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走出伊关的皇庄之后,所有人都变得沉默了。
李世民更是如此,在走出皇庄范围的那一刻,眉头紧锁,身上不知不觉散发出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纵然是和他最亲近的长孙皇后,也依然感觉到压力倍增!
或许只有到了伊关跟前,李世民才会短暂的卸下天子的重责,真正的做回自己。
也只有那个时候的他,是最开心的!
李世民身后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同样沉默不语。
过了良久,直到马车行五里开外,李世民才开口说道:“救灾款已经分发下去,为何迟迟不见效果,朕案上的奏折一天比一天厚,这是为何?”
杜如晦年纪比较大,肠子直一些,率先开口道。
“回陛下,今年雪灾严重,流民四起,拨下的钱粮本就不多,可其中依然有人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真正落到百姓手里的,少之又少。”
虽然知道这个结果,李世民依然忍不住攥紧了拳头,“难道我大唐立国之初,官员就变得如此腐败不成?”
“陛下初登皇位,前有隋朝战乱未平,后有玄武门之变动荡不安,各省各部的官员都看在眼里,又有五姓七望之人暗中推波助澜,所以才会有如此行事!”杜如晦没有半点隐瞒。
五姓七望!
李世民眼底闪过丝丝寒芒,但终究还是闭上了双眼。
“难道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户部的人就是如此行事的?”
这时候房玄龄开口说道:“启禀陛下,也不是全无办法。”
“说。”
“户部尚书刘政会,虽然忠心耿耿,但他年事已高,行事自然力不从心。但朝上有一人,由他掌管户部,定然能将赈灾一事落实下去。”
“谁?”
“大理寺少卿戴胄戴玄胤。”
听到戴胄这个名字,李世民第一反应是皱了皱眉头。
这戴胄就是一个夯货,身为大理寺少卿,逮谁跟谁叫板,连自己都敢直言顶撞。
但就是因为他这种耿直的性格,而且真心为民,由他担任户部掌控赈灾钱粮,确实非常合适。
头再铁的人,碰上这么一个不要命的夯货,也得掂量掂量。
想到这里,李世民终于忍不住笑了笑,“回宫之后,传令下去,命戴胄为户部侍郎,从二品,负责赈灾一事。”
短短几句话,戴胄的命运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大理寺少卿不过是五品官衔,虽然大理寺的地位特殊,但级别确实很低。
房玄龄的一句话,戴胄就连升三级!
不过就算戴胄把事情办妥了,那也是治标不治本而已。
雪灾影响太大,流民不断增加。
没有吃的,早晚要造反!
不仅如此,北方的突厥受灾严重,已经开始虎视眈眈,边防开始吃紧,发生了好几次冲突。
“粮食”二字。
真是天大的分量啊!
“或许只能依靠伊关的土豆和玉米了,还有一个半月就过年了,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李世民发现自己越来越没出息了。
遇到一点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伊关帮忙。
可那小子确实鬼点子多啊!
知人善用,不正是帝王该做的事情嘛!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眨眼间一个月就过去了,大雪也连绵下了一个月,积雪几乎有半人高了。
这简直是百年难遇的寒冬。
“李二弑兄夺位,名不正、言不顺,天降寒冬,祸遗千年!”
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安城内开始流言四起。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坐上皇位,早就清楚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居然一直隐忍至今,甚至借着寒冬开始造谣。
不仅如此,因为寒冬来袭,雪灾牵连极大,流民越来越多,纵然戴胄将每一文赈灾款都落到实处,依然无法减轻灾情。
就连江南之地,今年也受到了寒潮影响,二茬的稻子不足往年的十分之一。
渐渐的,百姓也开始对李世民怨声载道。
这个时代的百姓,都是人云亦云。
骨子里面更是迷。信!
原本对于谁做皇帝,他们根本不在乎,可一旦灾祸轮到他们身上之后,饿着肚子就会找原因。
李世民便是最好的宣泄口!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下百姓就是李世民的水,如果任由谣言流传下去,李世民的皇位不保。
五姓七望的人巴不得看到这个结果,甚至这一切的背后就是他们在始作俑者。
这是李世民登基以来遇到最大的危险!
短短一个月时间,李世民苍老了好几岁,整个人也消瘦了不少。
“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我李家?!”
结束沉闷到极点的早朝过后,李世民颓然的坐在龙椅之上。
就在这时,房玄龄去而复返,拜道:“陛下,皇庄的土豆、玉米已经出土,可解燃眉之急!”
“当真?”
李世民腾地一下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