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阵斩夏侯渊 上
大琨翼2021-02-02 12:383,391

  马超对诸葛亮的任命状,由神机营密探,以千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威州城中。

  在任命状还在路上的时候,威州的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被诸葛亮足足耽误了七天之后,夏侯渊不敢寸进,每日派出大量的探马,刺探诸葛亮的虚实。直到第八日的早上,探马回报,并未在诸葛亮的营地中,看到早饭的炊烟。夏侯渊心中疑惑,再次派出探马,让他们潜入到诸葛亮的营地中去看看。

  曹兵探马壮着胆子,进入到诸葛亮的营地,发现这里早已是人去无踪影了。探马们连忙把这个消息回禀了夏侯渊,夏侯渊立刻带兵,亲自到诸葛亮的营地中查找蛛丝马迹。

  结果,夏侯渊发现,诸葛亮营地中的锅灶,确实有不少,按照锅灶的数量来推算,诸葛亮似乎埋下了一支至少在五万人以上的伏兵。可是,夏侯渊并非庸才,他从营地中足迹和马匹粪便入手,很快便理出了一条清晰的思路。

  中计了!

  这是夏侯渊的第一反应。诸葛亮刻意借用增加锅灶的方法,让夏侯渊派出的探马,每日都能清晰的看到,诸葛亮营地中每日都逐渐增加的炊烟,从而误导了探马们的判断,进而误导了夏侯渊,做出了错误的推断。

  那些炊烟,不过是诸葛亮用来迷惑夏侯渊的,是故意让夏侯渊看到的,其实,诸葛亮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援兵,他带来的义勇军,充其量在万余左右之数,这一点,从马匹的粪便,以及营地中遗留的足印,便能看出来。

  诸葛亮故布疑阵,竟是生生拖了夏侯渊八天之久!

  一想到这里,夏侯渊简直是怒不可遏,他戎马半生,立下战功无数,连曹操都称赞他为“妙才”,何曾受过这等折辱般的捉弄?

  于盛怒之中,夏侯渊依旧保持着一份冷静,他估算,威州如今怕是已经集结不出太多的兵马来了。否则,诸葛亮也不会虚张声势,以天雷地火之法,重挫了自己部下十多万将士的胆气,把自己困在这里不得兵进威州城了。

  至于那所谓的天雷地火,经过这么多天的思索,夏侯渊也琢磨出个大概来了,诸葛亮绝对无法驱使六丁六甲,多半是预先在地下埋了什么厉害之物,遇火之后,方能显现出巨大的威力来,不然,诸葛亮何须让部下提前释放火矢?直接施法不就好了?

  而且夏侯渊还推断出,造成天雷地火假象的那种厉害之物,诸葛亮手里并没有太多,顶多也只能是使用这一次罢了。这种杀人于无形,甚至有违天合的东西,岂是那么容易制造的?

  夏侯渊的推断,已经很接近事实了。

  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之后,夏侯渊再也不愿耽搁,立刻带兵回营,整顿兵马,准备明日一早,就杀向威州城,生擒活捉诸葛亮,而后一刀一刀的将他凌迟处死!非如此,断不能消解夏侯渊的心头之恨。

  于是,在第九日的清晨,十多万曹兵,在夏侯渊的带领下,分批走出营地,来到了威州城的城下,结成一座大阵,指名道姓的要诸葛亮出战。

  面对夏侯渊的强势,威州城内,响起了不同的声音。

  以北宫伯玉为首的一些人,主张坚守城池,依靠城墙的坚固个红衣弩炮的威力,逐渐蚕食夏侯渊的兵力,消耗他的有生力量。

  而老将黄忠,对夏侯渊则是十分的不屑,极力要出城野战,一挫夏侯渊的锐气,杀的他再也不敢来犯。

  不同的意见出现,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不得已的情况下,北宫伯玉只好把诸葛亮请了出来,并对黄忠言明,威州的兵符印信,如今全掌握在诸葛亮的手中,想要调动兵马,必须征得诸葛亮的同意才行。

  黄忠在马超的麾下,斩将杀敌,屡立奇功,本就骄傲的很,有没有亲眼见证诸葛亮神奇的本事,哪里会甘心听诸葛亮的调遣?在黄忠的眼里,刚刚二十出头的诸葛亮,还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呢!

  黄忠的反应,早在诸葛亮的意料之中。黄忠乃当世名将,绝不是北宫伯玉等人可比的,想要让黄忠乖乖听话,可没有那样容易。为了稳住黄忠,不让他冒进而失了先机,诸葛亮当众与他打赌,赌三日之内,马超必有新的指令到来。一切,都等三日后接到了马超的指令,再另行商议,三日之内,则由北宫伯玉带领队伍,以坚守为上。

  诸葛亮说的很是肯定,可黄忠哪里肯信?一口便答应下来,愿意安静的等上三日,若三日后,还是没有马超的指令到来,黄忠便会提兵出城,与夏侯渊硬撼。

  威州城内,众人刚刚商议完毕,城外的夏侯渊,便开始下令攻城了。

  好在,威州城,毕竟是一个大州的治所,城中配备的红衣弩炮和霹雳车,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其他的各种军资,储备的也很充足,足以抵挡夏侯渊短时间内的猛攻了。

  北宫伯玉便是依靠着城墙以及两件大杀器,率领威州的义勇军,先后击退了夏侯渊的三次猛攻,在黄昏来临之际,逼退了夏侯渊。

  经此一战,夏侯渊又损失了数千士卒,不得不退兵回到营中,暂时休整,此后连续两天,都没有再派出兵来,双方进入了短暂的休战期。

  伴随着异样的平静,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很快,便来到了第三日的下午。

  看着天边即将落山的夕阳,黄忠正站在城头上,目视夏侯渊大营的方向,用力的攥紧了拳头,狠狠一圈砸在了城墙上。

  该是时候,向诸葛亮索要兵权了!如此窝囊的呆在威州城中,心高气傲的黄忠,早就受够了!

