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辛诚本来只想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吃饭,一会儿这边会给皇太孙单独送席面过来,但是小卫邦用可怜兮兮的眼睛一直盯着他们看。
黑亮亮的大眼睛蓄满了泪水,满眼的委屈不舍,却又故作坚强的不让泪水流下来,这样子要多可怜有多可怜,就像一只即将要被抛弃的小狗狗。
安安看得在心里直给他点赞,妥妥的奥斯卡影帝啊,这小表情,这气质,拿捏的简直是绝绝子。
虽然知道他是在表演,但是安安实在不忍心留下他在这里,只能留下侍卫们自己在这个院子里吃,还是把小卫邦带在身边。
冷幽和旺财齐齐的冲天,翻了一个白眼儿,小卫邦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脸,走到安安身边乖巧的紧紧抓住悦悦的手。
冷幽和旺财,抱着老三和老四,辛诚抱着康康,安安抱着小妹,小卫邦紧紧的拉着悦悦,一大家子说说笑笑的就来到了前院大花园。
现在这里已经不能成为花园了,被改造成了菜园子,因为满园子的花草,都被清除干净,现在种满了一畦畦的蔬菜,规规整整的。
角落里还有大片的丝瓜藤,南瓜藤,冬瓜藤什么的,顺着墙边的架子,长得旺盛,硕大的瓜都拖到了地上。
他们吃饭的地方,是原来大花园那里的一个小广场,六叔他们搭了很大的架子,形成宽大的长廊,现在这里满满的一架子玫瑰香味的葡萄。
有的已经紫红紫红了,颗粒不算大,密密实实的一大串一大串的,密密麻麻的吊在架子顶,让人看着心情无比舒畅。
这些都是安安他们改造过的种子,结出的果实,味道是非常好的,六叔还告诉他们,现在他们自己种的这些蔬菜水果,不仅自己家人吃,还能卖出很高的价钱。
比如这满满的一大架子葡萄,都已经预定出去了,比市面上的普通葡萄,价格还高出两成。
他们不仅改造了花园,这座大宅子的角角落落都被他们改造成有收益的植物,从竹笋到莲藕,还有值钱一些的草药。
不算养的一些鸡鸭鹅的家禽,每年菜园子里的收入,都能有一百四五十两,平时用做房子的维护,这些是足够的。
这些家禽虽然是没有对外卖,只供着族里人自己吃,但是这两年是越养越多,他们的家禽味道好,下蛋勤,现在慕名而来的人也买去不少。
而他们自己也把吃不完的禽蛋,都做成皮蛋,咸鸭蛋,这些安安曾经教过的吃食。
不仅如此,族人们都是不闲着的,红薯丰收的时候他们都不会卖庄子里的粮食,除了自己吃,还会拉一些红薯回来加工,粉丝,红薯干,反正就在自家加工,也不用出院子。
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的就把活干了,挣得钱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日常生活足够了,每家都还能存下几两银子零花钱。
这两年族里也在码头那里,盘了一间简陋的铺子,没有怎么装修,只弄些简单货架,让族里几个年青人经营,专门卖这些东西,倒是销量不错。
现在已经渐渐打出名声,来来往往的还有很多商船要预定,倒是族里的人都很谨慎小心,不行太过惹眼。
他们都不打算扩大生产,只是在这大宅子里加工生产,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而头脑灵活的年轻一辈,更是不愿意坐吃山空,他们都是勤劳惯了的人,经过在山谷里这几年的生活,每天被安安带着搞创新,头脑也相对灵活很多。
红薯,禽蛋这些粗加工的东西,妇女和老人们都能干好,前两年安定下来了,年轻一辈就用一个靠近后门的空闲小院子,开起了造纸作坊。
家里边儿又有牲口骡马车,他们去地里干活的时候,顺道就去城外的道边和田边地头收集很多草回来,这些随处可见,又不值钱。
他们就用辛诚当时留下的方子,加工宣纸,而且这些年一直不断的改进,生产出来的纸张,质量越来越好,使章氏宣纸远近闻名,他们也不扩大生产,只是一样的量力而为。
生产出来多少,就销售多少,超出量,给多少钱都不接受订单的,也造成了这几年章氏纸张的价格飙升,越是这样越是很多人重金求购,这才是他们大宅子里最挣钱的营生。
而且,他们这个大宅子里就有很多的水面儿,小池塘,很适合养鸭子,慢慢的事情都步入正轨了,今年他们就在后门儿那里大面积养了一片鸭子,还买了一艘鱼船。
不为了打鱼挣钱,就为了家里孩子们能学会游水,愿意打鱼尝鲜,或者假日游玩,族人可以过得更自在一些,自家都能有,不用麻烦。
城外的庄子,这几年都没有什么天灾,他们的粮食种子都是特殊经过改造的,年年都是大丰收。
