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坏个屁啊!
就挂个名而已,累什么累。
王彦秋心中有句MMP不知道该讲不该讲。
问题是樊华同也是一番“好意”,显然不好直接反对。
没法子,王彦秋也只能再次将视线投向了楚奇。
“省长所言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书记是我们东南省各项工作的主心骨,确实不宜操劳过度。”
“但是,考虑到扭转不正之风是件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为防有所松懈,显然离不开书记的坐镇指导。”
“这就只能让书记多多辛苦上一下了。”
“另外,我觉得光靠文明委等单位,威慑力还稍差了些。”
“组织部也应该在整风运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必须全程参与到检查工作中去。”
“对严重违规者、屡教不改者采取行政处罚,并记录到档案中去。”
“唯有如此,整风运动才能真正做到卓有成效。”
经好,可架不住和尚嘴歪。
真让齐继东掌了权,这厮绝对敢拿着鸡毛当令箭,趁机行排除异己之勾当。
到那时,省里不乱成一团麻才是怪事了。
在自身明显拿不到主导权的情况下,楚奇肯定不可能让齐继东得逞了去。
“楚省长说得很有道理,我们组织部一定会全力配合书记的工作,严厉打击那些害群之马。”
一听楚奇这般说法,叶敬廷顿时就来了精神。
要知道组织部只是名声上好听,实际上很难做出什么成绩来。
从上到下,晋升靠的都是熬资历,过得其实挺憋屈的。
若是真能从整风运动中分上一杯羹,对组织部的官员们来说,绝对是件好事。
“嗯,楚奇同志的建议就说到点子上了,干革命嘛,哪有不辛苦的,只要能彻底扭转不正之风,我哪怕是再累,那也心甘。”
“这事情就这么定了,老叶,你配合齐书记把整风运动的文件好好加强一下,回头上常委会过上一过。”
“假如同志们都没什么意见的话,那就尽快给各机构单位下文。”
“在自查的基础上,省、市两级的专案小组都必须迅速组建起来,向各种不正之风全面开战!”
有了楚奇与叶敬廷的先后表态,王彦秋也就有了顺着往上爬的杆子。
他自然不会讲啥客气,压根儿就没再询问樊、齐二人的意见,直接就来了个一锤定音。
齐继东的脸色当即就黑了。
这特么的就是为人做了嫁衣。
再郁闷不过了的。
奈何,王、楚这么一联手,他根本就没啥戏可唱。
那,还能怎么着,只能认栽了呗……
王彦秋想做的事情,动作起来,效率绝对惊人。
他根本没在意齐继东那头的故意拖拉,直接就让叶敬廷去跟楚奇商量出个章程来。
而后么,也没管李荣华还在下地方,迅速召开了常委会,与楚奇联手,表决通过了《整风运动纲领》。
亲自挂帅组长,樊华同、齐继东挂名副组长。
实际负责本次整风事宜的却并不是上述三人,而是谁都没有想到的组织部长叶敬廷。
还别说,这一招真就打在了所有官员的软肋上了——说实话,在人事调整一事上,组织部属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角色。
指望组织部提拔你,那是妄想;可组织部要毁掉你,那,真就只是动个笔的事儿。
于是乎,当省、市、县三级组织部牵头搞整风运动时,真敢顶风作案的少之又少。
当然了,不识时务的傻缺肯定有,这些人注定成了祭品。
经专案组大半个月的扫荡下来,东南省的工作作风大有改观。
借此东风,王彦秋再次联合楚奇一道推出了《公务员管理规范》,共计十八条。
对迎来送往、公车的使用以及油费的报销等事宜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大体上参照的是楚奇当年在夏海任职时所推出的那套地方法规。
但,影响却是完全不同了。
要知道当初楚奇不过只是名正厅级干部,哪怕出面成了事,在全国层面上,根本无足轻重。
绝大多数官员甚至听都没听说过夏海市的这套地方法规。
现如今,王彦秋是以一省封疆大吏的身份来主持此事,效果自然也就截然不同了。
在调动了大量的舆论工具的情况下,不止是兄弟省份为之侧面,中央对这么套地方法规也同样大感兴趣。
高层经研判后,绝大多数领导都认为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没多久,中央就正式下了红头文件,十八条就这么成了铁律。
理所当然地,作为名义上的首倡者,王彦秋得了个大彩头,可把他给开心坏了。
夏海、烟泰两市则有不少人为楚奇叫屈,概因那十八条里有十六条早就在两市全面推行了,主持立法的人都是楚奇。
毫无疑问,这回的十八条肯定也是出自楚奇的手笔,跟王彦秋有个屁的关系。
相关的流言在某些有心人的推动下,很快就从网络上传遍了大半个东南省官场。
楚奇第一时间就意识到味道明显不对,所以,他很及时地站了出来。
公开表示十八条的出台是在王彦秋的领导下,集合全体省领导智慧的结晶。
且,之所以能成功推行,那也是王彦秋一力推行的结果,领头羊的作用不容置疑。
王彦秋则表示十八条能成功推出,楚奇功不可没,没有当年的十六条作为范本,十八条就没那么容易能成型。
他俩就这么默契地唱了回二人转,可把樊华同一方的常委们都给歪腻得个不行。
尤其是齐继东,身为提议者,根本连提都没被提到过一句,直接成了路人甲,真就令他气得想杀人。
偏偏他还没办法发作。
概因无论是十六条也好,十八条也罢,跟他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他那份动议书里头全是空洞的高调,完全没丁点可操性。
就这状况,他想出头争功都没个名目。
不忍着还能咋地?
