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邺城。
此时,距离冀州易主,已经度过一年的时光了。
冀州在曹操的治理下,重现昔日的繁荣,马超搬空北方三郡遗留的诸多问题,也被曹操妥善的解决掉了。
如今,曹操将军政中心,从许都迁到了邺城,只留下少部分官员,以及那群百无一用的朝廷命官,陪着刘协呆在许都。马腾,也被留在了许都。
不是曹操不想带着马腾一起到邺城来,而是因为,当初为了诓骗马腾进入许都,曹操假借刘协的名义,封了马腾为卫尉,位列九卿之一。三公之下,便是九卿,这等高官,在名义上,还不是曹操能够随意调遣的。
为了能够将刘协和马腾,继续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曹操在许都留下了足够多的兵马,时刻森严戒备,就连马超麾下无孔不入的神机营,都无法轻易渗透进去。
邺城一处新建的奢华府邸中,郭嘉面色苍白,躺在床榻上,呼吸微弱,显然已是病入膏肓了。
曹操就坐在郭嘉的床榻边,伸出一只手,与郭嘉颤抖的手掌握在一起。
“奉孝,奉孝啊,吾视汝如子,本待百年之后,托付身后事与汝,汝怎能一病不起,令吾担忧啊?”曹操神色有些难过,看着郭嘉的眼神中,带着浓浓的忧愁。
自从平定了冀州之后,郭嘉因为水土不服,再加上之前纵情声色犬马,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在半年前,终于一病不起,在榻上一躺就是半年多,曹操请来了众多名医,欲要尽全力救治郭嘉,可惜收效甚微,郭嘉的病情,始终没有什么起色,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在郭嘉之前,同为曹操麾下四大智囊的戏忠戏志才,便因病去世,令曹操自叹失去了一条手臂。如今眼看着郭嘉即将步入戏志才的后尘,曹操心中,真是万分痛楚,就像是两条手臂,同时被人斩断了一般难受。
“魏……公,咳咳,郭嘉有幸……咳咳,能追随魏公十余年,心愿已足,咳咳……再不敢有旁的奢求了。可惜,嘉无法亲眼看到……咳咳,魏公一统天下的那一日了……咳咳……”
郭嘉气喘吁吁,一边剧烈的咳嗽着,一边勉强说道:“郭嘉死后,咳咳……魏公千万不要难过,咳咳……一切,都应以大局为重……咳咳……西北那边,不久后,异变将起……咳咳,魏公当可提兵前往,剿灭马儿。咳咳……东南边,郭嘉想出了一个办法,虽不能尽灭逆贼,但仍可令江东大乱,数年无力北上,为魏公平定西北……咳咳,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说着,郭嘉从贴身衣物内,取出一个锦囊,交到了曹操的手上。
曹操结果锦囊,不由得老泪纵横:“奉孝病重至此,犹然不忘为吾分忧……奉孝啊,汝若撒手人寰,叫吾……再去哪里寻第二个郭奉孝啊!”
都说曹操奸诈,对人从来不会用真心,哪怕是对待几个儿子,曹操依然如此。殊不知,人都有七情六欲,只要还活在世上,就超脱不了情感的束缚。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曹操并非无情,而是他思考问题的角度,与世间大多数人不同罢了。身居魏公高位,高处不胜寒,为了保护自己,曹操只能让自己变得冷酷,唯有冷酷之人,才会让人感到害怕,才能让自己的军事集团,变的更加稳定。
对待曹丕等几个儿子,曹操其实也是很用心的。只是他知道,将来继承自己位置的儿子,绝不能是优柔寡断之人,所以,他才会刻意的用冷酷和无情,来磨砺自己的儿子们。曹操这样做,只是想让继承他位置的那个儿子,能够比他自己做的更好,走的更远罢了。
三日后,郭嘉在和病痛抗争了半年时光后,终于败下阵来,辞世而去。
曹操在痛不欲生的哭泣中,一手扶着郭嘉的灵柩,一手紧紧攥着郭嘉给他的锦囊,亲自为郭嘉下葬。
在曹操部下已故的部旧中,还从未有人,得到过曹操如此格外的恩宠。只可惜,逝者已矣,郭嘉纵然才华惊艳,却抵不过命运的摆弄,还未在这个世界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便宛如一颗流星,轰然坠地。
怀着悲痛的心情,安葬好了郭嘉,并处理好了郭嘉的身后事之后,曹操独自一个人,来到了邺城的城头,迎着夜风,在身边火把的映照下,珍而重之的打开了郭嘉留给他的锦囊。
良久,曹操抬起头来,已是泪流满面:“奉孝啊,奉孝妙计,可安天下啊!奈何,天不佑奉孝,天不佑本公啊……”
夜风中,曹操潸然泪下,他的背影,在夜幕中,显得是那样的孤寂。
转眼间,冬去春来。
又是一个年关,在指间悄然溜走。
银装素裹的冀州大地,开始迸发出昂然的绿意,树枝上,冒出了嫩嫩的枝芽。
郭嘉去世,已经整整一百日了。
在郭嘉的墓前,曹操静静地站立着,似是在缅怀,他和郭嘉共同相处的那段岁月。
沉默中,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稳重的荀彧显得很是急切,快步来到曹操的身后,语速极快的说道:“禀告魏公,江东那边传来消息……”
“可是那头江东猛虎,已然辞世?”曹操头也没回,淡淡的问道,似是早就知道了答案。
荀彧错愕了一下,点头答道:“诚然。却不知魏公如何事先知悉?”
