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一片安静。
因英子一事涉及皇嗣,殿内只有萧行轩和一干兄弟,以及皇后和德妃,再往下就是随侍皇帝的大太监。
养心殿外早就被禁卫军重重包围起来。
皇帝半靠在龙椅上,垂眸瞧着下首的人,“这个小女孩是怎么回事?”
颜穗雨推了英子一下,低声提醒:“还不赶紧给你父皇请安。”
“英子拜见皇上。”英子初次面上,慌张跪下,声音颤抖,趴在地上,久久不敢抬头。
“傻孩子,你该叫父皇才是。”萧行轩道,他向前一步,拱手道:“父皇,这位乃是你流落在外的公主,儿臣的亲妹妹。”
皇帝还没说话,萧行辕冷笑一声:“抓着一个和父皇长得像的,就说是父皇的孩子,难道她不是你以前的风流债?”
“咳咳。”皇帝捂着唇咳嗽了一声,瞧着英子若有所思,“其他的细细说来。”
“英子今年九岁,这是她身上荷包里的字条,父皇瞧着可觉得眼熟?”萧行轩把荷包递到皇帝面前。
瞧皇帝淡漠的神色,颜穗雨便知道皇帝早就没有了印象,她适时开口:“只是一个荷包,不能证明什么,不如滴血认亲来验证一下。”
大殿里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在等着皇帝发话。
皇帝瞧着荷包里的字,眯起眼睛沉思许久,终是颔首。
不多时,大太监端着一碗水上前,分别取了皇帝和英子的血。
血于水中相融。
皇后捂着唇,道:“血融在一起了。”
她瞧着英子,眸光复杂,语气却是欣喜:“你真是皇上的孩子,好孩子,这么多年在外面受苦了。”
说着,她掏出来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德妃攥紧了梨花木的扶手。
皇后扫了她一眼,唇角勾起来一丝幸灾乐祸的笑。
“果真是朕的孩子。”皇帝反应平平,仍懒懒的靠在龙椅上。
“皇上,臣妾记得九年前只有已经去世的慧嫔产有一子,不过她当时生的是个死胎,难道……”皇后用帕子捂着唇,似乎是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她转头看向德妃:“本宫记得九年前因本宫身体抱恙,一直都是妹妹在主事,这……”
德妃咬碎了一口银牙,恨极了皇后,面上却哭哭啼啼跪下:“皇上,臣妾什么都不知道。”
皇帝冷冷看着她,并未多言。
静默。
越是静默,越是让人不安。
颜穗雨瞧着台上的好戏,唇角勾起一丝冷笑,只觉得皇后太蠢了一些。
此事年代久远,若是真要查证,费时费力且极有可能一无所获。
方才皇帝不接话,就是不想追究此事,偏偏皇后还要提起来。
她悄悄拉了拉萧行轩的衣角,小声道:“别忘了今日的目的。”
萧行轩会意,拱手道:“儿臣找回妹妹,只是为了不让皇家血脉在外流落,不知父皇如何安排?”
“英子,这位是你的爹爹,你该喊他父皇。”颜穗雨俯身对英子道。
英子怯生生看着台上的皇帝,嘴唇张合几次,仍然胆怯不敢喊出口。
“皇上,钦天监的人来了。”外面来人回禀。
“宣。”
颜穗雨悄悄松了一口气,幸好安排的还来得及。
自从和夜月国开战之后,皇帝便不再用绪安,而是自己重新启用钦天监。
钦天监的人走进来,一眼便看见了跪在地上的英子。
“皇上,微臣昨夜夜观天象,发现有紫气从西方而来,涌进皇宫,应该是有祥瑞之人进宫,乃是大吉之兆。”钦天监的人指着英子说:“今日臣看见这位女孩,便可确定,她就是那祥瑞之人。”
闻言,皇帝坐直了身子,提起精神:“哦?”
“微臣冒昧,可有这位女孩的八字?”
大太监把荷包递给钦天监。
钦天监看着八字,一只手有模有样的掐诀算了算,睁开眼睛后面色红润,朗声道:“皇上,这位可是你的亲生女儿?”
“正是。”皇帝颔首。
“公主命格大富大贵,又因为一直养在宫外,没有被世俗之气侵染,最是纯净,她身上带着朝气,若是长久伴在皇上身边,可使龙体康健。”钦天监道。
养心殿里又是一片安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皇帝身上。
“朕不忍心血脉外流,既然你已经回来了,便恢复以前的身份。”皇帝懒懒开口,垂眸看着跪在下面的英子,剑眉微皱:“英子这个名字不好,朕为你赐名曰熙月,赐居春熙堂。”
“谢皇上。”熙月俯首道。
“你该喊一声父皇。”
熙月瞧着皇帝,觉得他比先前和蔼了一些,大着胆子道:“谢父皇。”
“回来就好。”皇后笑着道:“臣妾这就让人安排下去。”
一番认亲下来皇帝精神已经耗尽,他疲惫的靠在龙椅上:“退下吧!”
他看着熙月:“你过来。”
熙月仍然有些胆怯,回头看向颜穗雨,见颜穗雨对她点头,才走向前。
皇帝摸了摸她细软的头发:“你果然有福气,朕今日觉得好了许多,你先住下,有什么事情只管来找父皇。”
熙月乖巧的点点头,跟着大太监出去。
她方才踏出养心殿,便四处张望,看见颜穗雨,小脸上才见笑意,小跑着过去抱着颜穗雨的大腿:“嫂嫂,你是不是不能跟着我一起留在这里?”
“嫂嫂要回自己的家。”颜穗雨摸了摸她的头发,蹲下身,目光柔和:“熙月,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她爱怜的瞧着熙月,不知道自己带她回来对她来说是福还是祸。
心中五味陈杂,她不免多嘱咐两句:“熙月这么聪明,以后该怎么做,应该不用嫂嫂教你,只记住一点,谁都不要相信,做事的时候小心一些,和别人说话也要谨慎一些,尤其是和你父皇。”
熙月一知半解的点点头,她紧紧拉着颜穗雨的衣袖,依依不舍。
见她这样,颜穗雨也不舍得,心软道:“我陪着你一起去春熙堂如何?”
春熙堂离养心殿不过几步路的距离,看来皇帝真的把钦天监的话听进去了。
此处打扫的干净,处处精致,只给熙月一人住倒也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