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岸守军的溃败,用“一|泻|千|里”来形容,并不为过。
破了金蛇狂舞大阵,西征联军气势如虹,杀入营寨后一路长驱直入。
周平能耐再大,奈何将官们心生退意,将士们士气溃散,只能一败再败。
就连弥勒宗的天王乌岚都舍弃了金蛇狂舞大阵,提前离去,不敢与萧天野等人硬拼。
萧天野率领众将一路追击,将东岸军杀得丢盔弃甲,一直败退到了营寨西端。
东岸营寨,依水而建,西面就是酒江。
酒江上风帆招展,萧天野一眼望过去,艨艟不下一百艘,更有楼船、大翼船等十余艘。
这般水军的实力,放在整个天下来看,都是不俗的。
显然波阳湖水军早就在这里等待,防备东岸军的溃败,萧天野见状岂能放过周平等人。
“周平休走!”
萧天野飞越战场直奔一艘楼船去,楼船上,周平、刘凤、党舒等刚刚上船。
见萧天野追来,众将肝胆欲裂,周平道:“萧天野来了,今日吾命休矣!”
他被西征军吓破了胆子,有人却不惧怕萧天野,有人大笑一声,迎上萧天野。
此人约莫三旬上下,身着银甲,手中一对分水刺。
萧天野见他来毫不客气,长剑一刺,势若蛟龙,那将官身子猛地一沉,竟直接坠入水中,让萧天野扑了一个空。
萧天野正惊诧的时候,下方的水中泛起一阵阵涟漪,片刻后浑厚的掌力袭来。
萧天野提剑封挡,只觉得水浪翻滚,越来越多的水流飞上天,将他包围住。
“碧波掌!”
滚滚波涛中人影一闪,那人杀出来,分水刺直刺萧天野要害,萧天野冷哼一声,碎玉剑法铺开。
就听叮叮当当一阵脆响,将官被击退,他缓缓落在水上后,却没有下沉,随着水浪上下起伏。
萧天野微微眯起眼睛,道:“波阳湖水军统领?黄端?”
整个南唐水上功夫这么强的,李煜曾说过,只有黄端。
黄端悠然一笑,道:“承蒙北凉王看得起,知道我黄端,今日我黄端在,王爷还是见好就收,否则你们西征军可没有战船,渡过酒江。”
萧天野就这么撤兵肯定不甘心,因为擒住了周平,或者斩杀周平,对南唐凤凰城的叛贼,是极大的震慑。
萧天野挽了一个剑花,道:“黄将军很有信心,你的修为还未到炼神山巅境界吧?”
萧天野而今的实力,就算是止境的高手也能掰掰手腕,正常情况下黄端绝不是他的对手。
但黄家历代都是水军将领,他能在水上不沉底,靠的就是黄家的绝密功法“浮毛身法”。
其他水战的功夫,黄端不知道还藏着多少。
黄端也不藏着掖着,坦然道:“北凉王好眼力,在下的修为的确不如王爷,不过在这大江之上,王爷要杀我?也不可能。”
萧天野的目光变得冷冽,没有再说话,而是取出一物,那东西是一枚淡青色的玉佩。
水麒麟精魄所化的玉佩!
在西域的逍遥宫中,萧天野帮助李散寒夺得了水麒麟,李散寒就送了他水麒麟的精魄作为谢礼。
“本王倒要看看,你黄三江的绰号,到底有几分含金量!”
萧天野话音落下,人已经化为一道影子,杀向了黄端,黄端故技重施,一头扎进了江水里。
萧天野紧随其后,追杀黄端,一个是修习了二十余年的水下功夫,一个是难得的至宝水麒麟精魄傍身,二人的搏杀在水下,却半点不比在陆地上差。
但见水浪翻滚,波涛汹涌,搅动的周遭水域危机重重。
幸而波阳湖水军经验丰富,驾驶着艨艟楼船避开了交战区,迅速离去。
轰!轰!
水浪冲天而起,黄端与萧天野再度出现,黄端的脸色有些发白,左臂还多了一道剑伤。
他见己方的船只已经顺利撤离,对萧天野道:“北凉王,你我今日难分胜负,何苦纠缠?我们来日有机会再战!告辞!”
黄端心中暗暗吃惊,吃惊萧天野水下功夫的厉害,自己差一点被萧天野重创。
黄端说完坠入水中遁走,萧天野并未继续追击,周平等人都走了,再追也没有用。
他此刻就预料到,黄端,以及黄端率领的波阳湖水师,将是西征路上的第二道考验。
东岸军营,胜利的西征军正在打扫战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将是西征军重要的后勤补给重地。
夜幕降临,萧天野与李煜等将官,一起观礼,见证禅初、慧心为阵亡的将士、婴灵超度。
上千面青铜镜,被依次摆放好,里面的婴灵神态安详,蜷缩着身体好像睡着了。
萧天野听着诵经声,道:“佛教中说,舍利信仰所在,就如同佛陀法|身所在,吾之前将信将疑,今日见到了方知道其中奥妙无穷,此舍利算得上法宝之流的宝贝。”
李煜微微颔首,感慨良多:“弥勒宗敢悍然发动政变,谋害父皇,做足了准备,连后续怎么对付我都想到了,若没有两禅寺与王家出手,我们不知道要被挡住多久。”
青铜镜中的婴灵焕发出莹白的光,从沉睡中苏醒,从蜷缩变成了盘腿打坐。
那些婴孩的魂,在佛音中安详,然后开始化为一道道流光,从青铜镜子里升上了天空。
萧天野道:“弥勒宗倒行逆施,真被他们站稳脚跟,从今往后南唐怕是沦为人间炼狱,死的就不只是这些孩童,李兄,怎么对付黄端,你有法子么?”
说起此事李煜也在犯愁,道:“黄端家族世代镇守酒江,习得一身水上功夫,还有水军作战相助,我也正在为此事烦心,萧兄,你派去对岸的探子,还没有回来?”
萧天野点了点头,道:“还没有,竹青一直盯着呢,事关重大那位将军肯定会细细思量考虑,在给回信之前,还要靠我们自己。”
咚咚咚……
木鱼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这一夜,上前婴灵升天,终得安宁。
李煜在翌日便发了一封“告南唐|军民书”,将金蛇狂舞阵的事情,公之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