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不是看在楚奇即将调任的份上,老天爷格外的赏脸。
今冬就没下过一场的雨雪。
风和日丽。
气温始终保持在五摄氏度以上。
这,无疑极大地方便了房地产以及地铁的施工。
自然而然地,GDP总值也就一再拉高。
终于,在喜庆的欢腾中,2007年走到了尽头。
不知不觉中,楚奇已在东莱市足足待了近六年半的时间。
这都已是一月八日了。
或许,再过些天,就将离开。
他心中难免有着诸多的不舍。
一大早到了办公室后,便即站在了大幅的落地窗前,默然地注视着车水马龙的市区景象。
“书记,市长来了。”
就在此时,李同文突然推门走了进来。
“嗯。”
副手来了,那,体面肯定是得给的。
在轻吭了一声之后,楚奇稳步就走出了内间。
“书记,好消息!”
“统计局那头的数据已经出来了,去年,我们东莱市的GDP总值是一万一千一百八十七亿五千三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23%。”
刚一见面,都没等楚奇开口寒暄呢,苏有道就已满脸自豪地汇报上了。
“挺不错的。”
“不过,魔都的数据昨天就出来了,他们是一万三千一百九十多亿元。”
“我们跟魔都的差距依旧还是二千亿出头。”
“另外,首都因为奥运经济的缘故,他们去年也超过了万亿。”
“我们的优势并不大。”
“这就要求市里的同志们来年必须全力以赴,才能保住前二的位置。”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这成绩确实很好。
但,楚奇却并不显得太兴奋。
因为他不知道这等辉煌是否还能保持下去。
“是啊,我们的基础还是偏薄弱了些,大中专院校偏少,人才缺口一直比较大。”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了。”
苏有道也猜到了楚奇即将调任的事实。
心中难免有些忐忑。
概因到目前为止,省里都还没找他谈话。
他不晓得自己是否能接楚奇的班。
若是不能,那,只怕干不满一届,他就该退去二线了。
“继续努力吧。”
只一看苏有道的脸色,楚奇就知道他想问些什么。
奈何,在这等敏感时期,楚奇也不好明说。
毕竟,中央还没正式下文,他自己都不知道何时会被调去何地。
此时此刻,所能扯的也就只是些套话罢了……
东莱市的数据报上去后,无论是省里还是中央,都是一派波澜不惊。
这成绩……很正常啊。
没啥可大惊小怪的。
真若是东莱市没这等好成绩,那才是特大新闻好不?
当然了,中央层面的平静不过只是假象而已。
实际上,围绕着楚奇该去哪,各方可是争夺得个不可开交。
倒是楚奇自己显得很安分。
不打听、不关切。
就只管站好最后一班岗。
默默地拟定了个后续五年的发展计划。
不过,并没拿去常委会上讨论。
仅仅只打算留给继任者。
至于对方用还是不用,他就管不着了。
与此同时,他的一部分心思则是放在了国际原油市场上。
这时候,原油的价格已经暴涨到了每桶一百三十七美元。
在陆续交割了不少的三个月、半年期合约后,楚奇已经又赚到了六百多亿美元。
剩下的合约基本上都是四月底交割的一年期合约。
这部分才是真正的大头,预计盈利将会在一千七百亿美元左右。
按说,他已经赚得个盆满钵溢了。
只是,钱么,谁会嫌多呢。
于一月十八日时,他给郑安民下了道指令,开始反向沽空,只卖出一年期的期货合约。
不管有没人接,每天都只管挂出一定的合约数,玩的就是一个愿者上钩。
鉴于此时的油价还在继续高涨着,自然有投机客敢跟着赌上一把。
当然了,量并不是太大。
毕竟油价已经高得令人瞠目结舌了,谁也不敢肯定后市将会如何走。
这时候,楚奇所吃进的一年期合约基本上都是买到就亏。
不过无所谓了,反正账面盈利一大堆,这么点账面亏损完全就不是个事儿。
等过了今年四月,那,每张合约都是妥妥的暴利。
只是,该怎么把手中依旧存着的海量现金花出去,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事儿。
暂时没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那就先丢着也罢。
一月二十一日,周一。
上午九点半。
组织突然来了个电话通知,要他在两天内到组织报到。
原因没说。
但显然,调任已基本成了定局。
楚奇匆忙订了下午的机票,迅速赶去首都。
次日一大早就到了部门。
常务副部长崔永平亲自接见了楚奇。
“楚奇同志,中央经过反复的权衡研究,最终决定调你回东南省,就任常务副省长一职。”
“你本人有什么意见吗?”
