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穿成国公老夫人后我把不孝儿孙全踢了>目录
第549章 舍生取义傍晚,一幅画卷在永宁侯的书房里缓缓展开。
画卷上景色人物栩栩如生,更难得色泽温润,虽繁复却不不失妍丽,瞬间吸引住目光,让人沉浸其中。
永宁侯仔细端看后,满意道:“画不错,上的颜色朴实自然,让周围的景色也融入其中,细看人也好,景也好。”
燕晴高兴道:“是王承画的。”
永宁侯道:“他师承周克顺,别的可以怀疑,才学肯定是有的。”
“不过……”
“不过什么?”燕晴问,有些紧张。
永宁侯笑着说道:“王承是世子,嫁给他就要做宗妇。他的母亲刘氏出自重男轻女的家族,从小没受过什么正统教育,是担不起家族重任的。所以你嫁过去必定要管家,还要伺候婆婆,太婆婆。”
燕晴道:“父亲也说了,定国公夫人担不起重任,那她只能仰仗儿媳管家,又怎么会去为难儿媳呢?”
“至于太夫人,想受她老人家教导的人很多,可都没有这个福分。”
“女儿若能伺候她人家,那是女儿的福气。”
永宁侯闻言,高兴地大笑。“哈哈哈哈……看来你很满意王承啊,是非他不嫁了?”
燕晴害羞地垂眸,点了点头道:“女儿是满意他,但也并非他不可。而是两家门当户对,嫁给他爹娘可以放心,我自己也可做些舒心悦己之事。”
“且王家遭遇过变故,更懂得谨慎处事的道理,王承不容受人诓骗,女儿也少些无端祸灾。”
“再有太夫人仁慈大度,广结善缘,王家将来必有福报。就像当初王家触底反弹一样,我相信未来的王家,一定可以子嗣繁茂,岁月绵长。”
永宁侯见女儿已思虑方方面面,并看出王家并非一时盛景,当即收敛笑容,正色道:“我儿能有如此见识,为父十分欣慰。”
“但王承是否良婿之选,还需我儿细细雕琢。”
“只是有一点,王承作为王家世子,将来必定会入朝为官的。”
“不管他身居何位,你都需叮嘱他,切莫自视过高,而需事事以百姓为念,苦心钻研民生之计,方能成就举世之功。”
“倘若他以世家子弟为尊,被人奉承后罔顾民生,肆意滥权,必将自我毁灭。”
“而那时,无论王家还是燕家,都不能救他于水火。”
燕晴听后,郑重道:“父亲放心,女儿若选择他,绝不会眼睁睁看他走上绝路。必定悉心扶持,严正以待。”
永宁侯闻言,舒心道:“既如此,就叫你大嫂给王家回话了。”
燕晴点了点头,露出女儿娇羞的笑容来。
……
王家。
得到消息的刘氏疾步赶到宁远堂报喜。
“娘,永宁侯夫妇答应把女儿许配给承哥了。”
秦韵看见刘氏欣喜的样子,微微笑着道:“那就准备好,请媒人去提亲吧。”
刘氏焦急道:“林哥的婚事请了李妃娘娘当媒人,承哥的婚事还能请谁呢?”
“谁还能大过李妃娘娘去?”
秦韵沉思道:“辈分上是大不过去了。”
“这样吧,我进宫去请一道赐婚的旨意。媒人就请官媒,不失礼数就好。”
刘氏高兴道:“那又要劳烦娘了。”
秦韵道:“这是喜事,应该劳烦。”
“你先回去吧,我明天再进宫去。”
刘氏连忙点头,临走前又给秦韵行了礼,这才急匆匆地出去了。
看样子,不知又要往哪里去报喜?
韩嬷嬷看见刘氏的背影,轻轻把门合上,转身回来对秦韵道:“大太太是真高兴。”
秦韵道:“她亲生的就这两个儿子,婚事都定了,当然高兴。”
韩嬷嬷道:“接下来就轮到二太太操心了。”
说起王霁的婚事,秦韵的额头有些爆痛。
这一世还不知会怎样呢?
毕竟欣乐公主还是个孩子,她也不能撮合。
至于以后……单看两个孩子的缘分了。
秦韵歇息下来,默默地问着系统道【孙正奇那边怎么样了?有进展吗?】
系统回道【有了,他谎称是宁王的亲信,可以庇护挖银的事情,那些里正和村长在他的统领下,重新划分了山区,没有再起冲突了】
秦韵道【他是在收集证据】
系统回道【是的,他还写下了遗书,让人送到郭永长的手里】
【这一次,他没有打算自己能活着回来】
秦韵叹道【人是傻了一点,但能舍生取义,又何尝不是一种作为呢?】
接下来就看郭永长的了。
这个老狐狸沁淫官场多年,若是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
该打!
另外还有一个人,也是时候运作起来了。
而在运作之前,必须有一个人去撬动杠杆,薛氏再合适不过。
秦韵起身,对韩嬷嬷道:“承哥的婚事定了,明日你去见薛夫人,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她。”
“虽然这件事还没有对外公布,但她不是外人,理应要先知道。”
韩嬷嬷点了点头道:“奴婢一早就去。”她可以想象,接到消息的薛夫人有多高兴。
永宁侯府可是京城最有名的清贵人家。
那燕侯爷是实打实的宠臣,皇上的亲信,管着盐矿呢。
但因他一身正气,为国为民,举家上下竟看不见一点铜臭味,反而成了满京城都想结交的清贵之家。
更别提他家的儿媳妇还是公主,皇亲国戚,稳稳当当。
将来那燕小姐成了女儿的妯娌,他们崔家四房和永宁侯自然走得近一些,谁又敢小瞧她呢?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得到消息的薛夫人就笑得合不拢嘴。
一再地追问道:“果真?”
韩嬷嬷点了点头道:“太夫人已经进宫去求赐婚圣旨了,圣旨应该很快就会下来。”
“太夫人想着您不是外人,特意叫奴婢来通知您的。”
薛夫人抓了一把银豆子打赏韩嬷嬷,高兴道:“多谢嬷嬷辛苦跑这一趟了。”
“等圣旨下来,我再去给太夫人请安,顺便恭喜未来亲家。”
韩嬷嬷笑着道:“那奴婢就先走了,到时候恭候夫人大驾。”
薛夫人亲自送韩嬷嬷出去,因为消息还没有外传,她委实忍得辛苦。
等夫君崔志回来,便迫不及待地将消息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