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一场天衣无缝的计划,可惜她早不知道,若非她不会离家出走的,可是现在后悔也晚了。
林浅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就这么点事,可是他愣是不告诉我。如果早点告诉我,何至于此,如今我离家出走,想必顾澜顾惘然都知道了,一切都晚了。”
“不晚,到时候只说你,结婚前想悄悄一个人回老家祭拜下。其他的都不用解释,我想顾惘然只要见到你,平安回来了,就会很开心的,哪会想那么多。到时候计划依然可以完美的进行。”方夜回见林浅被说动了,连忙安慰她。
林浅点点头,心里七上八下的,雨依然如瓢泼般倾泻而下。
她忽然渴望雨能停下来,别再下了,这样明天就可以下山了。
可是雨却始终没有停歇的意思,下的她心慌意乱。
方夜回趁着忽然手机有信号,给顾言之打电话,告诉他,已经找到林浅了。
就在他们老家的山上一所茅草屋里,现在正在下雨,等明天他们就会下山。
顾言之闻听这个消息,很是高兴,方夜回告诉他,只当林浅不想惊动任何人,回乡祭祖就可,到时候婚礼依然可以按计划进行。
顾言之对他自然是千恩万谢,方夜回却跟他开玩笑,先别谢他早了,等把人带到他身边,再说谢,现在毕竟还在山上,没有回去。
其实他心里隐隐有不祥的预感,这样大雨已经下了两个小时候了。
再这样继续下下去,只怕会造成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下山会很困难。
能不能在婚礼之前把林浅带回到名古,他心里也不能确定。
顾言之安慰他,安全第一,只要他和林浅平平安安的回来,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好说。
从电话里能听到哗哗的大雨声,顾言之也被那雨下的心烦意乱。
找到林浅的喜悦被这雨声硬生生的打散了。
顾言之还想嘱咐什么,忽然信号中断,电话被迫挂掉了,他的心蓦然皱紧。
再打过去便是对方电话号码无法接通。
熬过一夜,第二天一大早顾言之又给方夜回打电话,依然是号码无法接通。
不知道那边的情况,而且也没法询问,大山深处本就人迹罕至,就算是新闻报道也触及不到的角落。
顾言之查找天气预报,发现那边依然是暴雨。
心中很是忐忑不安,不知道那山上的暴雨是不是还在下。
中午的时候,依然是打不通方夜回的电话,那边显示的天气预报还是暴雨。
顾言之通过关系联系到林浅老家的乡政府某位干部,从那里得知的消息是,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暴雨下了一夜,虽然上午小了许多,但是并没有停过。
顾言之一听着急了,把方夜回林浅所在的地方告诉了他,问那里情况怎么样了。那位干部说,上不去人,不好说,这样的天一定不能到处乱走,特别是在山上,找个僵硬地势高的地方,会安全些。
那茅屋他是知道的,应该没问题,但是也不能排除意外情况。
若想两人急着下山,只怕下山的路上会很危险的。
顾言之挂掉电话之后,又给方夜回拨打电话,依然是对方电话无法接听。
想到山上的情况危急,不知道方夜回跟林浅两人是否安全。
他决然的抛下手上的事情,冒雨感到了林浅的老家。
快天黑的时候才才滚了一身泥水爬到槐树村。
平常这里就不通车,山路难行,何况是下暴雨,能安全到达村子里,已经是万幸了。
他敲开一户有灯光的人家,恰好是那天给方夜回指路的老婆婆。
老婆婆告诉他前天方家孙子回来了,估计是上山找人了。
她也不能确定是不是在山上。
顾言之告诉她现在他们就在山上,安不安全?
老婆婆脸色很纠结的说道,“这样大的雨,只怕不安全,那处茅草屋年久失修,很容易倒塌的,而且这样的天十有八九会发生山体滑坡。”
顾言之闻听这话,心急如焚,谢过老婆婆转身就要走。
老婆婆一把拽住他,担心的问道,“年轻人,在这里留一宿吧,这样大的雨,你还敢上山,天又黑了,不要命了?”
