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王议
九月零五2021-03-06 04:582,049

  “那君上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事情做绝,彻底与晋国决裂!”

  陈公叹了口气,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借道是必须要借的,不然等灵军铁蹄踏来,那就不是借的问题了,直接把你陈国十几个邑灭了它不香吗?

  对于灵国来说,陈国可有可无。

  徐灵几乎不是很看重他们同不同意,你怎么抉择都无所谓。

  我大灵军锋所向,人挡杀人,国挡灭国就是了。

  陈公思索半晌:“大使回复灵公,就说我陈国同意借道,无论此战胜负,陈国皆以大灵马首是瞻。”

  基调要定下来,至于这里面如何周旋,陈公头脑里一团乱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以陈国境内这不足一万的弱小兵力,无论是对上晋国还是对上灵国,下场都是一样的。

  当了那么多年的墙头草,随风势而动,可今天,陈国再也无法回避,因为灵国和晋国的交锋,随时都可能发生。

  人蔡国就同意的很干脆。

  因为蔡国直接就在现今灵国的边线上,是邻居,他们不可能否决此事。

  “对了,诸位爱卿,去问问沈国是什么想法,若灵国要借道,势必也会经过沈国,要么从成周南线的陆浑戎出兵,兵分两路伐晋。”

  “臣等遵旨!”

  小国是没有选择权的,在天下大势面前,他们只能随势而改变立场和方向。

  蔡沈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只有集合力量,持有共同立场,才容易生存下来。

  陈公无奈之余,也在感叹陈国的弱小,永世不得翻身。

  他只求,能在自己在位期间,能保护好这个国家,国泰民安,比什么都重要。

  ……

  起初,中原大使们便曾与灵国协商好了的。

  郑宋提供粮草军械。

  陈蔡沈提供兵道和粮道。

  可灵国不一定会从这条路线走啊,成周南线的陆浑戎是无主之地,而且那边粮道更加宽敞便捷。

  答应借道完全是有商量余地的。

  与此同时,沈国也在进行着同样的议论。

  沈公和自己家一群卿大夫们,自然也同意借道,并且让出了粮道,禁止国人借路,封锁了整条道路。

  蔡国做的更坚决,从答应起始到现在,借道事宜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除了借道,三国最怕的就是灵国借兵。

  他们三国国力相加,也不过凑足一万精兵,即便上了战场,也顶多是一支炮灰部队,冲上去就是送死。

  战斗力跟虎狼骑军和晋国三军更是无法相比。

  一个天一个地,云泥之别。

  几国互相协商,跟紧事项,在七月底的时候,又派了大使,共同前来。

  “启禀灵君,我宋已筹集到了三千石粮草,随时可听候灵军调遣。”

  “郑国也有三千石,不过,我们在晋国的注视下,无法公然募集,我君最怕的就是晋襄公突然伐郑,先发制人,乞求灵君能在郑国危难之时,及时派兵增援。”

  “陈国同意借道!”

  “沈国同意借道!”

  “蔡国也同意借道,我们清扫了粮道和兵道,禁止国人步入,灵军随时可开赴前往。”

  五国都表态了。

  徐灵坐在郢都正殿上,喜笑颜开:“五国相助,这份情,寡人记住了。”

  灵晋开战已经是笃定了的,不会更改。

  只是,时间还没有确定。

  两强都在进入长期的军备竞赛阶段,剑拔弩张,谁也不肯退步和示弱。

  徐灵并没有完全相信这五国。

  他们随风倒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到时候晋国如果派人南下经营五国外交,可能他们就又会倒向晋国。

  徐灵笑道:“相信五国不会背叛大灵,这一次,乃是生死之战,输家会有亡国之危,希望五位能思虑清楚,若半途而废,背叛大灵,后果自负,但若是盟友,寡人一定会负责到底,诸位看看现在的东大陆,心中自有定数。”

  五国大使一脸憋屈。

  东大陆能和咱们中原相比吗?

  周围没有列强,又在你大灵的屁股后头,相当于后花园,不用费心恭维强国,只需一心附庸你大灵就可以了。

  不过,这番话,他们不敢说出来。

  现在已经表了态,若再摇摆不定,可就讨人嫌了。

  所以五国大使并没有啰嗦,汇报完就离开了郢都,下榻在大使馆内。

  中原五国同意联盟,远在更北线的卫鲁也派来了大使。

  卫国接壤晋国东线,手里一万兵力。

  鲁国在卫国屁股后面,但与齐国接壤,战事若开启,齐国不会放手让鲁国出兵的。

  徐灵早已联络了吴越和东大陆列为诸侯,若鲁国出事,东大陆将举兵相助,共抗齐国。

  至于更北线的燕国,不属于这片大舞台,他们太远了,而且国力贫瘠,一直是看客角色。

  这一场战斗,将会以晋国和灵国为中心展开,所以,谁若能把握住五国立场,谁就能占据更大的优势。

  晋国只是在等待机会,他们不是放弃了对五国的外交经营。

  徐灵没有放吴国大使回去,就是在等晋国出手。

  ……

  成周——王庭。

  年迈的周襄王躺在阴暗的卧室内,咳嗽不止。

  他重病在床已经几个月了,吃什么药也不见好转。

  医生说,襄王病重,可能无法维系,令王庭内外,迅速的商议下一任天子人选。

  其实周襄王很能扛的,早已有重病,身上患了痨,吃抗生素也只能延缓病情加重的速度。

  扛到今天,已是末路。

  襄王颤抖着伸出一只苍老褶皱的手掌,让王庭大夫良子传自己的儿女前来觐见。

  其时王庭一贫如洗,连安葬襄王的钱都凑不足,成周辖土缩小,被列强包围,王庭以不复昔日雄壮,甚至被列强轻视之事,也时常发生。

  周襄王有一个最能干的儿子,是他的嫡长子——姬壬臣。

  他匆匆赶来时,襄王已经有气无力了。

  虽然还能再撑个一两年,但也无力治理国务。

  “父王!父王!”

  姬壬臣眼角含泪,跪在床头哭泣不止。

  周襄王抚摸着他的头发:“孩子,本王要立你为世子,接任下一代天子大位,待本王死后,切记不可与灵国亲近,灵运公野心勃勃,欲图一统天下,本王绝不能让他得逞。”

继续阅读:第840章 灵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春秋当暴君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