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月份恺达公司才开始实现盈利,所以我跟铁哥碰了一下,想着等到年底再说,到时候也能多分些。我俩的挑费全由公司承担,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
“没那么多讲究,咱们既不是国企也不是上市公司,分钱用不着看谁的脸色,开心就好。你这次回去,就按说好的比例进行一次分红。年底的时候咱们再分一次,以后形成规矩,每年六月底和十二月底两次分红。如果不领取,逾期十五天就认定是乐捐给‘华越基金’了。”
“呵呵,那得要,李少给脸,必须兜着。”
当初说好的,龙达公司在国内,刘铁的工资是每月1000元人民币,个人生活消费全部由龙达公司承担。
恺达公司在特区,尤蛟的工资是每月1000明珠币,个人生活消费全部由恺达公司承担。
尤、刘分别拥有恺达公司十个点的股份,其余80%的股份挂在刘凤芝名下,使用权李恺说了算。
“那我们就舔着脸笑纳了……呵呵……呵呵……呵呵呵呵……”李铁也乐坏了。
粗略估计,恺达公司截止七月份的利润总额,能达到将近两千万米元,他和尤蛟都可以分红近百万米元,折合人民币八百多万。
年薪一千五六百万人民币,在九十年代,这个数字简直骇人听闻。
“裸钻的销售额增长不少,”李恺看向尤蛟,语气轻淡却非常肯定,“二位功不可没。”。
“嗯,现在咱们钻石的承销商稳了,合作方是‘明珠市红星商贸公司’。公司董事长叫李虎,据说是前些年从内地‘漂’过去的,手底下带着二十多号人,都是跟他一起“漂”过去的嫡系,过命的交情。
这些人很能打,而且心狠手辣。他们刚到明珠市,就平了‘三联会’,之后成立‘红星社’,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成为旺角最大的‘社团组织’,‘黄赌毒’都有涉足。去年年底开始‘转型’。
现在明面上虽然是商贸公司,但实际上还是社团组织,生意也从‘黄赌毒’转向了走私。业务地区包括大陆以及西亚、天竺、湾湾等国家和地区。这几年天竺国的钻石需求量逐年增加,去年的销量更是排到了世界第二。”
“李虎?这名字……”
似乎有点儿印象,但李恺又想不起在哪里听到过。
“这些事情你们看着安排,记得安全第一,钱货损失我不在乎,要保护好自己。不过如今明珠市毕竟已经回归华夏,很多事情,不能像前几年那么肆无忌惮……咱们是正规公司,要遵纪守法。”
“明白……李少,您的那部分红利???”
“那部分……大龙,要不要给你拿点儿,开个公司下场玩玩儿?”李恺转头询问身边的刘大龙。
刘大龙右手动作缓慢的翻看着《金陵大屠杀》,对李恺他们讨论的事情兴致缺缺。
“我就算了,”合上书,迎着李恺的目光,刘大龙答道,“学校已经给我安排好了实习单位,去首钢,下月初就报道。而且……开公司……我专业不对口啊。”
“炼钢?你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钢铁和石油,咱们三家攒起来也玩儿不转啊,那些东西不适合纯民企涉足……小打小闹的没意思;做大做强……越大越强死的越快……毕竟这是华夏……”
“嘿嘿……嘿嘿……我单纯就是去搞技术。”刘大龙憨憨的笑道。
“你终究还是要学着搞管理,不然,等……算了,这事儿回头再说。”
有外人在,不适合说教这些。
李恺将头转回来,“老尤回明珠市后,注册一家影视公司,我们那部分红利分成两份,一半划入这家影视公司,一半划拨到华乐公司。六月份,华乐就已经归属于乐佳集团,下半年它的影娱、音娱和综娱三家分公司都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动作,用钱的地方会很多。
人造钻石的销售收入,走的是特殊渠道,需要‘洗一洗’,用起来也放心。以后特殊渠道的收入都要过一过水再分红。放心,过水后只会多不会少。”
“哥,你是打算拍这部电影?”刘大龙举着手中的《金陵大屠杀》问道。
“还……不到时候……”
李恺原本确实是想投资拍摄一部反应金陵大屠杀的影片,他甚至参照前世的电影《金陵、金陵》,高薪聘请来多名专业编剧,自己凭着记忆口述,再由这些人“润色”,已经完成了大半的剧本。
不过,最终还是将这个计划暂时搁置。
这个时候,正值华夏影业的“暖冬”,乍暖还寒,除了“大”字头的几部国资制作影片:大决战系列、大转折系列、大进军系列,其他鲜有引人入胜的作品。
资金投入低是一方面原因,导演和演员也处于青黄不接的时代,前世里脍炙人口的那些“百亿演员”“百亿导演”,如今大多还名不经传,有的在上学,有的在歌厅驻唱,还有的浪迹在群演圈儿里挣盒饭。
等明年,会有一艘死皮不要脸的“破船”,漂洋过海来“袭击”华夏影业,不仅连吃(票房收入)带拿(周边收入)的卷走了将近四亿人民币,还会留下一路的嘲笑和鄙视,压制了华夏影业十一年。
“硬件”(院线)基础薄弱,“软件”(剧本、演员、服化道等)辅助无力,市场环境差,只有一些政策性的扶植(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华夏电影全面开启市场化改革),这是华夏影业无可辩驳的现状。
李恺不想操之过急,让一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电影,崭露头角就折戟沉沙,毕竟今后的十余年里,动作片、喜剧片、科幻片依然会大行其道,其他类型的影片乏人称道,带有理性教育意义的影片尤甚。
前世里,那部《金陵、金陵》上映于2009年,当时这部电影就在网络上争议很大,争议的核心就是导演把侵略者给“人”性化了。
侵略者嘛,“畜生”一样的东西,不应该“良心发现”,甚至就不应该有良心,它们必须要负隅顽抗,最终得到正义的审判,以及覆宗灭祀的惩罚。
影片叙述手法的对错优劣,引申的意义是否深远,李恺不想置喙,任何职业都是谋生的手段,别人的表现你可以不认可,但没有必须打落尘埃的理由。
不过李恺觉得,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就像春晚的相声小品一样,看的人痛快就好,没必要非得带有什么“教育意义”。
小鬼子和他们的后代,悔不悔悟,馋不忏悔的没意思,只要这些畜生断子绝孙,亡国灭种就好。
很矛盾。
贱人就是矫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李恺没有时间和精力,也没有能力打造出一部反映金陵大屠杀的“精品”电影,只能放弃。
毕竟他没有yy小说里的“外挂”,系统抽奖会获得牛逼的专业技能,默念“使用”就会醍醐灌顶,别人经过几十年学习才积累的能力和经验,他几分钟后就被“灌”入脑海,而且瞬间与自身融合,没有丝毫不适感。
或许等将来时机成熟些,还有机会。
【作者题外话】:为爱子收到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喜而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