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死亡谷(3)
付强2021-12-26 13:383,341

  智绿公司项目实验室再度启动,以董智扬、张帅、赵乐华、秦淑丽为核心骨干的研发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在无数次争论、无数次测试之后,首款超级隔音板初步定型,随后推向市场试销售。

  为了展示其隔音降噪效果,董智扬特意在销售现场布置了一面涂抹“超级隔音板”原料的铜锣。客户好奇地敲击,发现铜锣竟然是“哑”的。

  “超级隔音墙板”一炮而红,订单纷至沓来。看到媒体相关报道,胡一鸣主动联系董智扬,希望智绿公司能参与东江国际会议中心一期配套隔音消音工程改造。

  这次走进东江国际会议中心的施工现场,董智扬心情截然不同。

  “超级隔音板”的成功与老同学胡一鸣有着直接关系,如果不是他的指点,谁也不知道智绿公司能否生存下来。

  胡一鸣并没有以功臣自居,而是夸赞董智扬不愧为节能环保新材料研发领域的领军人物,“超级隔音板”不仅在技术层面遥遥领先,而且成本控制较好,与同类产品相比,具备无可比拟的市场竞争优势。

  “超级隔音板”的安装并不复杂,但是为了确保最终呈现的效果,所有安装工人都需要经过智绿公司的短期技术培训。

  由于东江国际会议中心建设工期紧张,胡一鸣忽然萌生新的想法,决定将安装工程也交给董智扬的智绿公司去做,这样一来不仅缩短了合作方之间的磨合过程,而且也避免了出现问题时双方的扯皮推诿。听完胡一鸣的构想,董智扬有些犹豫不决,智绿公司从“超级隔音板”的生产厂家扩展到安装业务并不在计划之内,利弊权衡需要时间。

  “智扬,这有什么可犹豫的?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哪个企业一条道走到黑的?关键要看是否能盈利。”

  董智扬感慨道:“当初智绿公司举步维艰,如果遇到这样的好机会,我肯定毫不犹豫地承接下来。可是现在不同了,公司刚刚有些起色,超级隔音板供不应求,市场反应良好。此时调整智绿公司经营范围,我担心得不偿失,或者还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没错,你曾经说过船小好调头,可是一旦进入激流险滩,再想掉头恐怕就难了。”

  “你觉得智绿公司现在进入了激流险滩?不是销售形势一片大好吗?”

  “居安思危嘛!我可不敢掉以轻心。”

  胡一鸣理解地点点头,开导说:“智扬,你也不要有太大压力,智绿公司迎来发展好局面,你也可以喘口气了。我说把安装工程交给你们公司来做,其实也有私心。”

  董智扬似乎猜到了什么,试探着问道:“胡一鸣,你不会是想从我这里拿好处吧?”

  “就你们公司这半死不活的样子,能给我什么好处?!”

  “我给你个大嘴巴子。”

  两位老同学哈哈大笑,互相推搡了两下。

  胡一鸣笑够了,这才稍稍严肃起来,“智扬,建设工期真的很紧张。你不在我的位置上,肯定无法体会我的难处。说实话,有到你们智绿公司培训的时间,你早就安装完成了。”

  董智扬琢磨着说:“其实安装工程这块的报价还挺高的,至少比超级隔音板的利润高。”

  “你才想明白啊?”

  老同学的一再撺掇让董智扬着实心动,但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决定专门召开会议讨论此事。

  龙潭村完成拆迁安置之后,不少村民“开车回村打卡,每天上班种地”已经成为生活常态,变成“职业农民”的他们参与各类农业合作社组织生产劳动,收入不菲。

  身为社区委员,董保平当然明白其中利弊,只是碍于老婆的压力,一再阻扰敦袈返乡创业。

  得知儿子敦袈已经偷偷住在了董玄武那里,死心塌地要当农民,敦莉莉难免忧心忡忡,这段时间茶不思饭不想,连面膜都没时间敷了,跑步机也彻底搁置起来,三番两次拉着董保平回龙潭村去找儿子。

  敦袈我行我素,与父母打起游击战,实在躲不过就耍无赖,态度坚决地要留在村里。

  敦莉莉拿儿子没办法,就只能对丈夫撒气。

  “养不教父之过,儿子一意孤行还不都是你做的孽!”

  董保平感到委屈,忍不住辩解道:“跟我有什么关系?从小到大都是你管教儿子,现在反倒赖我?”

  敦莉莉蛮横不讲理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见董保平开口辩解,她生气地将炒勺摔在了热油锅里。油水四溅,火焰腾空而起。敦莉莉吓得直往后躲,妈呀一声朝厨房外跑。

  关键时刻还是董保平比较冷静,一个箭步冲过去,先关掉煤气,接着锅盖、抹布齐上阵,总算将火焰扑灭。

  回到客厅,发现沙发上的敦莉莉抱着自己的胳膊仔细打量。

  “烫着了吧?”