顾言之顾不得这许多,他说山上有他即将结婚的妻子,他不能不去救她。
老婆婆叹息一声,“若是执意要去,只怕你走不到那茅草屋,就滚落悬崖了。”
她执意不让顾言之走,说这是对他负责,如果上山真的很危险,救不到人,反而送了自己的性命。
若是山上的人安全,他岂不是白送命。
老婆婆绝对不是危言耸听,顾言之知道她说的都是实话。
就算他没有在农村住过,也知道这样大雨夜不敢贸然上山,被大雨冲刷了一天一夜的山体非常湿滑松软,很容易失足坠落悬崖。
无奈之下,他只得听从老婆婆的建议,在她家住一晚上。
老婆婆告诉她,巧的是,今天她孙子上山来看她,而且带了很多好吃的。
这样,顾言之可以饱饱的吃一顿,然后美美的睡一觉,明天等雨小了,她让她孙子二牛跟他一起上山找人。
她孙子从小在这里长大,只是近年来读书了才跟着他爹娘搬到山下的镇上居住。
但是星期放假都会上山来陪她,对这里的地势十分的熟悉。
顾言之闻听这话很是感动,善良的山村老婆婆,对他这个陌不相识的人像是亲人一样关心他的安慰,忍不住眼眶湿润,“谢谢,婆婆。”
“你说那个女孩子是你未婚妻,那么你就是老林家的孙女婿,我们都是一个村子的老邻居,照应你是应该的。年轻人,这些都是我孙子拿上来的东西,快吃了垫吧垫吧,肚子早该饿了。”老婆婆一脸慈祥的说道。
顾言之默默地点点头,忍不住泪水滑落,有感动也有担心。
吃完东西后,将换下的衣服在水里冲洗了一下,然后扭杆晾在凳子上。
老婆婆笑着说,“孩子,我孙子在那屋睡,你跟我老婆子睡炕头,还是到那屋,那屋就是冷点,山风下雨凉,你身上的衣服不多了。”
“二牛睡了,那我跟婆婆挤一挤,睡这里吧,看着您老人家,我感觉好亲切,就像是自己的奶奶。”顾言之真心的说道。
“好孩子,那你就在这儿躺一躺,我在灶里加把柴火,炕上还暖和,庄户人家没有什么好被子,都不抗寒的,就凭着这热乎乎的炕头取暖。”
“谢谢婆婆。”顾言之心里暖和和的。
心里有事,也睡不着,一晚上,顾言之醒来好几次。
每次看看窗外依然黑沉,心里也黑沉的伸手不见五指,终于天蒙蒙亮了,隐隐约约有公鸡报晓的声音,他不由一轱辘起身。
却发现老婆婆已经在锅灶前开始做早餐熬地瓜粥了。
旁边坐着一个半大小子,在拉风箱,祖孙俩悄悄地说着话。
看到顾言之起来,老婆婆笑着问道:“这一晚上睡得不踏实吧?”
顾言之不好意思的笑了,“婆婆,你们起的好早,这就是二牛么?”
“是啊,这就是我孙子二牛,二牛,快叫哥哥。”老婆婆笑着吩咐二牛。
二牛大约十六岁的样子,虽然个子不矮,但是脸上依然稚气未脱,有些羞涩的跟顾言之点头打招呼,“哥哥好。”
顾言之走到他的身边,伸手摸摸他的头,亲热的说道,“我叫顾言之,很高兴认识你,二牛。”
二牛闻听这话,羞涩的笑了,山里的孩子朴实,没有见过多少生人,腼腆。
匆匆吃过早饭,外面的雨终于变成了迷蒙细雨,顾言之迫不及待的跟婆婆告别,去山上寻找江沐欣和方夜回。
老婆婆让二牛跟他一起去,顾言之开始不答应,怕路上危险,若是出个什么事,他担待不起。
但是婆婆执意让二牛跟他一起,说二牛从小在这里生活,懂得如何安全的在雨中走山路,若是不知道,很多地方都是陷阱。
二牛也愿意跟着顾言之一起去,通过吃早饭那短暂的交流,他已经深深崇拜这个城里来的大哥哥了,并把他当成好兄弟好哥们。
顾言之想了想,这里的路他也不熟,有二牛一起会方便省时多了,于是就答应了。
两人辞别老婆婆,就开始往山上行走,没人披着一块塑料,就像是斗篷,带着斗笠,山里人都是这样的避雨的,没有雨披,极少打伞。
山风大,斗笠戴着吹不跑,也不用手拿着方便,打伞容易折过去了。
一出槐树村,顾言之看到到处是被吹得七倒八歪的树枝,横亘在眼前。
上路被水流冲的一道道的沟壑,他不由的皱起眉头,很是担心山上的江沐欣方夜回。
脚下不由加快脚步,却忘记了地上湿滑,差点摔倒。
二牛连忙提醒他,“哥,你别走草,那上面有水,容易踩空了滑道,你走被水流冲过的地方,松软的土都被冲走了,剩下的地面结实。而且要尽可能抓住这些小树什么的,作为支撑,就算是踩空了,不至于滑倒。”
“好的,谢谢你,勇敢的小二牛。”顾言之朝他竖起大拇指,更加小心的快速向前移动着。
山路越来越难走,山体滑坡现象随处可见,一堆堆小山似的乱石堆随处可见。
顾言之心情越来越沉重,脸色越来越难看,尽管是走的气喘吁吁依然,脚步不停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