“春暖花开,江东猛虎憋了一整个冬天,兴致盎然的出门狩猎,路遇一直麋鹿,追逐之下,与随从越来越远,在林间,遇到了昔日被他灭门的许贡门客,遇刺身亡,然否?”
曹操就像是长出了一双千里眼,能够亲眼见到千里之外的点点滴滴,平淡的叙述着。
荀彧更加惊愕了,因为曹操的讲述,与他刚刚到手的谍报,内容一般无二!要知道,这份谍报,荀彧也是刚看了一遍,还未来得及向任何人诉说啊!
王佐之才,终究是王佐之才。
经过最初的错愕,荀彧很快就反映了过来,震惊的看向郭嘉的墓碑,惊叹道:“奉孝之谋,神鬼莫测也!如此安排,当真是天衣无缝!”
不用说,曹操未卜先知,并非是他真的生出了千里眼,而是,这一切的事情,是早就安排好的了!能以大智慧,定下这个计策的人,非郭奉孝莫属!难怪今日一早,曹操便来到了郭嘉的坟墓前,一直安静的守望,而不肯离去,想必,他已经料到,孙策身死的消息,理应在近几日传来,故而先一步来到郭嘉这里,是想和郭嘉一起分享这个消息吧。
荀彧理清了思路之后,整个事情在他的脑子里,豁然开朗起来。
孙策,江东猛虎也。然,过刚则易折。太过迷信武力的孙策,早已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唯一能让他收起傲气的,或许便只有长安的那位冠军侯了。
正是因为孙策刚猛异常,做事往往不拘小节。在苦闷了整整一个冬天之后,自持武勇的孙策,必然会外出打猎,以发泄心中的闷气。
逢林莫入,这是一条用无数人的鲜血,换回来的经验教训。可这条铁律,孙策根本就不会看在眼中。于是,在密集的丛林中,武力超过常人的孙策,在没有武器在手的情况下,被人以有心算无心,刺杀当场。
三年前,在争夺荆州西部的时候,孙策便曾遇刺诈死,以此来扰乱视线,最终忽出奇兵,杀死了刘表部下的黄祖,占据了大半个江夏。
没想到,到了最后,就像是宿命的轮回一样,孙策终究还是死在了刺杀之下。这是巧合吗?荀彧认为不是。这是郭嘉利用了孙策心理上的盲点,精心策划的一次刺杀。
孙策自导自演了,一场遇刺身亡的好戏之后,便会下意识的认为,没有人再敢真的刺杀于他。却没想到,郭嘉抓住了这一点,翻手之间,致孙策于死地。
“江东,如今奉谁人为主?”
良久,曹操依旧注视着郭嘉的墓碑,问向身后的荀彧。
荀彧收起心中的震惊,答道:“江东之人,公推孙坚的次子孙权孙仲谋,坐领江东。”
“原来是那个紫髯碧眼的小儿。江东之人,还算有几分眼力。此子,将来的成就,未必在本公与马孟起之下。不过,孙仲谋此刻还太过稚嫩,五年之内,还构不成任何的威胁。”曹操精准的总结着。
上前两步,曹操将手搭在郭嘉的墓碑上,眼神忽而温柔,忽而冷冽,在眼神复杂的变化中,曹操对荀彧说道:“开始筹措钱粮吧,让诸将抓紧训练,本公要与奉孝一起,将这天下,搅的天翻地覆!”
江东猛虎孙策身亡,稚子孙权接管江东,江东便暂时失去了威胁;刘备在荆州占据了三年,密探回报,他最近正在图谋西川,频繁与益州的刘璋又书信往来,志不在中原。
在这样的有利的大背景下,曹操准备积攒力量,与心目中最强劲的对手,堂堂正正的大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