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奎在跟他们庆祝的时候,也坦言,到了高中之后,费用还是想村子里的人一起承担。
这孩子们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上的,总不能因为钱而不让去。
村子里的人也都是支持,不少家里都有点钱,但是知道到省城读高中,肯定开销不少。
都自愿往外拿,多少都是份心意。
这钱,已经凑的差不多了。那几个孩子,这半年的学费是没什么问题了。
大奎知道钟恭良要说什么,“大哥恁放心,俺们肯定不会苦着孩子的。”
在村子里的小孩子们,有潘朝霞给的屋子,都过的很好。
但是出了村子之后,那些孩子们就要靠着自己,靠着家庭,靠着村子过生活了。
大奎相信,有机会走出去,就有更大的可能性。
从这村子里走出去的孩子,不会有一个忘本,忘记自己的根的。
“大奎,这事我和你大哥都商量好了,那些费用我们会承担。至少,让孩子没有后顾之忧的读完这三年。以后去了大学,我们就不管了。 ”
本来这群孩子能上高中就不太容易,到了学校之后,还要追赶其他的同龄人。
若是吃不好穿不暖,怎么厚积薄发。
纵使大奎心中是万千的不愿意,却还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
没错,如果孩子们心中带着负担前行,怕是也无法安心学习。
“这件事,俺会跟村子里的人说的。大哥大嫂,恁们为孩子们做了太多。以后让他们好好孝顺你们。”大奎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报答他们了。
“你看我是那么小气的人,给孩子们支持,是为了回报的。”潘朝霞跟丈夫调侃,若是当初自己真的是为了回报,才做这些事情,怕是也坚持不到现在。
再说,那些孩子日后选择什么行业,要做什么事情,她都不想干预。
只要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性格健全,不会危害国家的公民就可以了。
大奎了然的点点头,是啊,若是他们真只是为了求个回报,也不会做这些事情了。
晚上,大奎就带着那些孩子过来。钟恭良把提前准备的礼物,都送给他们。
无非都是一些学习上能用得上的。还有一套,适合他们这个年纪穿的运动装。
衣服,是李爱英的工厂制作出来的。
也算是,给孩子们送的温暖了。
这样,穿着统一,出去之后就知道是从这走出去的了。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大大的红包。对潘朝霞和钟恭良来说,也不过就是一星半点。
可对那些自小就贫困的孩子来说,几百块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家里,怕是一年收入也不过就是千八百块。
若不是大奎让他们收下,那些孩子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一个个晒的黝黑的皮肤,还泛着些许高原红的颜色。
不过每个孩子眼神中的淳朴,都是最原始让人感动的元素。
他们夫妻没说,让孩子好好读书,以后出人头地什么的话。
读书,是为了丰富精神世界,能为国家做贡献自然是最好的。
若是不能,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也是可以的。
潘朝霞很是不想再去县里那边做样子,可奈何,这次大奎也是想让他们过去。
理由自然是,因为潘朝霞的投资,才有孩子的今天,怎么能让县里的人占了便宜呢。
夫妻二人被拉着到了县里,比昨天他们来的阵仗还要大呢。
大奎的村子,是多少年来的吊车尾。现下经济跟上来了,竟然还有孩子能考上省城的高中了。
不是县里容不下,而是这县里的学生,也都到省城里的高中去了。
退一步说,这整个县城里,每年能出个十个八个的高中生,那都是祖坟冒青烟了。
谁想到,今年大奎的村子就出了好几个。
县里的人,自然都是想邀功的。
记者都请了多少了,就是为了要宣传一下。
自然,若是潘朝霞前两年没威胁过他们,可能这阵仗会比现在还大呢。
有认识潘朝霞的,都躲到后面,也不敢多说什么。
潘朝霞也没心思在这摆样子,跟丈夫办完事之后,就让大奎的男人,开着车把孩子们都送到学校去。
那些孩子,都是自己出来的。
一人背着一个之前装肥的玻璃丝袋子,里面装着被褥。脖子是上挂着网兜,是一应的生活用品。
孩子们都是自己去学校的,要不是潘朝霞他们也跟着一起过去,这些孩子就只能坐公共汽车去了。
一路上,孩子们的兴奋占据了大半。
对于好多一辈子都没机会出村子的长辈们来说,他们是何其幸运的。
能在这个年纪,就可以踏上去省城的路。
甚至,未来几年还能在省城好好读书。
潘朝霞沿途记录了好多内容,去年,她也曾为了让栋梁珍惜眼下的生活,让人带着孩子走了一遭。
当时的栋梁,确实说以后要好好读书,不会再动歪心思了。
还只是看了表面,真正的感受,并没有进入到内心。
在京城的那些孩子,别说是要去几百里之外的高中了,就是在家附近的学校,家长也恨不得每天都要接送的。
而这些孩子们,却是靠着伙伴的温暖,自己要踏上去学校的路。
那些孩子们,兴奋的看向窗外。
或许,这只是他们新生活的开端。
学校的事情,钟恭良已经托认识人,先把手续都办妥了。
宿舍也安排好了,费用也全部都缴纳足够了。
学校的校长,今天也是亲自在门口,等着这几个孩子入学。
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校长也不过是不惑之年,跟钟恭良相比却是跟父辈一样。
眼睛中泛着些许的泪花,这些孩子,还真是遇到贵人了。
钟恭良跟他攀谈许久,俩人志同道合,好多教育理念也是相同。
一直到离开,钟恭良还有些恋恋不舍的。
倒是没见过,他什么时候跟别人相谈甚欢。
“真没想到,离校长竟然是这么开明的人。能一直留在这,还保持自己的秉性,着实不易。”钟恭良对离校长的夸赞,一直持续到京城,这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