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治越来越清明,军力越来越强盛,马超和西凉的名声,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也就变的越来越兴盛。
名望高了,自然便会有各方的能人异士前来投奔,在加上西凉学府的偌大影响,就连一些名望甚著的名士们,也愿意背井离乡,来到曾经一片荒芜的西凉,在西凉扎下根来,安心的生活下去。
虽然目前的西凉还算不上真正的鼎盛,可至少,马超拿出来的种种革除时弊的举措,却是让这些名士们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光明的希望,尽管只是一线,但相较之与其他地方军阀,只知道无限壮大自身的实力,根本不顾老百姓死活的做法,却要强的太多了,可以说,简直就是本质上的差距了,明眼之人,自然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加之这些名士们,也不想让自己的毕生所学,都跟着自己一起被埋入黄土,来到西凉,借助西凉学府这个大平台,将自身的学问传授给更多的人,也是他们心中的愿望。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哪个君主,能做到马超这样,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计得失、不遗余力的以官方的名义去兴办高等学府,所以西凉学府在问世以后,其影响力自然便轰动一时了,在整个大汉,都引起了一片热议之声。再有着郑玄、赵爽、边韶以及华佗这样各个行业的顶尖者们的鼎力相助,导致西凉学府乃至马超的西凉军事集团的威望,自然是步步高升了。
更何况,不该被遗忘的是,还有荐贤令那不容忽视的助力作用。这几个方面的效应叠加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为马超打开了网罗人才的大门,其效果,甚至都远远超出了马超的预期。
半年时间内,先后来到西凉的能人异士,不下数十人之多。面对这些人,马超是来者不拒,只要来人确有真本领,马超便会盛情将他们留在西凉。其中的一些人,马超甚至会亲自出门相迎,敬为座上之宾。
这些人中,较为出名的有益州绵竹的任安。历史上蜀汉后期的杜琼、何宗等身居高位的大臣,皆出自他的门下。还有荆州南阳人宋忠,历史上他所教授的弟子,曾分别在后来的魏蜀吴三国中身居要职。这两位名师的到来,令马超不胜欣喜,通过历史的记载和现实的攀谈,马超知道他们都是淡泊名利之人,并不看重权位,只对做学问有兴趣,所以马超并没有安排他们官职,而是恭敬的请他们进入西凉学府,各自担任了一个学科的博士,以便于他们专心教书育人,将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除了这两位名师,庞德还介绍来了他的堂兄庞柔,庞柔在历史上也是颇有名声的,算得上是一个文武全才,带兵打仗和治理地方,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办法。为此,马超毫不吝啬的直接授予了庞柔郡守之职,让他前往治理敦煌。
敦煌是西凉最西边的一个郡,紧邻西域,马超对庞柔委以重任,是希望他能够将敦煌治理好,为日后自己进军西域打下坚实的基础。重新打通西凉与西域之间的丝绸之路,可是马超心中筹谋已久的事情,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未能付诸行动,马超相信有了庞柔打前站,势必会令日后平定西域事半功倍的。
继庞柔来投之后,太史慈也邀请来了自己昔日的好友剑客曲阿。曲阿的名字很奇怪,和他的家乡名字一模一样。但是他手上的功夫,可是一点也不含糊的,一手剑术,即便是在马超的眼中,也已经是登堂入室的地步了,炉火纯青到无可挑剔。曲阿的师承,其实是和马超同根同源的,他的师父乃是枪神童渊的师弟——剑神王越。这样算起来,曲阿可以算作是马超的师兄了。
曲阿的到来,让困扰了马超许久的一个难题迎刃而解。这半年来,马超一直苦于找不到合格的老师,对青囊军的剑术进行教导,他自己又不可能每日都去当教习,亲自传授他们剑术,现在有了曲阿,这一切,就都不再是问题了,有曲阿教授青囊军自保的剑术,马超是一百个放心的。
在前来投奔马超的这些人中,最令马超感到意外的,也是最被马超看重的一人,是一个五旬的大汉,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名震天下的黄忠——黄汉升。说起来黄忠来投,绝对是意外中的意外。黄忠老来得子,其子名为黄叙,年岁比马超还要小了五六岁,黄忠对这个儿子极为看重,可惜黄叙从娘胎里便带来了一种隐疾,体质十分的差,动不动就生病,自出世十多年来,先后已经大病过三次了,有一次还差点丢了性命,恰好当时华佗路过,诊断出是黄忠的妻子在怀孕期间动了胎气,导致黄叙先天不足,为此,黄忠的妻子还在生产的时候失去了性命。
