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出兵汉中的消息,自然瞒不过无孔不入的神机营密探。
马超无法坐视刘备占据汉中,有心要派出大军前往汉中,可又力有未逮。
北方大战后,不止曹操损兵折将,马超这边的损失,也是很严重的。短短一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让义勇军恢复到当初的巅峰状态。
要知道,新兵的招募容易,把新兵训练成可堪一用的老兵,很难。一年的休养生息,远远不能让新加入的兵源变成铁血老兵。
更甚者,为了保证尖端的战斗力,把奔雷骑和破军阵两支精锐补充满编,马超在义勇军中抽掉了一批精兵,填补了两支精锐的战损。这就导致普通义勇军的战斗力,间接地被拉下了一个台阶,哪怕经过了一年时间的艰苦训练,仍是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磨砺。
在用兵捉襟见肘之际,诸葛亮倒是给了马超一个惊喜。
当初在威州,诸葛亮从北宫伯玉手中借了八千兵马,凭着这八千悍卒,诸葛亮足足抵挡了夏侯渊十五万大军数日之久。
战后,诸葛亮被马超提升为了相国,与贾诩齐平。北宫伯玉便把这八千悍卒送给了诸葛亮,既是表达他对诸葛亮保住威州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是想要交好马超眼前的这位大红人。
后来这八千悍卒,便跟随诸葛亮回到了长安,马超破例把这八千人交到了诸葛亮的手中,并且还在兰州那边,另外调拨了两千西域猛士,凑够一万之数,由诸葛亮来统领。
这一万悍卒,全是步兵。在一年之前,他们的战斗力比起普通的义勇军不过是稍强一线而已。一年之后,他们经过马超的亲自调教、诸葛亮的战术灌输之后,战斗力有了翻倍的增长,纵然比不上步兵精锐破军阵,也要比普通的义勇军高出两个水准不止了。
更可怕的是,这支步兵,并不以近身战斗见长。他们真正厉害之处,是在快速的奔跑中,精准的操控弩箭,以灵活的步伐,对敌人进行远程射杀。
这支部队,说是步兵,实则乃是步弓手加轻甲步兵的融合体,凭着诸葛亮为他们量身打造的诸葛连弩,在战场上的作用,绝对不容小觑。
诸葛连弩这种武器,一弩十矢,可以单点发射,也可以一次性射出十根弩箭,属于相当高级、先进的一种单兵作战武器。就连马超看到之后,亦是大加夸赞,让诸葛亮与韩暨、郑浑、马钧他们进行改良之后,进行批量的生产。
如今,除了诸葛亮统率的这支万人部队,人手一把诸葛连弩外,其他的义勇军部队中,亦有装备,平均每五千义勇军中,便拥有五十张诸葛连弩。诸葛连弩的列装,让义勇军在远程作战的时候,战斗力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
眼下奔雷骑和破军阵正在恢复期,其他的义勇军部队还在打磨中,唯有诸葛亮统领的这支特殊部队,可以成为绝对的主力军。
诸葛亮也清晰的认知到了这一点,所以主动向马超请缨,要率兵前往汉中,以少量兵力牵制刘备,伺机而动。
在马超的眼中,贾诩是现在的国之柱石,而诸葛亮和周瑜,便是未来的国之利刃。平心而论,马超是不愿让诸葛亮轻易去涉险的。毕竟马超现在能调动的兵马并不多,满打满算只有三万左右,以三万的兵力,在张鲁的十五万大军和刘备的二十万大军中,夹缝中寻求胜机,连马超都没这个把握。
可是形势所迫,汉中之地不容有失,马超无法坐视刘备继续攻城略地。
思量再三后,马超还是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指派诸葛亮为主将,以沉稳的徐晃、骁勇的张辽为副将,以多谋的司马芝、擅断的贾逵为参军,起兵三万为先锋,先一步赶往汉中与雍凉的边境。
马超则是留在长安,继续整合兵马,等大军完备之后,即刻启程去和诸葛亮汇合。只是在大军赶到之前,诸葛亮是没有任何援兵的,只有手中的三万先锋军可用。
马超也想开了,他对诸葛亮的保护,可能有些过分了,有点培养温室里的花朵的意思了。后世不是有句名言么,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也该是时候让诸葛亮去独当一面了。马超相信,经过威州斩杀夏侯渊、击退李通一战后,诸葛亮也已经有这个能力了。
诸葛亮的出现,比历史上实际要早了两年,这是马超带来的蝴蝶效应。因为这个原因,马超先入为主,下意识的认为诸葛亮还需要两年时间的历练,才能达到历史上那样的高度,甚至赶而超之。
