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相君当然不想道歉,她不认为自己有错。
但当梁安命看过来,问她什么想法的时候,凌相君似乎明白了什么。
她故作一脸的不情愿,道:“若陛下认为臣有错,那臣道歉便是,苏大人,此遭是本官的不对,请您海量。”
苏恒泰哈哈大笑:“我自然是海量,不会和你一个小女子一般见识。来来来,陛下好不容易到了奉州,还不快些把好酒好菜都上来!本官要与陛下一醉方休!”
“不着急。”梁安命笑眯眯的道:“你和凌爱卿之间的事情了了,但有件事朕还想要个结果。”
“什么事?”苏恒泰问道。
“沈出云,把你那天的遭遇说一遍。”梁安命道。
沈出云当即站了出来:“臣那天奉了陛下之命,前往南方世家解救天衍教教主楚肖月。在奉州边界,遭遇敌人追杀。守将姓张,按兵不动,任由敌兵追击,说与他无关。”
梁安命笑眯眯的看着苏恒泰,道:“苏爱卿,你看这事弄的,该怎么处理啊?”
苏恒泰顿时有种不妙的预感,皇帝到底是偏袒他,还是要找茬?
沈出云说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守将张恒远事后就来汇报了。
苏恒泰没有当回事,别说一个禁卫统领,就算是皇帝当时遇袭,他也不一定会出兵解救。
再说了,自己已经尽了本份,没有让敌人进入奉州地界。
想到这,苏恒泰道:“此事我听说了,那名守将并不知晓被追击的人是谁,只以为是民间的打斗。当然了,既然事关陛下的禁卫,自然是有错的,算是失职。臣立刻扣除他一年的俸禄,官降一级。”
“这就完了?”梁安命问道。
苏恒泰心中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他沉着气,问道:“那陛下以为该如何处理?”
“你说那是民间斗殴,可当时追击沈出云的,却有一部分是大理国入侵的敌兵。他一个守将,若连自己人的盔甲都分不清楚,也就没必要干了。所以,朕认为他已经勾结大理国,叛国了,杀了吧。”
梁安命的语气并不强烈,轻飘飘的,好似在说什么小事情。
但在苏恒泰听来,却格外的吃惊。
这就要杀人?
他本以为皇帝是想为凌相君找点面子,可拿人头找面子,是不是有点过了?
张恒远是苏恒泰手下最忠诚的心腹之一,牢牢控制着奉州驻军,把他杀了,不说自己断了左膀右臂,以后在其他人那也不好交代。
所以,杀是不可能杀的。
至于皇帝要什么,苏恒泰沉吟片刻后,道:“陛下,这处罚似乎有些过重了。不如这样,官降三级,罚俸禄三年如何?”
苏恒泰自认已经给足了皇帝面子,应该可以把这事过去了。
然而他却低估了皇帝的决心,梁安命脸色直接冷了下来,道:“朕说了,要他的脑袋,你是听不懂,还是耳朵聋了!若身患残疾,就不要做这个州牧了,滚回去放羊就是!”
皇帝突然翻脸,让苏恒泰有些出乎意料,他心里也冒了火气,沉声道:“陛下何必咄咄逼人,张恒远乃奉州功臣,立下过无数战功,怎能说杀就杀。至于本官这州牧身份,虽是朝廷册封,但也不能陛下说罢免就罢免,成何体统!陛下今日到底是来作甚?若是想来耍威风,臣觉得还是不必了。奉州民风彪悍,怕会给陛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话已经有隐隐的威胁之意了,梁安命听的脸色更冷,道:“看来苏爱卿是执意要抗旨了?若朕带人亲自去砍那人的脑袋,你怕不是要造反!”
“天底下没有人想造反,若反了,那也是被逼无奈!”
苏恒泰已经懒得再客套,干脆撕破脸皮,道:“陛下被大秦围攻之时,可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威风。今日我奉州也不是随便谁都能欺负的,陛下想喝酒,臣自然奉上美酒。若想来找事,那还请回吧,免得出什么意外。毕竟这区区几十名禁卫就算再厉害,也未必挡得住奉州十数万大军!”
十数万大军?
这个数字倒让梁安命有些意外了,按照褚柳山的说法,回王都的时候,几乎把整个大梁一半的军伍都带回来了。
可苏恒泰却说仅仅奉州便有十数万,哪来的?
他不觉得苏恒泰是在撒谎,毕竟这个数字实在有点夸张,一个州顶的上当初大梁一半的军事实力。
如此夸张的说辞让人知道了,那是要被笑话死的。
所以说,奉州很强大,隐藏了诸多实力,连褚柳山都不知道?
梁安命心中顿时了然,看来镇国大将军被陈昱府关押多年,早已经失去了对军中的统治力。
很多阳奉阴违的事情,不亲自去查,是绝对不可能被他知晓的。
见皇帝不吭声,苏恒泰似乎猜到他对奉州军力的惊骇,便冷笑一声,道:“陛下怕是被褚柳山那个老匹夫骗了,他多年不出现,各州的驻军早已今非昔比。当初给他面子,才让他拉走了少许人马。若陛下以为那就是全部,就大错特错了。奉州的实力,堪比陛下想象中的整个大梁,若真想造反,怕是陛下挡不住!”
听到这话,梁安命抬头看向他,问道:“十几万人,很多吗?”
苏恒泰以为他不清楚十几万人是个什么概念,道:“当然很多,多到超出陛下的想象!”
“哦,所以你凭借手里的十几万人,才有这样的底气跟朕叫板,哪怕造反也无所谓?”
“若陛下这样想,那臣也不反驳。就看陛下是想活着离开奉州,回王都当个富家翁,还是想留在奉州,为这里的花花草草添一份力了。”
明晃晃的威胁,杀机四伏,梁安命却没有害怕,反而笑了。
他笑的很多人都发呆,这种时候了,皇帝还笑的出来,怕不是被吓傻了吧?
就连那些御史都看的干着急,他们知道王都里有几万大军,可就算全部拉来,也比不上奉州的人多啊。
有御史甚至悄悄拉着凌相君的袖子,低声道:“大人,要不然您和沈大人护着陛下先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