当时华佗救了黄叙一命,但却告诉黄忠,三年之后,黄叙的病还会复发,之后便飘然而去了。三年之后,黄叙果然又旧病复发了,黄忠想起当初华佗的话,心中焦急万分,后来闻听华佗在西凉长期居住,于是便带着儿子黄叙,不远万里从荆州长沙一路奔波,赶来了西凉。
马超得知黄忠前来西凉的原委之后,立刻请华佗来为黄叙诊治,并亲自命人去挑选华佗所需的各种药材,其中不乏一些天材地宝级别的珍贵药材,而马超在将这些药材涌到黄叙身上时,却是毫不吝啬,令黄忠产生了发自内心中的感动。
最终华佗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彻底根治了黄叙的隐疾,令黄叙摆脱了十多年以来的困扰。但受限于先天体质,黄叙注定是无法习武的了,这一点,令黄忠郁闷不已。在看出黄忠的心事之后,马超刻意安排黄叙到西凉学府中去学习用兵之道,只要黄叙肯用心,将来未必便不能成为一名挥斥方遒的儒将。
得知马超如此安排,黄忠心中的隐忧尽皆散去,便正式投效到了马超的麾下,以报答马超的救子之恩。马超也给与了黄忠充分的信任和肯定,破格任命他为偏将军,执掌一营的兵马,并且将当初从洛阳藏兵阁中得来的九凤朝阳刀,赐予了黄忠,作为他的冲锋陷阵的趁手兵刃。
在照料黄忠之子黄叙的这段时间中,先后又有西凉壮士李堪、张横、候选三人来投奔马超,这三个人,在历史上与马超麾下的杨秋、马玩等人,并称为西凉八骁将,前面五人已经先后在马超或马腾的麾下任职了,随着这三个人的到来,八骁将之名,算是真正齐全了。马超将李堪三人全部任命为校尉,随军听命。
还有一人,也给马超带来了惊喜。在众人先后举荐贤才的时候,很早之前就投效到马超麾下,却始终没有机会建立功勋的成公英,也发挥了他的作用。成公英本是韩遂的部下,在马超击杀阎行的时候,转投到了马超的麾下。长久以来,他认真的执行的马超下达的各个指令,却没有丝毫的创新之处,可以说既没有功,也没有过。
然而这次,成公英却唤来了曾经的同窗,天水人杨阜。杨阜原在董卓麾下任职,官职为西凉从事,后来因不满董卓的暴政,日渐与董卓疏远,最后被董卓雪藏了起来。后来马超趁着董卓进入中原的时机,一举攻占了整个西凉,杨阜那是因远离了董卓的体系,所以并不为人知。之后他便一直隐居家乡,直到最近才被成公英请出山门。
杨阜其人,即便马超此前并未与他见过面,可是却熟悉的很。在历史上,马超一生纵横驰骋,鲜有败绩。后世的民间一直这样流传:一部《三国》,前表吕布,后叙马超。可见马超于后来数千年的岁月中,在人们心中不可战胜的地位。
然而马超在仅有的几次败仗中,其中一次便是拜杨阜所赐。史载,杨阜联合其他一些当地军阀,在冀城使用诱敌之计,令马超大败亏输,这就是后世三国演义中“杨阜借兵破马超”的故事,通过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杨阜的智慧和胆略,绝对是西凉地面上不可多得的人才,只不过后来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淹没在了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没有给后世留下太多的名气。
当然,历史上的马超,并不全完是现如今的马超,融合了前生今世的马超,可远比历史上的马超完美的多,想要击败他,并不容易。也更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本该和马超产生间隙的杨阜,非但没有了原本的心思,反而对马超整治西凉的各种手段十分钦佩,因此在成公英三番五次的邀请下,便欣然来到了金城。
面对历史的宿敌,马超却像是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至交好友一样,不但将杨阜任命为参军之职,专门拨了一处住宅供杨阜居住,而且还一有空便来到杨阜的宅院,与杨阜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在相谈甚欢中,两人的友情基础,也急速升温着。
以上这些人的到来,令马超麾下的人才更加兴盛,再加上其他一些小有才能的人,逐渐构成了马超争霸天下的雏形。这个班底,在未来的数年中,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支持着马超一路向前,披荆斩棘,去开创更宽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