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侍郎一声令下,身后众人立刻欺身上前。
没有人在乎眼前敌人的来历,只要陈大人一句话,把人全都宰了就行。
正如那个倒霉伙计所说,这年头,谁不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
等改朝换代之后,哪还有大梁,大家都是秦人。
正当这些人上前的时候,梁安命从仓库里走出。
看到他的刹那间,陈大人面无血色,慌张喊出一声:“都住手!”
众人停下,纷纷不解的回头看去。
陈大人哆嗦着,慌张跪下:“臣拜见陛下!”
他这一跪,把众人吓的都懵了。
陛下?
众人回头看向眼前穿着平民服饰的年轻男人,浑身都打哆嗦,这是皇帝陛下?
而那位通判,更是吓的跌坐在地上,浑身颤抖的说不出话来,差点没当场昏过去。
偷卖军粮也就算了,被皇帝捉个正着也就算了,他刚才还带人要杀皇帝?
虽然秦军就在城下,随时可能攻进来,可现在不是还没进来吗。
只要秦军一天没进城,大梁依然是大梁。
通判虽然没见过皇帝,却听说过皇帝前几天当着陈昱府的面,亲手杀了好几个大臣,其中不乏二品大员。
他一个小小的通判,才正六品,算个屁啊!
想到这,通判猛地爬起来对着梁安命磕头:“陛下明鉴,小臣全是被逼无奈,绝无谋反之心啊!”
梁安命却是没有理会这个小官,只看着刑部侍郎,冷声道:“陈大人好大的官位,朕刚才只问了几句,你就要杀人,如今怎么跪下了?再抖抖你的威风给朕看看。”
刑部侍郎嘴里发苦,要知道皇帝来这,打死他也不会带人过来的。
以为是个软柿子,谁知道比铁板还要硬。
“陛下,臣今日只是听说有人来打劫粮行,并不知晓这里有军粮。请给臣一点时间,一定严查到底,给陛下一个交代!”
“你觉得朕会信吗?你身旁的通判和粮行伙计都说的很清楚,这些军粮是刑部和兵部一起搞出来的,听说兵部还和秦军私通,所以军粮才能畅通无阻,源源不断的送过来?”
刑部侍郎听的一怔,随后看向旁边的通判,脸上露出了愤怒的表情。
这个王八蛋,怎什么都往外说,这些事,是能光明正大说出来的吗!
他抬起头,看到梁安命眼中的冷意,顿时心里有了明悟。
今日之事,绝难善了。
皇帝已经和宰相近乎翻脸,连二品大员都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杀掉,他一个三品侍郎怎么可能保住性命?
就算投靠皇帝,把这里面的事情都交代清楚,可牵连了那么多二品乃至一品大员,连宰相都被他得罪死了,还有命活?
左右都是个死,唯一的生路,就是灭口!
想到这个词的时候,刑部侍郎的身子微颤,那是极度兴奋和恐慌带来的双重精神压迫。
杀一个皇帝,这可是从来没想过的事情,但现在想想,怎么觉得如此刺激呢!
最重要的是,宰相和秦人都想杀掉皇帝,却没法动手。
如果他能把这事给办了,大梁改朝换代也就是顷刻之间的事情,到那时,自己在秦人眼里的地位,未必会比宰相低多少。
富贵险中求!
如此一想,刑部侍郎索性站了起来,他看着梁安命,声音渐冷:“陛下何必咄咄逼人,把臣逼急了,可没什么好处。”
“怎么,你想造反吗。”
“造反的罪名,臣可不敢当。”刑部侍郎冷哼一声,道:“但当今乱石,胜者为王。陛下无能,导致大梁遭受灭顶之灾,此罪可比臣大的多。你们也别跪着了,今天这事没有别的选择,要么为天下百姓讨一个公道,要么等着被砍头,自己选吧!”
众人面面相觑,大致明白刑部侍郎的意思,这是要他们灭了皇帝的口?
可那是皇帝啊!
“秦军一旦入城,一切都如过眼云烟,何况我们背后有宰相撑腰,他在秦人心里是很有份量的。”刑部侍郎又道。
本来这些人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说刀口舔血,但每个人手上都沾过人命。
而且军粮这么大的利益,加上被砍头的压迫,想不死,只有跟着刑部侍郎。
这样一想,众人一个接一个的站了起来。
他们先前已经很凶悍,此刻抱着造反的心,眼里满是猩红之色。
这是一场没有选择的仗,不管对面站着的到底是绿林大盗还是皇帝,都必须死!
他死了,自己才能活下来!
见几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刑部侍郎心中大定,他看着梁安命,忽然发出嗤笑声:“皇帝?给先帝一个面子,称你一声陛下,不给面子,你连狗屎都不如!现在过来跪下磕头,也许我会考虑给你留个全尸,否则的话,一会我便让人把你剁成肉酱喂狗!”
面对这样的情况,梁安命并不觉得意外,小人物被抓住后,出于对君权的敬畏,不敢乱来。
但地位越高的人,在这种时候越容易造反。
不过梁安命没有惊慌,他在巷子外面,隐约看到了刚才出去找童云奎的禁卫。
那位对他微微点头,梁安命顿时明白,童云奎已经带人来到附近。
他微微一笑,道:“陈大人的官威,果然很大,连朕都不被放在眼里了。不如我也给陈大人一个机会,把你知道的和军粮有关的人等全部供出来,朕可以保证,不诛你九族。”
“哈哈哈哈……死到临头还大言不惭,你也不看看,就那十几个禁卫,会是我的对手吗?禁卫是很强,可我这次来带的刑部好手也不差!打起来,你必输无疑!”
刑部侍郎一脸猖狂,完全不觉得自己会输。
在暗处,他还布置了十几个弓弩手,都是百发百中的精英。
一旦打起来,弓弩近距离偷袭,就算是禁卫也很难躲过去。
在他看来,皇帝所有的话都是临死前的犬吠。
“不跟你废话了,杀!”刑部侍郎大喊一声:“谁先摘了狗皇帝的人头,赏黄金百两!良田千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