可马超忽略了一点,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刚出山的时候便展现出了超人一等的智谋,一把大火烧的夏侯惇大军不战而溃。这说明在出山之前,诸葛亮的谋略便已经很成熟了,所以才能即插即用,一战扬威。
也就是说,如今的诸葛亮,在苦修马超的各种古籍收藏后,虽然年纪比历史上小了两岁,可实际上他的能力未必便比历史上出山的时候差。从威州一战中,便可见端倪。
想通了这一点后,马超也就放心了一些,任由诸葛亮放手施为了。如果诸葛亮能在汉中争夺战中,巧妙地在夹缝中觅得良机,立下不世奇功,那他的相国之位,今后便会坐的更加稳当,于大梁国今后数十年的长治久安十分有利。
诸葛亮临危受命,第一次堂堂正正的以主帅的身份,率军出征。
行军途中,诸葛亮的身边,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容貌有些丑陋的胖子,年纪大约在三十多岁,比诸葛亮略微年长一些。此刻,这个胖子便穿着一袭文士长袍,跟随在诸葛亮的身边,诸葛亮俊朗的样貌,几乎遮盖住了他所有的光芒,很容易让人把他忽略。
没有人知道这个胖子是谁,也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诸葛亮身边的,更没有人会去关心以上两个问题。
就连徐晃、张辽、司马芝、贾逵四人,都以为这个其貌不扬的胖子,是诸葛亮府上的门客之类的存在。谁都没有想到,这个胖子,其实便是与诸葛亮齐名的的“凤雏”——庞统庞士元。
趁着无人注意的时候,诸葛亮以极低的声音悄悄对身边的庞统说道:“士元,你不觉得张鲁的反应,有些诡异吗?”
庞统微微点头,以同样压低的嗓音说道:“没错,身家性命之所系,纵是张鲁无能,也不至于如此。以吾看,这件事,倒是颇有些曹操的风格。”
简短的两句对话之后,两人尽皆沉默了下来,各自低着头,思索着对策。聪明人之间说话,从来不用把话说的太透。
这两个闻名当世的大才,已经猜到是曹操暗中放水,想故意挑起马超与刘备之间的争端了。
两人都是当世才智卓绝的超级人物,司马徽曾言,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现在龙凤双绝联手,同心戮力帮助马超争夺汉中,和历史上共同投效刘备的情况又有些不一样。
历史上因为庞统过早的陨落,两人并没能携手共创一番大业,况且当时在刘备心中,诸葛亮始终是最受其重视的,庞统的身份地位和职权,始终屈居诸葛亮之下,这就导致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没有完全向彼此敞开心扉。
可眼下的情况不同,庞统在明面上,已经“死”在落凤坡了,当今世上除了诸葛亮,没有第二人知道他还活着,便是当初救了庞统的华佗师徒,都不知道庞统的真实身份。
这个意外的变化,让庞统此刻没有丝毫的心理压力,并且在历经了一次生死之后,他已经学会把姿态放低了。
庞统很清楚,这一次的汉中争夺战,必须是要以诸葛亮为主,他为辅的。明确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之后,庞统心里也就没那么多的比较之心了。
再说了,通过这段时间在长安居住,庞统已经弄清楚了马超的口碑了,只要庞统日后展现出与诸葛亮等同的智谋来,以马超的求贤若渴,是铁定不会委屈庞统的。
这一点,从诸葛亮身上就能得到证明。诸葛亮在威州大败夏侯渊,粉碎了曹操两路进兵的图谋,不久立刻被马超封为军事中郎将了吗?等到马超进位梁王,第一时间便把诸葛亮提升到了相国的位置上,这就说明,马超用人,唯才是举,在这个先决条件下,庞统根本不必担忧将来在马超的身边,没有自己的位置。
可惜的是,即使诸葛亮和庞统看出了曹操的意图,却无法阻拦刘备的进军。正如曹操预料的那样,汉中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这块地方在张鲁的手中,张鲁并不能好好的利用,所以就没有太大的威胁;可要是落在刘备的手里,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个贪心不足的伪君子,是不可能放过进兵雍凉的好机会的。
“这样下去不行,我们太被动了。随时被曹操牵着鼻子走,又受制于刘备的二十万大军,我们要寻求变通。”庞统轻声说道。诸葛亮似是心有所思一般,喃喃说道:“该如何变通才能让大局安然无虞呢?”
是啊,该如何变通才行呢?诸葛亮和庞统陷入了深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