但是章氏很少卖粮食,把大宅子的地窖粮仓堆得满满当当的,这些受过天灾人祸的人们才会踏实。
剩下的分给族人做口粮,平时都是各家吃各家的饭,只有重要的节日,才会全族聚餐的。
四太爷对族里的人管理的非常严格,虽然生活越来越好,族里的这些产业都是年年发钱。
四太爷他们还因为年景越来越好,又添置了一百多亩的祭田,所有的孩子在这样富裕的生活中,也必须下田劳作。
不许孩子们在外面张扬任性,族规制定的越来越细,甚至连一些言行举止都列入其中,如若有不遵守的,直接开祠堂教育,严重的就除族。
高压之下,章氏族人还真的很听话,孩子们刚有被骄纵的苗头,都被掐死在萌芽状态。
章氏家族的人,就这样低调的在大宅子里生活,安逸快乐,所有的孩子都上了学堂,章氏名声极好。
章家孩子特别好结亲,很多高门的人家也在暗地观察着章氏,有适龄结婚的男女,更是媒人踏破门槛。
这晚饭是族人们用心操持的,量大味好,族里有几个和卫邦悦悦差不多的孩子,都很热情的带他们一起玩耍。
只有康康依然自始至终的守在安安身边,帮着安安震慑弟妹们,对小朋友的邀约完全没有兴趣。
这一顿饭,又让安安和辛诚想到了以前的日子,他们晚上回去房间更是在床榻之上重温了旧事。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的时候,他们都已经起床了,孩子们都很期待今天去看安安的外祖母。
他们家的孩子都很喜欢老年人,对年岁大的人也多了几分耐心,这让安安很是欣慰。
一大家人收拾利落,天色大亮,吃过了早饭,就带着礼物,当然还有小卫邦,一起去了安安外婆家。
一到外婆家外婆在院子里坐着,等着他们,虽然显得比前几年衰老了一些,但是外婆的精神还是很好的。
舅舅,舅妈已经在院子里杀鸡宰羊,准备午饭了,看着他们进了院子,外婆掏出帕子,默默擦起了眼泪。
外婆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女儿两家人了,小悦悦是一个活泼的性子,看着外婆流眼泪,还没等安安和辛诚做出反应。
立刻挣开安安的手,带着小卫邦,一下子跑到外婆跟前,“太婆婆,太婆婆我们来看您了。”这样叫的欢快。
外婆看着眼前这,金玉一样的两个小人手拉手一起跑过来,顾不得再伤心,连声招呼:“哎,哎,慢点儿跑。”
一时间院子里的气氛,好了很多,不在再带着淡淡的忧伤,舅舅,舅妈也挂满了笑脸。
这些年,外婆一家也过的很不错,大舅管理田庄,风调雨顺的收成很好,他们的粮食种子也都是安安他们留下来的,产量高,卖相和口感都十分的好。
大舅也留下足够两年的口粮,其余的都固定卖给了酒楼,足够维持生活安逸。
二舅头脑灵活,和小方掌柜,很是说的上来,安安当年给留下了银钱,他不想空放着,就和大舅商量,拿出来一半做投资。
也买了几处房产,地皮,这几年南方安定,这里又是水上的重要城市,他做了两处比较安全的仓库,向外出租。
他的眼光极好,地段都是宽阔的地方,建仓库的地皮,曾经是一块无人管理的荒地,有些水洼,下雨存水,久而久之就形成一大片的垃圾场。
越是脏乱,越是卖不出去,在周围蚊蝇还多,周围的人也有好几家,不愿意住在这里想贱卖房子,换个环境。
就这样,安安的二舅只用了极少的银钱,不仅买下了这块地皮,还买了周边,五六座房子,一共花了不到八百两。
他只用了十两银子,三天的时间,就把这些垃圾处理干净,还把能当做肥料的垃圾,运送到了他家的庄子上。
这块地皮,用了一百多两银子建了一座院子,简简单单,都是结实的仓库,高高围墙内有两座小屋,雇了人,专门看守仓库。
这座仓库的安全性很高,专门儿存放一些价值高一些的商品,虽然租金贵一些,但是很受欢迎。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小伙伴们,这本书进入了收尾阶段,快要完结了,感谢您们的一路陪伴,让我人生第一本书,没有遗憾可以很好地完结,再次感谢!我的新书《替嫁医妃怂又娇》(暂定名)已经在筹备中,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七月份关注一下哦。简介:一觉醒来问夏穿书了,这是一本她正在追着的书,因为看到男主被叛了女主害得女主**,爱胡乱打抱不平的问夏,头脑一热,就发了小作文去骂了作者。结果被老天扔到了书里,不仅自己被扔来了,暗恋她的高中男同学,因为一直关注她,看了她的朋友圈,帮着去骂了作者,也被扔进书里,且看这对悲催的穿书者怎样在这异世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