四月二日,周四。
上午十点零五分。
楚奇这才刚送走了前来汇报工作的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林海潮,茶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手机就响了。
“陈镇涛同志吗?我是楚奇,有事请讲。”
一看来电显示,见是纪委副书记陈镇涛打来的,楚奇立马在第一时间摁下了接听键。
只因这位正是霍华丰临走时所移交的可信任干部之一。
“楚省长,上午好,是这样的,就在刚才,李书记召开了个小会。”
“准备对交通厅长关宏伟、宁得市长罗家诚、漳市港区管委会主任史国斌等人展开秘密调查。”
对面很快就响起了个略带沙哑的声音。
“他手中有什么可靠证据吗?”
围魏救赵吗?
倒是一招妙手。
楚奇自己倒是不怕人查,但却不敢肯定下头那些官员是否真能经得起查。
“尚不清楚,李书记就只出示了几封匿名举报信。”
事关重大,陈镇涛自然不敢胡乱打包票。
“嗯,这事情,我知道了,有什么情况,随时向我汇报。”
狗急了,都会跳墙。
更别说厉家一系这等庞然的大势力。
这件事肯定得引起重视。
但却绝不能自己乱了阵脚。
孰轻孰重,楚奇可不至于拿捏不清。
“明白。”
陈镇涛没再多说些什么,很快就挂断了电话。
“老关吗?我是楚奇,你现在有空的话,就来我办公室一趟。”
其他人出不出事都无关大局,唯独关宏伟不能出岔子。
概因交通厅的位置实在是太过关键了些。
一旦出现了大的动荡,那,势必会影响到正在大兴土木的交通建设。
所以,在思忖了片刻之后,楚奇最终还是决定先跟关宏伟聊上一聊。
“楚省长,上午好。”
十分钟后,关宏伟就已出现在了楚奇的办公室中。
“老关,省纪委将会在近日内掀起一场反贪风暴,你也在调查名单中。”
“现在,请你告诉我,你是否存在着经济问题。”
楚奇没让座,就这么眼神锐利地盯着关宏伟。
“调查我?这是在搞笑吧?”
“吃吃喝喝啥的,我不否认,肯定有,毕竟我在国投干了四年半,应酬确实太多了些。”
“但说到贪腐受贿,我老关还没那么下作。”
“再说了,我也没这个必要啊。”
“按照您当年给云水县国投定下的业绩奖,几年下来,我可是拿到了三十多万元。”
“不单有房改房可住,还在夏海买了一套房,现在都值二百三十多万了,我傻了才会去贪污受贿。”
一听楚奇这话,关宏伟顿时就被气笑了。
“省里近来的局势很复杂,你好好回忆一下,看有没有疏漏处。”
“没有,固然最好,假如有,那就抓紧时间去补上。”
对当年的关宏伟,楚奇还是能信得过的。
问题是人都会变的。
他并不敢确定这位老部下是否有问题。
但,不管怎么着,该提醒的,他终归是得提醒上一句。
“楚省长,您放心,我真不怕查。”
对钱,关宏伟是真没什么追求,他看重的是向上的空间。
“那就好,只要你自身没问题,谁想动你,那都得问过我。”
关宏伟既是都已这般表态了,楚奇自然不会含糊,当即就给了他一个份量极重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