  “别管我!嫁给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你不要生气嘛!儿子一意孤行,我也拿他没办法。”

  董保平从抽屉里找出烫伤膏准备给她涂抹,敦莉莉半推半就,似乎受了多大的委屈。

  “老董,我跟你说呀!我越琢磨越觉得这件事情有些蹊跷。敦袈确实被我们惯坏了,平时淘气任性,可是这一次应该事出有因……”

  “小小年纪的他能掀起什么风浪?”

  “根本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董保平似乎想到了什么,试探着问道:“你是说大哥?”

  敦莉莉有些不耐烦,索性予以挑明,“什么大哥?跟大哥有什么关系?是小鱼。我问你,小鱼他爸爸是干什么的?”

  “种粮大户,省级劳模,你我都知道。”

  敦莉莉一摊手,给这件事情定了性,语气坚决地说:“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嘛!如果没有老景家在背后鼓动,敦袈怎么可能回村种地呀?老景家算盘打得够精的,这还没怎么样呢!就想沾女婿的光。”

  董保平半信半疑地说:“不会吧?跟老景家有关?”

  敦莉莉冷哼了一声,指使道:“哼,事出有因,纸包不住火;你想药到病除,必须揪出病根。病根在哪儿?就在幸福社区,就在老景家。不信我们就走着瞧,只要老景家答应劝说敦袈放弃当农民的念头,这件事情十有八九能成。老董,为了我们儿子,你得抽时间跑一趟幸福社区了。”

  虽然龙潭社区与幸福社区毗邻,但是两者自然风貌截然不同。

  龙潭社区这边山丘沟壑遍布,岘溪渔港纵横,而更靠近青龙山脉的幸福社区却神奇地变幻为一马平川,属于典型鱼米之乡的田园风光。大片稻田连绵不绝,金灿灿的油菜花迎风摇曳,与滚滚江水相映成辉,令人心生感慨。

  改革开放多年来,幸福社区因为优越的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始终走在邻居龙潭社区的前头。

  这天,董保平特意前来拜访景小鱼的父母。

  景胜利,景小鱼的父亲,一位年近五十岁的敦厚汉子。别看其貌不扬,他可是幸福社区赫赫有名的种粮大户,省级劳模。

  董保平打心里佩服像景胜利这样的实干家,夸他是乡村致富带头人。景胜利非常高兴,热情地带着董保平去参观自家的千亩良田种植基地,讲解现代化农场的运行机制。

  不看不知道,果然大开眼界。

  景胜利的农场已经全部采用现代机械化作业手段,耕种、采收、除草、平整农田,能使用大型机械的绝不浪费人力。即便如此,在他家农场就业的依然有数十位职业农民。

  景胜利自豪地说:“想种好地可不简单,做现代化农民必须有知识、有文化、有眼界,否则两眼一抹黑,累死累活也挣不到几个钱。就拿种什么来说吧!是需要进行综合考量的。品种、产量、销量、品牌……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这块地的经济效益。”

  董保平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景胜利似有所指,言辞可疑。

  “老景,你还真是能干啊!我董保平自愧不如。不过,我今天来找你,不是因为种地的事,当然这件事情也跟种地有些关系,主要还是因为敦袈和你们家小鱼的事……”

  虽然董保平这几句话有些颠三倒四,不过景胜利还是有所领悟,憨厚地笑了起来。

  “保平,我懂你的意思,孩子们的事情我不干涉,我举双手赞成。如果他们想好了要结婚,彩礼这边我们两家商量着办,绝不会为难你们。”

  董保平知道景胜利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急忙解释道:“对,这俩孩子的婚事呢!现在提似乎还有点早,其实我想问你另外一件事情,敦袈和小鱼回龙潭村承包土地要做种粮大户,不知你听说了没有?”

  “听说了呀!前两天我还给他们拿了二十万。”

  董保平感到意外,瞬间瞪大了眼睛,“多少?二十万?”

  景胜利疑惑地说:“他们没跟你说呀?敦袈不是要搞粮食加工厂嘛!我觉得是返乡创业好事,既然孩子们有想法,有干劲,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大力支持对不对?”

  “道理是没错,不过敦袈学的是计算机和信息工程,你说回村种地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啊?”

  景胜利不以为然,大大咧咧地摆摆手,“保平啊!你这就是老脑筋了。我们农场的技术员一水全是大学生,田间地头还有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种地还觉得丢人啊?我看你还不如孩子们敢想敢干……”

  或许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不妥,景胜利抱歉地笑了笑。

  “你别生气啊!我这人成天跟土地打交道,不太会说话。其实我想说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董保平这次来幸福社区,本来是想让景胜利帮忙说服敦袈放弃种地的念头,没想到自己反而先被说服了。其实大道理谁都懂,除了老婆敦莉莉。

  董保平思来想去,决定抛开杂念,全力支持敦袈创业。

继续阅读:这就是爱情(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磅礴时代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