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芜先将布料和棉花寄放在如意布店,然后又向掌柜的打听了镇上的砖瓦窑厂在哪里。她准备去问一下瓦片的价钱,看看以自己目前的存款够不够换瓦。
她来到砖瓦窑厂之后,和窑厂的老板打听了一下现在瓦片的价格。如果是薄一点的瓦片是2文钱一片,可以用个三四年。厚一点的瓦片是5文钱一片,可以用个七八年。
她又说了自己房子的面积,让老板帮忙估算一下自己需要的瓦片数量。因为她家里的两间房比较小,加起来的面积也就四十几平,所以一共需要1200片瓦。
保险起见,洛芜准备要1300片,以防出现要替换的情况。同时因为家里是泥土屋,能住个四五年的样子,洛芜认为没有必要用厚瓦片,所以就跟老板订了1300片薄瓦,共计2两600文。
如果要窑厂给送回家的话需要多加50文的车马费。洛芜想了一下,自己雇一辆车从镇上来回一趟的价格是60文。那还是选择窑厂的车吧。
洛芜交了定金,然后和老板约定好了送货的时间就离开了。
她得回家和大伯他们说一声,收拾屋顶还得他们帮忙。
洛芜到布店拿了布料和棉花就回家了,棉花已经都弹好了,被分成了棉絮和棉籽。
洛芜准备把棉籽种在地里,看能不能种出棉花。
回到家之后,洛芜放下棉花就赶忙往老宅赶去。
之前两天洛芜帮着他们准备好了烤架和材料,说好明天要去镇上摆摊试试。她得去看看准备得怎么样了。
来到老宅之后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叽叽喳喳的声音。洛芜进去一看,家里的几个小孩子都围着一辆车子蹦蹦跳跳。原来是烤架做好了。
家里原本有一辆木板车,洛芜建议打一个两行并排着的烤架,到时候两面都可以烤东西,节省时间。烤架旁边在弄一张铁板,下面也是可以放炭火的,上面就可以用来做凉皮卷和烤饼夹串。
同时还要有一个小小的桶和小案板,案板用来打包或者放调料,木桶就用来放零钱。
最后将这几个部分按照自己用起来舒服的位置放在木板车上,木板车的其他地方用来放食材。
等到生意做起来了也不用搬来搬去,直接板车一拉就可以来去自如。
洛芜看了看,烤架准备的很好,用起来应该挺顺手的,但是她总觉得少了什么。
什么呢?哦,她知道了。是招牌,有个招牌不仅可以提高知名度,而且不容易被模仿。
洛芜让三哥削了几个竹片,然后将它们钉在一起,制成了一张竹排。然后在竹排的最上面写上“洛氏小食”几个大字,这就是洛家小摊的招牌了。
接着在招牌下面,洛芜又写了烤串的价格和几句简单的宣传语。然后把招牌放在板车的尾部显眼的地方。
洛芜检查了一下他们做的准备,烤架、酱料、食材、油纸、竹签、几个小凳子,差不多可以了。
“明天谁去镇上摆摊?我可以跟着去看看。”洛芜怕他们第一天打不开市场。
“咱们准备明天让你两个婶娘和几个哥哥去,你爷和大伯他们还要下地。”洛方氏说道。
洛芜点点头,“烤串的手艺练得怎么样了?昨天尝了一点还是有点点控制不好火候。”
“你二哥和三哥烤得最好,到时候让他俩烤,你大哥负责收钱。你两个婶娘就备备菜。等到熟练了就不需要这么多人了。”洛老头道。
“那就好好休息吧,明早还得早起穿串呢。”洛家为了保持味道的新鲜,决定当天穿串,所以早上要很早起床忙活。
洛芜看忙得差不多了,就找到二叔,“二叔,我在镇上订了瓦片,想把屋顶给修了,这样后面就不用操心了。”
大伯性格憨厚寡言,对于庄稼地里的活很是拿手,孝敬老人爱护小辈儿。但是却不如二叔活泛,二叔虽然性格谨慎,但手很巧,头脑也比较灵活,人脉也很广,所以洛芜才会直接来找二叔帮忙。
“什么!换瓦!?二丫头你拿来的银钱?”二叔震惊地问道。
二叔一声吼让全家的目光都看向了洛芜,洛方氏瞬间打起精神:“阿芜丫头,屋顶让你大伯他们常去换茅草就好了。这瓦片这么贵,还是留着买粮食吧。本来今年收成就不怎么好,这……”
洛芜没想到家里人反应这么大,“爷奶,二叔,我买了粮食了。前段时间我上山采了点药材,里面有一种很珍贵,这才换了几两银子。我也是不想老让大伯他们操劳,就想着一次性换了得了。我买的是薄瓦,也不算特别贵吧?。”
“不是很贵是多钱?”二叔好奇。
“2两600文……”洛芜犹豫道。
“嘶~”吸气声来自伯娘和二婶,两个人一听这个价格心疼得不得了。他们当家的干一天活才15文,这得多久才能挣回来啊。
洛芜有些不好意思了。
