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穿成国公老夫人后我把不孝儿孙全踢了>目录
第582章 军师“郭永长已经去找你爹了,如果他能说服你爹,你爹就有办法留下。”
“如果他说服不了,你爹大概会死在回乡的途中。”
“所以,你不用再白费心思了。”
秦韵说完,高敏脸色赫然大变:“皇上还是不肯放过他,还会在他回乡的路上下手?”
秦韵嘴角抽搐,没好气道:“皇上想杀他用不着这么麻烦。”
“是他自己,心如死灰。”
“当然,也有可能死灰复燃。”
“但这只能靠他自己,外人是使不上力气的。”
“我怜你有一片孝心,便指点你两句。好好护着肚子里的这个孩子,他才是你们高家的希望。”
“只有你在宁王府的位置稳了,你爹的期盼才更多。”
“否则……别说是你爹,就是你死了,也激不起一点水花。你别忘记了,宁王妃再如何,也有了两个女儿傍身,最后生的是个儿子,宁王府的爵位肯定会继承下去的。”
高敏担心道:“那我生的也是儿子呢?”
秦韵道:“只要你不作妖,宁王妃也会希望你的儿子活下去。”
“宁王这一脉,单靠一个孩子是挑不起大梁的。”
古代孩子夭折的机率太大了,别说是宁王妃,就是皇上,也会暗中护着。
她要猜得不错,等孩子降生,宫里就会赐下太监和嬷嬷。
高敏吃了定心丸,深吸一口气后道:“多谢太夫人指点,我会乖乖听话,绝不会和王妃对着干的。”
秦韵淡淡道:“回去吧,等你父亲做了决定,你这些金银细软,说不定可以给他当盘缠。”
高敏闻言,默默抱住了自己的包袱。
她抬头朝秦韵看去,发现太夫人和她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
慈祥高雅,端庄稳重。
她老人家,也没有那么爱钱嘛。
而且还愿意指点她。
以往她一叶障目,真的错过太多机会了。
其中之一……便是伺候太夫人,博得她老人家青睐的机会。
但现在想来,以她当时那个性子,太夫人能看得上才怪。
高敏退出去之前,恭敬地给秦韵磕了头才走的。
韩嬷嬷送她出去以后,回来道:“高敏这性子变了些。”
秦韵道:“她算是幸运的。”
“宁王妃发现了宁王真面目,没有时间管她。”
“否则的话,她这些细软都别想保住,肚子里的孩子也很危险。”
“但现在,一切都过去了。”
“只要她不作死,宁王妃会留她一条命。看在皇上的份上,也会对她的孩子好的。”
韩嬷嬷感叹道:“皇上就是仁慈,君恩浩荡。”
“宁王妃投桃报李,也算是给自己积福了。”
秦韵目光微微一怔,前世的皇上积劳成疾,在宁王政变后没多久就传位给楚王,然后去世了。
等罗青青回京,很快就会发现历史并未按照之前的进程走。
她应该会猜想,有人重生改变了这一切。
而那个人,就是自己。
但说起来,她也不确定,是自己真的改变了历史,还是因果交替时,无意间开了新的平行世界。
“你去叫霁哥儿来。”
“顺便叫方平准备马车,我们要进宫去。”
她得赶在罗青青跟楚王回京之前,让王霁见到欣乐公主。
韩嬷嬷惊讶道:“可现在已经是傍晚了。”
秦韵道:“那就在宫里歇一夜。”
“顺便和皇上探讨一下,高策的去留。”
韩嬷嬷还以为,秦韵是心软了,要去当高策的说客。
只是当他们进宫以后,才发现工部尚书卢青和兵部尚书雷兴贤也在宫里。
好巧不巧,他们是来给高策当说客的。
在偏殿等候的时候,秦韵对韩嬷嬷道:“这是高策自己的人脉。”
“高敏是不知道的,她以为自己的父亲会很脆弱,大风大浪打过来,扛不住就会倒下。”
“这是很多子女对父母的误解,以为他们年纪大了,能力也会减弱。”
“却不知道,他们身经百战,在面对突发事件后,会处理得比年轻人更稳妥。”
一旁的王霁目光微微一闪,想到了越来越能干的父母,以及从不让他担心的祖母,不由得在心里赞同。
韩嬷嬷想到自己也曾担心过老家的父母,很多次请人带人参鹿茸等补品回去。
却在偶然间得知,父母从没有用过那些补品,而是把它们都换成了钱,存了起来。
而在家中遇见突发事件时,父母也会及时处置,等她知道的时候,基本上已经过去很久了。
她有时候也会感慨,父母只是老了,腿脚不便,但他们的办事能力还是有的,自己不需要太过担心。
现在听太夫人这样说,不由得点头赞同。
很快,皇上来了。
看见王霁,青葱学子,宛如初升的太阳,朝气勃勃。
王霁行礼,皇上笑着扶起他道:“最近和阳哥儿读哪本书?怎么不把他也带进宫来?”
王霁说道:“正在读《史记》。”
“祖母是临时叫我来的,没来得及通知郡王。”
皇上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去藏书阁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书,有就带回去跟阳哥儿好好研读。”
王霁看向秦韵,秦韵点了点头道:“去吧。”
王霁告退,韩嬷嬷也自觉地出去守着。
皇上看着秦韵单薄的身子,那骨形越发显得消瘦了。他幽幽地叹了口气道:“阿娘怎么又瘦了?”
秦韵道:“没瘦,好着呢。”
“是高策叫他们来当说客的?”
她指卢青和雷兴贤。
皇上点了点头道:“他想和郭永长去贵州。”
秦韵道:“朝中还有人愿意为他说话,看来人品倒也不算糟。”
“你就同意了吧。”
“像他们这样的高官,虽然被贬,可贵州人才匮乏,官场混乱,急需要有人带领和压制。”
“俗话说,东边不亮西边亮,万一还就给他们闯出一番名堂呢?”
皇上闻言,黯然道:“我看了孙正奇写的折子,云南科举一直压着贵州,这件事我竟然不知道。”
“阿娘,我还是太疏忽了。”
秦韵道:“别自责了,驻扎在贵州的安清将军是听镇南王的指挥,当务之急是把他换掉,否则镇南王生了异心,贵州马上就会沦陷。”
“让高策去,可以当个军师。”
皇上吃了一惊,连忙问道:“镇南王会反?他怎么敢?”
“那异族还不趁机攻占云南?”
“他的家人可都在云南。”
秦韵道:“可他镇守云南太久了,谁知道有没有和异族达成协议?”
“这几年的贡品是不是少了?”
皇上目光一紧,连忙道:“我这就派人去查。”
秦韵道:“别太着急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难休。”
“但国家群英荟萃,英雄辈出。”
“只要你稳得住,所有弊政和宵小,都能清扫干净。”
皇上突然就不着急了,他抬起茶盏,笑了笑道:“阿娘说的对,只要我稳得住,稳不住就是他们。”
话落,他饮下一口茶水,目光从平静无波,到深入寒潭。
一切都只在瞬息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