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使者之间的心眼子
涛水2025-06-12 09:382,016

高丽和吐蕃,这样的双方都挺爱表现的啊。

有一句话说得好,越是无关紧要者,越是沉默。而与此有关者,反而喜欢各种卖弄挑事,兴风作浪。

就算装的再怎么真诚无辜,可也依旧改变不了他们的本质!

“所以你怀疑是高丽和吐蕃之中的一方?”朱高炽若有所思,“这两者确实有嫌疑……”

“无所谓,怕人盯着点就是,更改者自然能经得起考验!”

这种事情,本就没办法做到两全其美。

黑云翻斗,月光时隐时现,变幻无常。

驿站之内,此时便有一种格外的沉寂感。

尤其是高礼和吐蕃两个使者房间内,要么气氛紧张,要么喧声滔天。

“那些吐蕃使者,我看他们见只有那啥大病,何故非要把咱拉下水?”

“别人都不提,就他们非要抛头露面?别是心中有愧,所以迫不及待想找个甩锅的人!”

几人恨得咬牙切齿,想到被太子质疑的场面,仍然觉得心有余悸。

又看向带头的主使,“大人,您就没什么想说的,今日他们那般步步相逼,这事可不能算了!”

“对,得亏咱们疯狂贬低自己,否则今日这饭局糊弄不过去!”

听到他们的话,朴因树冷哼一声:“所以你们觉得,今日的事情,能糊弄过去了?”

“难道不是吗?对方也没有再计较的意思。”

众人有些迷茫,又见他笑的冷漠,“只不过是证据不足,在他人面前给个面子说的客套话而已。”

“如果我猜的没错,咱们很快就要成为人家的猎物,被时时刻刻盯着!”

朴因树能做到主使的位置上,也并非是毫无头脑。

唯一的错误就是,他不该在那些人面前试探!

本以为都是使者,那封密信应该是所有人都有,谁知道他一个人有?

如果一腔热血,最终是为了幕后之人做了嫁衣,如今已经扛下半个黑锅!

场面一片哑然,突然有人问道:“大明知道有人与外邦勾结,这次朝贡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一早便知道,对方回心存试探的心理,所以提前做好准备,利用迷信之事,想要转移他们的视线,将祸水从自己身上引开。

就是这个道理,只可惜现在明白的太晚了,他们已经中了敌人的圈套,如今如深陷沼泽,难以脱身!

“这人究竟是谁?若是不揪出他,咱们恐怕自身难保!”

这一次是过来增强两国之间的情谊,要是适得其反,先不说回去不好交代,更重要的是大明对他们高丽的态度!

就说饭局之上,他们无意之间提起的那个倭国。都是玩水的,高丽对他们也心存忌惮,毕竟那方人成长得很快。

如果不是朱棣压着,只怕他们会成为海域霸主,和朱棣分庭抗礼的。

可最后呢?屁的霸主!还不是被人家吊着打,甚至连上朝贡的机会都不给他们,这是起了灭国之心!

如果坐实与朝臣勾结之事,那他们无疑是第二个倒霉蛋。要说有点实力也就罢了,关键他们没有啊!

“您说是谁想要加害于我们,咱们一直克己复礼,也没有和别人有过恩怨。”

朴因树思索再三,突然开口:“你们不觉得吐蕃很有嫌疑吗?”

自古以来,有点实力的人总是会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有何更强的人抗衡的资本……

之前他在桌上将矛头推向吐蕃,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是啊,吐蕃那地方地广人稀的,没什么物资,一直都仰仗着大民的贸易往来。”

“如果说他们有一方沃土,有高昂的经济,只怕其发展远不止此!”

有动机,有野心,他们嫌疑最大!

“咱们要不要想办法套套话?”

“逃个屁,还不如坐以待毙,今天这么一闹腾大名的人也会起一些,他们未必就能够置身事外。”

“清者自清,咱们不妨先静观其变,若是查不到他们头上,到时候再做决策也不迟!”

朴因树常叹一口气,他也想制证清白,也想挖出敌方的底细,知道幕后凶手是谁。

可这里是大名,他们外邦来使,没有什么实权,顶多是受人尊敬,哪里有这个资本!

隔着两三间房的吐蕃使者也没什么好脸色。

莫寡言半天,才有人开始连声埋怨。

当然,这都是冲着主使而去,“大人,您今日是否有些冲动,这样做无疑是将我们推入火坑!”

“只有在辽阔的海域之上,风浪之中,咱们才能够见到大鱼的风采。有野心就必须得有胆量,我这是为了吐蕃着想!”

他双手腹背振振有词,听得其他人一阵无语。

着想个屁,谁都能够想得通透,今日开始最怕他们就是大明的特殊关照了。

到时候想做什么事,说什么话,全部都要被人盯着,一不小心就要命!

“明明是祸水东引,结果还不是把自己牵连进去,您这就是在玩火自焚,小心耽误可汗的计划!”

面对他们的话,主使压根不在意:“他们将注意力放在咱们身上,就不会打起他人的主意,这不挺好的?”

“行了,都各自回去睡觉,灯一直亮着,才是最引人注目的。”

微微打了个哈欠,他率先往床上一躺,其余人无奈归无奈,偏偏又拿他没有办法。

就摊上这个主子?

一夜就这般飞逝而过,休整完毕,他们第二天一早便入朝觐见。

伴随着十多个国家使者步步踏入朝廷,场面一度的,热闹非凡。

各地都穿着具有自己国家特色的服装,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让人倍感新奇。

“参见大明天子,愿陛下千秋万世,永垂不朽!”

所有人跪地朝拜,朱棣轻笑道:“都是自己人,无需多礼。”

一番寒暄之后,便是献礼流程。

有钱一点的地方,送的都是金银珠宝,没钱的地方,总的大多数都是民族特产特色,那也让人眼前一亮。

甚至还有搞推销的,拿着特色之物要和大明进行贸易交流。

这些使者啊,表面进贡,实则八百个心眼子!

继续阅读:第158章 铁轨和蒸汽机车的结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睡了解缙女儿,你夸我是好圣孙?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