继无人了?”
“陛下,臣并非是这个意思,您若与燕王殿下交好,大可以效仿先人,与之绵延子嗣,但若如此大张旗鼓的成亲,只怕天下人都会跟着耻笑凌月国君不成体统,届时夫为妻纲,您与燕王殿下谁才是真正的国君呢?”
“若朕非要执意的嫁与燕枫炎,你又当如何?”慕容明月不轻不重的继续说道,眼里已经有了些许焦躁。
“死谏陛下,收回成命。”司马吕不卑不亢的说着话,仿佛没有把自己的命当成一回事的样子。他这么一跪地,其余也跟着反对的人也纷纷跪倒在了地上。慕容明月看他的目光忽然有些冰冷,却多了丝莫名的情绪。
朝堂之上,从未有人敢与慕容明月公然的对立过,可是从今天开始,这个局面就变了。
慕容明月坐在龙椅上威严的看着下方跪倒在地的人群,其中就有之前弹劾燕枫炎的谏议大夫温灏文。那也不过是二十几岁的年纪,一张年轻的脸上写满了肃然与倔强,仿佛十分的坚信自己说的做的都是对的。
“温爱卿,你来说说,为何朕不能与燕王成亲。”
“臣的意思与司马大人一样,无需再过多的赘述。”温灏文跪倒在地,一字一顿的朗声说到,专属于年轻人的稚气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倒真的与司马吕如出一辙。
“还有你们,跪在地上的,你们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么?朕若是真的与燕枫炎成亲你们就立即去死?”
没有人说话。
看来不怕死的还是少数。不过,无声的反对比正大光明的拒绝更加让人难以应对,慕容明月觉得有些头疼。朝堂上的气愤有些怪异。
“陛下,老臣有本要奏。”右丞相蔡浩在这个时候开口了,慕容明月有些疑狐,不知道这位刚正不阿的老人家是不是也要跟其他人一样拼死反对这件事,但她想了想还是决定让他说出来,毕竟早晚也是要面对的,不如一起应付了。
“丞相说吧。”
“老臣想请问司马吕大人,你刚刚说,陛下若是与燕枫炎成婚不成体统,却又说让陛下与先人一样将燕王作为面首而绵延子嗣,可若如此的话,若将来陛下真的诞下继承大统之人,那其身份不就成了面首之子?难道这样就成体统了吗?”
慕容明月是真的万万都没想到丞相竟然会为自己说话,顿时有些感激的看了他一眼。
“丞相大人说的不对,若将来陛下真的诞下皇子,那首要身份便先是皇子,之后才是面首之子。继承大统,并无不可。”
“行夫郎之实,却假借面首为名,岂不是本末倒置?”
“那按丞相大人的意思,陛下与那燕王成了亲,燕王身为陛下的夫君,以后我等又该忠于谁呢?”
司马吕面对丞相大人也是毫不相让,不卑不亢的说着自己的意见。
朝堂上这等争论并不多,两人的针锋相对让气氛更加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