  转身走下城头,来到了州牧府的大厅,黄忠大踏步而入,急吼吼的大声说道:“诸葛孔明!三日的时限已到,主公未曾有只言片语派人送来,按照之前你我的赌约,快将兵符印信交于我手!”

  大厅中,诸葛亮端坐在主位之上,悠哉悠哉的喝着泉茗香茶。北宫伯玉、成宜、俄何烧戈、王双四人,围坐在他的身周。

  听到黄忠的话之后,北宫伯玉四人,同时将头转了过来,落到了黄忠的身上,刚要再劝说黄忠,莫要意气之争,诸葛亮忽的放下了茶杯,微笑着说道:“落日还未坠山,汉升老将军何故如此急躁?”

  “好好好!吾便在这里等着!待太阳落山,看你还有什么话说!”黄忠一赌气,索性也不走了,拉过一把椅子坐了下来,一双虎目,炯炯有神的盯着诸葛亮。

  在黄忠的注视中,诸葛亮依旧是风轻云淡,浑然不在意,继续慢悠悠的喝着他的茶。直到他喝完了两盏茶后,挣扎在西山之上的落日,终于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力气一般,摇摇晃晃的坠落了下去,只留下一片余晖,停留在大地上。

  “腾”的一下站起身来,黄忠大声道:“太阳已然落山,诸葛小子,这下你没话说了吧?”

  黄忠的步步紧逼,让北宫伯玉四人,都显得有些紧张起来。他们可是亲眼看到诸葛亮,在挥手之间,驱动六丁六甲,引发天雷地火,重挫夏侯渊的,心底早已对诸葛亮生出了十分的尊敬之意,见到黄忠为难诸葛亮,他们的脸色,自然好看不到哪里去了。

  “汉升将军莫急嘛。”诸葛亮轻轻伸手,向大厅外一指,笑道:“来了。”

  黄忠连忙转身,顺着诸葛亮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道全身包裹在黑色披风中的身影,宛如鬼魅般,越过府衙的层层看守,径直来到了大厅之外。

  神机营!

  神出鬼没的神机营!

  那名神机营密探,来到大厅的门槛外,停步不前,双手恭敬地从怀中取出一封腊封的密信,弯下腰来,将密信高举过顶,口中说道:“主公有密信在此,请黄老将军及各位将军过目。”

  侍奉在大厅中的北宫伯玉亲兵,连忙上前几步,接过神机营密探手中的腊封,递到了北宫伯玉的面前。在这名亲兵转身的时候,驻足在门外的神机营密探,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来无影,去无踪。

  大厅内的众人,目光都被马超的密信吸引,唯有诸葛亮,一直看向门外,暗中赞叹道:冠军侯果然名不虚传,单单是这一支神机营,便绝非常人能训练出来的。

  在诸葛亮感慨之际,黄忠和北宫伯玉共同拆开了马超的密信,快速的看了一遍信中的内容之后,忍不住双双大吃一惊,尤其是黄忠,他霍然转头,看向诸葛亮,不敢置信的惊呼道:“主公竟然任命汝为左军师中郎将?”

  难怪黄忠吃惊。军师中郎将这个职务,品阶虽然并不算太高,却是一方诸侯势力的核心之所在,军政大事,皆可一言而决。而且,被马超任命为右军事中郎将的,便是号称“毒士”的贾诩。可见在马超的心中,诸葛亮的地位,是与贾诩齐平的。

  如果说黄忠对诸葛亮的本事,有所质疑的话,他对贾诩的才能,却是心服口服的。在马超外出打仗期间,贾诩便是马超的代替者,这么多年来,从未出过半点差错。尤其是这次,威州等三个大州爆发疫情,还是贾诩先知先觉,而后又以杀伐果决的手腕,震伏了潜藏在暗中的宵小,为稳定三大州的大局,奠定了基础。

  年纪轻轻的诸葛亮,竟然能和贾诩这样的人物相提并论?黄忠心头很是疑惑,可他知道,他的主公马超,还从未看错过任何一个人,尤其是,马超在任命状上,不但盖了金印,还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态度显得很是欢喜,甚至是……客气,足见马超对诸葛亮,是如何的信任与器重了。

  “末将黄忠,愿听军师调遣。”

  最终,黄忠放下了骄傲,真诚的对诸葛亮拱手说道。

  诸葛亮也知道,黄忠语气中的真诚,是出于对马超的尊敬,而并非是对他诸葛亮的认可。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诸葛亮自信,自己很快就会获得他的认可。

继续阅读:第四百五十八章 阵斩夏侯渊 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马踏三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