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侯大将军已经领命出发北越坐镇,后续如何,谁都不知道。
大雪后刚刚从国库拨了一笔钱赈灾,哪里想到鲜卑的动作这么迅速,国库现已空虚,再面对鲜卑突袭,更是雪上加霜。
那天,威远侯大将军从皇宫出来以后,直接从领军出征,连威远侯府都没有回去过。
大雪依旧堆积在街道上,两边人烟稀少。
这一次,跟上次归来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人人自危,害怕鲜卑匈奴人打到了建康,他们这些平明如何生存?
一时间,人心惶惶。
她站在这次跟着公子璟站在了城墙上,目送大军开拔出发北越。
大旗迎雪,走得甚是艰难。
鲁真抬头看到天空盘旋着的乌鸦,她有种预感,这一战会死很多人。
她看着城墙下海依旧活着的那些流民,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麻木的神情,似乎对鲜卑战事没有任何的触动。
她捏着青铜剑,缓缓开口:“殿下,城外流民如何安置?”
公子璟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最终叹了口气:“我会安排人去救助流民。”
“殿下一人之力,能救建康城外流民,俨能救天下百姓吗?”
鲁真知道公子璟这句话的意思,倘若没有鲜卑来袭。
流民安置就会得到比较妥善的处理,可是现在要打仗了,恐怕最先前的拨出来的米粮都会被尽数充到军粮中。
“你所言,孤岂能不知?可倾巢之下,俨有完卵,父王把赈灾粮充做军粮也是迫不得已。”
公子璟只是看着这苍茫大地,竟然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为什么眼看着父王忍气吞声,顶着天下骂名都要议和,就是想要百姓暂时喘口气安居乐业,再徐徐图之。
可最后居然遭来鲜卑外族的背信弃义,变成雪上加霜。
“建康大族用私地钱粮不再少数,公子何不想办法?”
“小儿,孤知晓。”
公子璟听到她的提议,然后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她的头。
这些事,他以前就想过的,只不过没想到会真的发生。
鲁真被人摸头,感觉怪怪的样子,她抿着唇瓣站在他身边,也不说话。
她看向南山寺的方向,那个老和尚也走了。
时间从未对任何人有过感情。
忽然,鲁真单膝跪在公子璟面前:“殿下,属下有一计。”
“说。”
“若此计能成,属下想让殿下废除罪奴制。”
公子璟深沉的眸顿了顿,他转过头看着城外山河:“此事孤一直在谋划,需从长计议。”
“属下知晓最大的障碍便是当今圣上。”
鲁真抬头看着面前的男人:“如若有一天殿下登基,望公子不要忘记今日之诺。”
“混账,此等话休要再说。”
公子璟脸色大变,他没有想过登基,也没有想过要跟太子哥哥争夺身。
一母同胞,本应该互相扶持。
他心在天下,志不在庙堂。
“诺。”
鲁真看到公子璟这么大的反应,她就知道这样的人是不屑阴谋诡计。
可身在帝王家,怎么可能逃脱阴谋权利算计。
她垂下眼睑:“西北大荒原就是富庶之地,只因战乱饥荒导致成为荒地,可如若有人前往开荒,不出三年可养活大晋所有百姓。”
西北富庶,还是在大晋没有南迁之时。
“起来回话。”
公子璟的表情有些激动:“此言甚好,可你觉得何人能行?”
办法有,可是西北大荒那里毕竟人烟少,谁愿意去?
没有官府镇压,流寇马匪比比皆是,百姓去那里根本得不到保障,更别说专心致志的种地了。
“殿下别忘了,一般的百姓不行,可大晋有数万罪奴,在西北、北越、东陵还有未曾统计的罪奴,放他们去西北,给他们自由。”
“此计大善!”
公子璟忍不住拍了拍手,一般的百姓没有武力值,可是这些罪奴不一样。
他们常年遭受欺压,本来性子就不同一般人。
放那些人去西北大荒,让那些人开垦荒地成家立业,那些人必定不会允许马匪流寇去破坏他们的家园。
这样以来,西北大荒的统治就能继续下去。
“璟陵,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