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所有皇子封王,赐封地。
有了封地以后,被赐封的皇子们就要搬离京都,去封地生活。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太子还没有被废的时候,不见皇帝给皇子们封王,现在太子刚被废就整这出,莫非皇帝心中早就有了心仪的继承者?
朝臣们忐忑的猜测着。
姜十鸢不动声色。
别说封王,就算是封了太子如何,不到最后关头,帝位花落谁家还未可知。
在朝堂上的几位皇子也急了。
如果被发配到封地,想要再回来登顶,怕是只有造反了。
皇帝将所有人的神色都看在眼里,轻蔑的勾起嘴角。
小崽子们,好好玩吧!
皇帝抬了抬手。
全福公公上前,拿起圣旨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诸子已到了弱冠之年,当开府封地,承担起皇子的责任......
现封二皇子萧旭言为恒阳王,赐封地广陵;
封三皇子萧允谦为敏阳王,赐封地庆安;
封四皇子萧辰希为齐阳王,赐封地宁远;
封五皇子萧逸寒为瑞阳王,赐封地青江;
封六皇子萧卓禹为和阳王,赐封地卞洲;
封七皇子萧若安为安阳王,赐封地邯郸;
封八皇子萧沐川为定阳王,赐封地锦西;
九皇子还未到弱冠之年,暂不分封,钦此。”
参与朝政的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七皇子全部磕头谢恩领旨。
朝臣面面相觑,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所有弱冠的皇子都封王,那太子之位......
皇帝根本不给他们反对的机会,不急不缓的说道:
“太子之位当有德者居之, 不仅如此,还要有处事的手段跟谋略。
朕给你们两年时间,用你们的封地,来给朕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信你们不会让朕失望的。”
几位皇子心中一紧,这是皇帝对他们的考验啊!
潜台词不就是,两年后谁能让他满意,谁就来当太子吗?
把他们都放出去,没有了约束,只会斗的更凶狠。
一边内 斗,一边还要管理地方。
姜还是老的辣。
每个人心中都在算计得失,算计今后的路。
本以为给皇子们封王,分封地已经是今日的重磅消息。
没想到临了,皇帝又开口说道:
“朕现封温祈年为摄政王,协助朕处理外务,摄政王有权节制官员和兵马。”
所有人哗然。
兵部尚书庞统当即跳出来反对:“皇上三思,温大人的权利太大,皇上小心养虎为患啊!”
太常寺太卿余候兴也跟着附和:
“臣附议,如今的凤临国,国泰民安,皇上又正值壮年,没有必要封摄政之职。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陆陆续续有朝臣附议。
温祈年的脸上看不出什么神色。
姜十鸢偷偷瞟了温祈年一眼,还是被她捕捉到了一丝不悦。
皇帝等他们嚎完了, 才说道:
“温祈年现在的权利跟摄政王也差不多,换了个称号的事,莫非朕不给他封王,你们就敢在他面前蹦跶了?”
几位反对的朝臣瞬间哑然,找不出话辩驳。
温祈年抿着唇道:“谢皇上抬爱,微臣能力有限,怕是难当大任。”
皇帝早料到他会这么说,摆了摆手:“再过几个月北冥国公主大婚,你代凤临国去恭贺。”
这个借口无可反驳,皇子们忙着治理封地,出使的人又必须有身份地位。
最好的人选就是温祈年。
众人再一想,皇上说的似乎也没错,鉴察院掌院跟摄政王的权利区别不大,就是换了个称呼。
这么想着,心里瞬间舒坦了不少。
姜十鸢听的心痒痒,她也是有封地的人,不如趁此机会,去封地实行她的新政策,为平民学子铺路。
离开京都,她也能放心的大展拳脚。
至于姜家,皇上暂时不会动。
温祈年答应了一年后娶她,那个赌约也就不必放在心上。
君策堂马上就要建好了,季今安等人也差不多要到了。
等君策堂的事情步入正轨,她就能抽身去干别的事情。
姜十鸢目光灼灼。
当然,这件事还是要私下跟皇上商量商量,有些话不方便在朝堂上说。
只要皇上准了,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散了朝以后。
温祈年让姜十鸢先走,他去见了皇上。
父子两在御书房四目相对。
宫人都退了出去。
温祈年面无表情:“我说过,一切尘埃落定以后,我就会归隐。”
权势于他如浮云。
皇帝老神在在的说道:
“现在可还没落定,你娘的事情已经有人知道了,背后的人肯定没安好心。这件事只能交给你去查。
朕给你放权,你也不必束手束脚。
再说,姜家丫头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