一番客套的寒暄过后,崔永平终于转入了正题。
“我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安排。”
这结果,有点出乎楚奇的预料之外。
要知道他虽没主动去打听过消息。
可有黄元胜在,首都的动态,他可是相当清楚的。
自然知道调他去泽省的呼声远比调他去东南省的呼声要高得多。
但现在,最终的去向居然是东南省。
这里头肯定别有蹊跷。
只是,他一时半会也搞不明白究竟。
可不管怎么着,中央既然已下了决定,那就服从好了。
“楚奇同志,你肩膀上的任务很重啊。”
“去年,东南省全年的GDP总值是九千三百多亿元人民币,甚至还不如东莱市。”
“中央希望你能把东南省的经济好好抓起来,这对我们和平解决问题是有好处的。”
对楚奇这等干脆利落的表态,崔永平显然很满意。
“请组织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
东南省属于典型的两级分化极其严重的省份。
沿海的夏海、泉市经济活跃,榕城也还可以,可其它市么,除了漳市勉强还行之外,都很够呛。
贫困市、县一大堆。
一些市的GDP甚至不到五百亿元人民币,穷得可谓是叮当作响。
要想把整个东南省的经济抓起来,显然不是件容易之事。
对此,楚奇早有思想准备。
“那就好,给你十天时间交接,春节前到东南省报到即可。”
建设东南省是政治需要。
除了楚奇之外,崔永平不觉得其他人能有这等能力与魄力……
在跟赵大伯通了个电话后,楚奇并未在首都多逗留,当天下午就又飞回了东莱市。
并第一时间将苏有道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老苏,有件事我得通知你一下,是这样的,中央已经决定调我回东南省工作。”
“交接就在这几天,有机会的话,你还是得多活动一下。”
事情既是已成了定局,楚奇自然不会有什么隐瞒,直接就将调令的事情摆了出来。
“恭喜书记了。”
苏有道的脸色顿时就复杂了不少。
他不是没去活动,实际上,这些日子他就没少跑省里。
奈何,他的年龄明显偏大了些,五十七了,完全没任何的栽培价值。
省常委们对他自然不是太感冒。
书记的大位注定无缘,留任市长也不会太久,顶多三年,就肯定会退去二线。
“我这里没什么需要特别安排的,就只李同文同志的下放问题需要权衡一下。”
“老苏,你看安排去区任常委副区长,是否可行呢?”
整个东莱市需要楚奇安排的就两人,一是刘学军,二是秘书李同文。
前者,苏有道安排不了,这得去跟林秉义谈。
后者么,楚奇还在位,上个常委会也就能定。
不过么,尊重一下苏有道还是要的。
“李同文同志工作认真负责,又是北大才子,他去了区里,肯定能大有作为。”
一把手卸任时,安排秘书下地方乃是惯例。
苏有道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
“那行,就这么定了,老苏,你那头若是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就一并报上来。”
“咱们明天下午上常委会过上一过。”
突击安排一下人事,同样也是惯例。
这虽说对继任者不是太有利。
但,对现任的常委们来说,却是一次分果果的好机会。
有鉴于此,楚奇自然不打算破例……
在安排好了市里的工作后,楚奇立马就飞去了历城,跟省组织部做最后的交接。
事情才刚办完,林秉义就打来了电话,要楚奇去他办公室一趟。
“呼……,到底还是没能把你留下。”
望着楚奇那张依旧显得年轻英俊的脸庞,林秉义伤感难免。
要知道他为了能把楚奇留下,可是没少向中央那些大佬们求情。
但最终,还是没能达成目的。
“省长,我永远都不会忘了您的栽培之恩。”
楚奇同样很感慨。
他心心念念地就是想赶超魔都。
可惜,六年半的时间还是偏短了些。
还有许多事,他来不及做。
但没办法,人在仕途,终究身不由己。
“楚奇同志,你对东莱市的人事调整有什么好建议吗?”
事已至此,伤感显然已无意义。
林秉义很快就收敛起了散乱的心思,面色凝重地提出了个敏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