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恍惚在重演。
韩信聪慧,在帮助刘邦大江山追赶项羽直到荥阳之时便按兵不动了。刘邦不解问了萧何才知晓这是在向自己讨要封赏,于是当即封了韩信为“三齐王”——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还封了那著名的“五不死”。只是这些本就早就经过后人的虚化,究竟是真是假都不可再考证,不过多了几分戏剧的转折和跌宕起伏更加引人注意。
姚瑶并不太爱历史,之前上课历史老师讲课她总是昏昏欲睡,搞不清楚那些朝代的更替和各种制度,加上这些本就不会被当做考点划在课本上,她自然也就全然当做故事听听过去了。不过当时历史老师讲故事一般说起这“三齐王”“五不死”的时候,她却还记得清楚。
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主不死,见光不死,见铁不死。
当时只觉得好奇。那个时候韩信于刘邦而言,可是替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大臣,还是由刘邦无比信任的谋士萧何所举荐,韩信为何还有如此“贪心”的要求这样的“封赏”,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思索担忧自己帮君主平定天下后的去路了一般。
然而,她果真是太过天真。
即便拥有如此殊荣的韩信,最后依旧是由萧何设计,被吕后“骗”入宫中,以谋反的罪名将其杀害在长乐宫钟室。也就此有了“成也萧何败萧何”之说。
不过关于这一点,也有许多猜测,有些说是吕后私自所为,有些说是吕后根本就是在刘邦的授意之下而为。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如出一辙。
彼时姚瑶不解,而越是长大的姚瑶,反倒越觉得,或许这当真是能做到“抛妻弃子”的刘邦做的出来的“忘恩负义”的事。
而如今,虽是没有吕后,虽是没有萧何。
韩信的“死”却仍然同自己的君主有关……
姚瑶思及此忍不住朝着自己的队友刘邦看去,想看看那位君主再见到此等场景是否会想起曾经的经历。
还真是没让姚瑶失望,刘邦拍了拍手又整理整理衣衫还不忘给自己摆出一个酷酷帅帅的pose,最后朝着伽罗姐姐比了个“耶”的手势。
“怎么样!这个大给的及时吧!”
伽罗姐姐提着弓忙着回城,十分敷衍的点头算是回应了。
好的,看来刘邦压根就没有想到丝毫。只有她一个局外人在这里感叹和悲哀。
也对,这可是那个出了名的“不要脸”的君主,在称帝之后还能编造出“醉斩白蛇”来衬托出自己是赤帝子来神话自我的人。跟那篝火狐鸣“大楚兴,陈胜王”倒也一样了。都不过是出于某些目的而制造出这类的谣谶。
刘邦没得到伽罗姐姐的夸赞,也不觉得尴尬,目光一瞟便瞟到了正在打量自己的姚瑶身上,一眼看出了她的表情,立刻调转注意力到她的身上,毫不见外一把就勾住她的肩膀往自己身上带,一副好哥们的表情。
“瑶瑶公主,这是又开始迂腐起来了?”
迂腐?还是又?
姚瑶只觉得受到了“冒犯”。被一个千百年前的古人说现在的自己迂腐,真的是把人摁在地上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