“奶,你们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再说,我之前看了一本医书,上面有给人治病的方子,我最近在镇上遇到一个人,她让我给她看病呢。到时候也会有报酬的。”
“行了,既然孩子有数就不要墨迹了。再不济还有我们呢,不是马上要做生意了吗?换!都订好了就换!”洛老汉发话了。
二叔点头:“二叔去找几个人,等瓦片到了就给你们换了。这样我们也能更放心。”
“谢谢二叔,谢谢爷奶。”洛芜道谢。
然后洛芜就准备回家了,临走前她想到买布送的那些碎布头,回头对洛莲说:“阿莲,我买了布料做棉被,你来帮我看看吧。”
洛莲点头,就跟着洛芜回家了。
回到家里之后,洛芜先是拿烂菜叶喂了三只小鸡,然后又拿了鸡蛋糕让双胞胎垫垫肚子。
她拿出买好的布料,把自己的打算和洛莲说了。洛莲跟她说了具体的缝制方法,本来洛莲想帮忙缝制的,洛芜想着自己可以慢慢做就没有让洛莲上手。
洛芜拿出那一大袋的碎布头,“这是布店掌柜白送的,你挑一些用得上的吧。”
洛莲很是惊喜,现在的布料这么贵,这些碎布头对农家人来说就足够珍贵了。这些碎布头别看面积有些小,但凭她的手艺可以拼得很好看,可是有很大用处的。
“你多挑一点,我这里目前用得也不多。”洛芜看她喜欢就道。
洛莲抬头:“真的吗?二姐,那我就不客气了哦?”
“当然,你之前帮了我那么多我还没谢你呢,还有这卷棉线,我也用不完。”洛芜好笑。
她来到这里以后好像遇到的都是好人呢,还没有遇到过那些所谓的极品。
洛莲便高兴地开始挑了起来,这些碎布头里面什么布都有,粗布、棉布、细棉布都是混在一起的。洛莲先是仔细地分好类,然后就拿了一些粗布和棉布,细棉布一点都没动。
洛芜见状直接给她抓了一大把细棉布和棉布,“拿着吧,我的手艺不如你,还是在你手里用处大。”
洛莲看洛芜一脸认真,就开心地收下了。
洛芜本来想留洛莲在这里吃饭,没想到还没开口洛莲就麻溜地回家了。
“哎~还想让她给留个鞋样子呢。溜得倒是快。”洛芜和洛莲相差不大,鞋样子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洛芜无奈,只能开始准备晚饭。
之前的大骨头和萝卜煲了骨头汤,双胞胎喝了以后念念不忘,一直要喝肉汤汤。
上次买的五花肉还没来得及吃,被她吊在厨房了。她先是切了一小块肉,然后拿了一个土豆切成小块。
今晚她准备做土豆焖饭。
她先是将米放入锅中,等到锅里的水开始冒热气的时候,把米饭捞出来。然后把水舀到后面的瓦罐里,在锅底铺上腌好的肉和土豆,再放入捞出的米饭,盖上锅盖。
继续烧火,等到闻到香味就可以撤火了。
这样做出来的焖饭是她最喜欢的减脂餐之一,只不过那时候她用的是糙米和紫米,放的是牛肉和蔬菜罢了。
这样做出来的米饭颗粒分明、晶莹剔透,肉的汁水都浸到了饭粒和土豆里,最下面的土豆已经被煲出了一层金黄,咬起来咔嚓一声,是味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吃完一碗饭之后再来一碗用小火熬煮的米汤,就两个字,舒服。
洛芜看着吃晚饭撑得东倒西歪的两小只,无奈地给他们揉起了肚子,不然晚上要喊难受了。
看来下次要注意了,不能像今天这样被他们的可爱迷惑,多给他们舀了半碗饭。
第二天一早,洛芜天还没亮就起床了,然后老样子用一抱一背带着两小只来到了老宅。把熟睡的双胞胎放在洛方氏的床上,洛芜就去厨房帮忙了。
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他们就向镇上出发了。路上是三个哥哥轮流拉车,她和两个婶娘跟在后面。
到了镇上之后,洛芜和他们在西市找了个摊位。把一切都摆放停当之后,洛芜把写好的招牌放好,婶娘们也开始打开木桶,开始准备往外拿串。
洛芜看着行人来来去去,就是没有人看他们一眼。
“二哥,你们先把火生起来,先烤几串。让味道出来,这样能引些人来。”
二哥闻言手脚麻利地点燃木炭,往烤架上刷油。然后拿了几个不同的串开始烤起来,经过几天的练习,二哥他们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烤串的火候了,甚至还自己摸索出了几种让烤串更好吃的方法。
等到烤串烤出香味之后,往这里看的人明显多了起来,但面对一种没见过的吃食,还是没有人上前来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