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女庙附近的某座山下。
温祈年坐在马车上,看着手中的飞鸽传信,眉眼带着笑意:
“山上这么热闹,可惜本官不能亲眼看看。”
云生不解的问道:“柔嘉郡主跟赵月雅找的人都还没来及动手,山上那些人都是即墨羽找的,为何......”
为何演变成现在这样,还有,在那些人动手前,三皇子跟鉴察院同时收到了神秘人的传信。
所以他们才会去的那么快。
给他们传信的又是谁?
温祈年目光幽深:“谁知道呢!京都又多了个有趣的人,本官不会无聊了!”
云生沉默,想不通哪里有趣,谁有趣?
大人总说些他听不懂的话!
温祈年也不指望云生真的能懂他,轻叹了一口气:“回吧!”
此事涉及的贵女们太多,各家的默契的把女眷失踪的事情隐瞒了下来。
萧允谦秘密带着贵女们回了京都。
姜十鸢跟姜容芷回了姜家,剩下的事情就不是她们能参与的了。
萧允谦让每一位贵女都手写了一份口供,签字画押,秘密呈送皇帝查阅。
不需要她们出面指认。
这一举动,也博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皇帝大怒,要苍狼国给个交代。
最后以苍狼国奉上两座城池,结束了这出场博弈。
不出姜十鸢的所料,萧允谦得到了皇帝的嘉奖,成了此次事件最大的赢家。
最大的‘受害人’穆汝宁回到穆郡王府后,就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
姜十鸢把送到手边的消息烧成灰烬,目光幽深。
穆汝宁原本找了些三教九流的人,想毁了她的清白。
按照穆汝宁原本的计划,赵月雅会蹿腾姜容芷给她下药,然后在半夜动手。
而即墨羽则找了附近实力最强的一伙山匪,想把她劫走,一番羞辱,再来个英雄救美。
她的人做了伪装,混进山匪中,给两边的人假传信,改变了计划。
于是变成了现在的局面。
一切都按照她预料的那般发展,穆汝宁就因为一点口角之争,就心生毒计,想毁她清白,落得现在的下场也怪不得她。
没了穆汝宁,剩下一个赵月雅不足为惧。
关于和亲的事情,皇帝至今没有个明确的指示,这让她的心很是不安。
皇帝到底怎么打算的?
这样的不安并没有持续太久,姜十鸢就收到了皇帝的传召。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全福公公亲自来接她。
马车上,她悄悄给全福公公塞了张银票:
“小女第一次单独面见圣上,害怕紧张出错,还请公公提点两句。”
全福公公面不改色的收了银票:
“县主无需紧张,陛下只是想同县主聊聊天,县主明年就及笄了,陛下跟皇后娘娘怜您自有丧母,难免会多关心几分。”
姜十鸢的心中一跳,她垂下眼眸谢过了全福公公。
看来,和亲的事情要有个眉目了。
事到临头,她反而没有那么慌张了,不管什么结果,她都有信心让自己很好的活着。
跟着全福公公去了御书房。
姜十鸢跪在地上请安,皇帝批着奏折,眼皮都没抬,也没有唤她起身。
她就直挺挺的跪着,没有言语,面色平静。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皇帝才放下笔,似笑非笑的看着她,越看越满意,是个沉得住气的。
“起来吧!”
姜十鸢谢过了皇帝,起身的时候因跪的太久产生的痛麻感,踉跄了几步,险些跌倒。
此时,宫人已经全部退了出去,就剩下她跟皇帝两人。
皇帝示意她坐着说话:“姜老太傅是朕的恩师,细论起来,朕同你也不算外人,今日宣你过来,不过是话话家常罢了,无需紧张。”
“是。”姜十鸢乖巧的低垂着头,不敢真的当做家常。
皇帝轻抿了一口茶,不急不缓的说道:“你即是老太傅亲自教导长大,必有过人之处,朕近来有一烦心事,不知你可否替朕解答。”
姜十鸢一副惶恐的模样:“小女见识浅薄,恐不能替陛下解忧。”
皇帝放下茶杯,自顾自的说道:“有这么一个家族,民心所向,可这个家族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势力间的平衡。动也不行,不动也不行,你说朕该如何?”
他的目光深沉,帝王的威压哪怕不可以释放,都能压的人喘不过气。
姜十鸢心中警铃大响,知道皇帝说的就是姜家。
一个回答不好,怕是就要引来灭族大祸。
她的手指紧了紧,随后壮着胆子看向皇帝。
皇帝如鹰一样的利眼似能洞穿人心:“朕想听听你的见解,朕总觉得,你能带给朕不一样的想法。”
这个问题姜十鸢还真想过。
如今的皇帝还算是个明君,他会这么问,就是给了姜家一个机会。
姜十鸢深吸了一口气,恭敬的说道:
“臣女觉得,这样的家族,如果能为民带来正确的引导,那他的存在就未必是坏事。天下之势再大也大不过陛下,如果某些方面失衡,不如分而化之。”
皇帝似乎来了兴趣:“哦?你倒是说说,如何分而化之。”
姜十鸢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说下去。
皇帝看出了她的犹豫,不满的说道:“朕都说了是家常话,朕恕你无罪。”
姜十鸢决定赌一把,如果皇帝采用了她的建议,那姜家就有救了。
她起身重新跪了下去:“臣女觉得,一家独大的原因在于没有势均力敌的势力制衡,既是如此,不如以陛下的名义,将势力分散开。让民心所向之处皆是陛下。”
“仔细说说。”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姜十鸢继续说道:“招贤纳士,采用平民学子,在各地都建立书院,由朝廷补贴,让科考成为每个人的必经之路,而不是富人的踏脚石。”
这个朝代的科考就是为富人制定的,平民学子想要当官,必须从童试开始,到乡试,县试,一步步往上,最后还要看运气,朝廷是否开科考。
在县试中取得第一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科考。
从童试开始,每一关都要过关斩将,花费大量精力,金钱,可以说普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
就算成绩优异运气好闯到了最后一关,有幸参加科考,没有世家为你护航,最后也只会被刷下去,或是卷宗被人冒名顶替。
细节上的东西没有太明确的规定,每一层可操纵的空间都太大。
富家子弟只需要在开科考的时候走个流程,最后留下的人,基本都是富家子弟。
少数平民,也是背靠了世家才能走到最后。
姜家之所以被推的那么高,是因为姜家在各地都开设学堂,只招收平民学子。
只要打破富家独大的僵局,由朝廷开设书院取代姜家的地位,皇帝所担忧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皇帝知道她胆大,没想到这么大!
真要这么做了,提议姜家绝对会成为世家的众矢之的,但也能彻底打破眼前的僵局,置之死地而后生。
皇帝突然开怀的笑了起来:“好好好,不愧是老太傅教导出来的姑娘!胸襟眼界都非寻常闺秀所及。你可知,类似的话, 祈年也同朕说过,你们两个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
姜十鸢拿不准皇帝的心思:“臣女愚见,不敢跟温大人比。”
皇帝虚点了她两下:“小滑头,不说这个了,朕今日召你过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陛下请说。”姜十鸢的大脑飞速运转着,猜测皇帝应该是要说和亲的事情。
“你想去和亲,还是嫁给温祈年?”皇帝的话如惊雷炸响,饶是早有准备,姜十鸢的心还是颤了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