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轩也是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正是因为新朝刚立,各方的势力才会想要蠢蠢欲动啊!”
话虽如此,可华婉清还是隐隐约约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这事情来得太巧,沈将军又不失一个蠢的,怎么可能在这个关节出问题。
“朝中可是有说什么?”
萧明轩不置可否,“据说参他的折子都堆积成山了,皇上处理政务,太傅不免要在旁边,这可倒好,秦桌眠看着满是弹劾自己老丈人的奏折,也是有些无从下手啊!”
以秦桌眠的性子,此事必定会公事公办了,若是旁人这样做,兴许还能落个好名声,可换成了他,怎么做都像是错的。
若他不严惩,定会有人说太傅徇私枉法,但他若是做得太狠,得罪了郡主娘娘不说,还会被他人诟病不知感恩。
其他的官员可以不在乎官声,可太傅不行,他的一言一行都是要影响到皇上的,若太傅的品性受到了质疑,那么天下人将开始怀疑他是不是有身为天子之师的资格。
秦桌眠若从太傅之位下来,放眼朝中,势力盘驳,将无人能胜任其位。
“照这样说来,这件事还不能让秦桌眠处理。”
华婉清看了看萧明轩,不得不说,这件事可能又要让他来解决了。
萧明轩很是无奈地耸耸肩,“行吧,看来又得我去收拾了。”
接下来,萧明轩就以王爷之名将沈将军给关了起来,并且提审了柳家内部的一些证人,沈将军做下的事情已然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实。
不光如此,墙倒众人推,之前沈将军收受贿赂,结党营私的丑事也被爆了出来,京城中人人都在看沈家的笑话,甚至有不少人连秦桌眠也嘲笑了上。
但也有一些贵女,认为沈如霜已然配不上太傅,少不了一些暗地里的挤兑。
素来高高在上的郡主娘娘自然受不了这样的委屈,带着沈如霜去向公主府前去,以乞求能躲避一些流言蜚语。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更何况像是郡主和沈将军本来就没有什么感情的夫妻。
萧明轩在查真相的同时,柳夫人和柳如烟也没闲着,天天来王府当说客,力求将沈将军绳之以法,为柳家讨公道。
在沈府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京城中的一家富商也是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这富商姓李,原是沈将军的老乡,这些年也是得了沈将军的庇护,这才在京城内做起了生意。
可不止为何,在沈家出事之后,他不顾恩将仇报的骂名,也将沈将军侵吞官银的事情给说了出来,更送上去一本账簿,其中皆是沈将军这些年来徇私枉法的罪证。
将这些证据交给官府之后,他立刻就侵吞了沈家名下大部分产业,动作之快,难以想象,看上去就是蓄谋已久。
萧明轩查案的手段极为高明,没出一天就打听出了事情的真相。
这李富商长期被沈将军打压,心怀不满,便想借着其他手段挫一挫沈将军的威风。
他知道柳府要宴请沈将军,便特意找人多灌了他一些酒,并在酒中下了一些催情的药粉,这才使得沈将军做下了如此糊涂的事情。
但对于柳家小姐的事情,确实是一个意外,本来李富商是安排了风月老手的妓女前来与他春风一度,意在败坏沈将军的名声,并离间他跟郡主的关系。
但这妓女是怎么换成柳家庶女了,这确实是没人知道怎么回事。
按照律法,着实没办法惩罚李富商,但这李富商也是个人才,做下这些事情后,脚底抹油开溜了,只留下几个亲信给他处理剩下来的财物。
骤然得知真相,柳府的人又是坐不住了,柳夫人同柳如烟又是哭哭啼啼的上门,王府里的人早就是见怪不怪了。
本想拦着,但又担心对王妃的名声不利,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拦。
柳夫人边哭着边求华婉清一定要找人将这李富商给抓回来。
听着这闹腾的声音,华婉清只感觉一阵烦躁,人都光明正大的走了,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
“姨母,你也先别哭了,这件事总归是查明了,好好安慰一下府中的女儿,给这女儿家找一个好的去处,也不会影响府中其他女儿的出嫁。”
华婉清的这句话是提点了她们,柳夫人这些天闹来闹去,无非就是想出一口气,可这气出完了,接下来的烂摊子可是不好收拾。
家中女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别吃亏的只是一个庶女,讨论的人多了,难免会影响到嫡女的出嫁。
想到这一层,柳如烟的脸色白了又白,不知为何,表情竟是有那么一分的怨毒。
细心的华婉清的自然是注意到了她的变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倒也没有说什么。
柳夫人的样子颇有些为难,“可王妃,这件事闹得这么大,就这么作罢,虽然沈将军是被陷害的,可她糟蹋了我府中的女儿,这是逃脱不了的事情啊!还有,这些年,他可没少…”
“姨母,沈将军做了什么,朝廷自有决断,不是你我可以在这里妄言的。”
柳夫人自知失言,便立刻息声,不再讨论这件事,只是觉得心中有堵气出得不顺畅。
感觉都她们还要在这里不依不饶地纠缠下去,华婉清也赶紧出声。
“这天色也不早了,再晚些走姨母和表妹可是要受冻了,张叔,派顶轿子好好地送她们回府。”
逐客令已下,她们也不好在这里多待,有些悻悻地回去了。
等她们的身影消失之后,华婉清又摆了摆手,命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丫鬟跟了上去。
对沈将军的圣旨下得倒也快,仅仅几天的光景,沈将军就从之前那威风凛凛的刑部大官便成了一介布衣。
说来也怪沈将军倒霉,以他的官职经历如此一遭的事情,还不至于被罢官,只不过是他结党营私做得太过,内阁大臣又有意于去惩处贪污,便以他杀鸡儆猴,震慑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