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缓攻城千里追张宝
东皇清2025-09-23 16:403,051

  人的名,树的影。

  孙坤之名,他也是多有耳闻。

  以区区青州之众,破敌万人,生擒管亥的功绩,现在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了。

  尤其是少年封侯,更是天下驰名,名动整个大汉。

  曹操闻听孙坤之名,浓眉一挑,心有也有几分期待。唯独董卓无动于衷,心中冷笑。

  “临淄侯青州刺史孙坤,拜见皇甫大人。见过各位大人。”营帐一挑,走入一个顶盔束甲的小将军。

  只见来人,面若凝脂,高眉细目,一身正气。

  皇甫嵩起身相迎,亲切的将他引入了下垂手的位置坐定。

  “不愧是卢大人的高足啊,果然一表人才。”

  “多谢皇甫大人盛赞,晚辈愧不敢当。”

  “来,我为你介绍一下,这是凉州刺史,朝廷此次讨贼的北路元帅,董卓董仲颖。”

  “见过董刺史。”孙坤起身行礼。

  “嗯。”董卓安坐不动,只从鼻腔中发出一声闷哼,权当打招呼了。

  这个黑脸大汉,一脸络腮,头戴高盔,身强体壮,脸色阴沉。那一脸的桀骜之色,让孙坤眼角一抽,心中暗怒。

  这个董卓那也是个传奇人物了。

  家居凉州,和当地羌人关系亲密。少年时家贫,好行侠。曾经为了友人,那也是仗剑持刃,孤身杀入过羌族的狠人。

  后来成年后,好结交当地羌人,杀家中唯一的耕牛以待客。让羌人感念其恩,送牛羊千于头。

  出仕后,从一个小卒做起,曾随张奂讨伐过汉阳反叛的羌人部落。仗着武勇,屡立功绩,一路升迁至今,已经是凉州刺史了。

  这个家伙身材魁梧,武力不俗,曾经也是一方豪侠。但是做官之后,风评急转直下,甚至隐隐有割据一方的意思。

  这次出征,他的亲信部队都在凉州,只带了少量的本部人马前来讨贼,可见居心。

  见董卓如此倨傲,皇甫嵩也是大为光火,这人太不是抬举了。

  “这是骑都尉,曹操。”但是董卓名义上和他是一个级别的,他也不好得罪,只能黑不提白不提了。

  “见过曹大人。”

  “侯爷有礼了。”

  和董卓那桀骜不驯不同,曹操的姿态就放得很低了。

  曹操的官职比之董卓这样的豪强,那是差得远了,在场的四人中,就数他的官衔最低。但孙坤总觉得此人并不简单,恐怕将来成就非凡。

  “听闻侯爷在青州,以弱冠之龄,带领全州官兵斩将万人,少年英才啊。”曹操一脸真诚的说道。

  “过誉了。大人在洛阳所为,坤也是多有耳闻。大人不畏强权,真乃吾辈楷模啊。”

  两人互相吹捧了几句,尽欢而坐。

  “共载。不知你可有破敌之策啊。”

  几人介绍完了,皇甫嵩又把话题引导破敌上,言语迫切。

  “嗯。我来时已经刺探过敌军的虚实,倒是有些想法。”

  听他这么一说,三人都忍不住把目光看向了他。除了董卓眼中透着一股子不信外,曹操和皇甫嵩都是一喜。

  “快说说。”皇甫嵩迫不及待的说道。

  “咳咳。”孙坤站起身来,来到地图旁,清了清喉咙,说道。

  “诸位请看。这广宗城东南北,除了北侧靠近漳水没有敌营外,三门皆有营盘高垒。如若发动强攻,敌军可随意从任何一处增兵援助,于我军不利。况且现在张角已死,敌军正是群龙无首,风声鹤唳之际。如果我们逼的太急,恐怕敌军万众一心,和我军死磕到底。不如,缓之。”

  董卓哼笑出生,不在理会,黄口孺子,不过如此。

  皇甫嵩和曹操都是一皱眉,相互对视一眼,这不就是让他们围而不攻嘛。

  曹操疑惑道:“缓之?可是围而不攻,以困城中敌军?”

  孙坤见三人脸色各异,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曹操的问题让他哈哈一笑。

  “你笑什么。”曹操大惑。

  “我猜朝廷没那个时间让大人慢慢困敌吧。”不理会曹操,孙坤反而看向皇甫嵩。

  皇甫嵩叹了口气,说道:“是啊,朝廷限我三月破敌,我正为此而愁啊。”

  “那就是了。以我之法,不出半月,可破敌军。”孙坤一挥手,自信满满。

  众人皆惊。

  “何故?”

  “大人。这张角新丧,张宝虽是其弟,但说到底也不过是黄巾一部首领。如今逃入广宗的黄巾贼成分复杂,各个大渠帅拥兵自重,以张宝只能不足以服众。如果我军攻打甚急,那敌军必定团结一致,抱着破釜沉舟之心和我军死磕到底。但如果我么缓上一缓,诸位以为他们会作何感想。”

  “你的意思是,让敌军松懈一阵后,爆发内部的忧患?”曹操恍然。

  “正是。我们只需要给敌军留出一点点时间,那些毫无纪律,没有组织的贼兵,必然懈怠。然后嘛,他们其中那些仗着谁拳头大谁就是老大的渠帅们,恐怕就坐不住了。”

  “上兵伐谋。古之有道也。”皇甫嵩点点头,大感欣慰。

  ……

  其后半月,官军不仅不在进攻城池,反而还后退了几十里地。

  城内的黄巾贼虽然惊疑,但是突然的松懈,还是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之后,果然没有出孙坤所料,各方渠帅对于张宝的号令,开始阳奉阴违了。

  大家都是一方渠帅,凭什么大贤良师死了就要听你的。

  地公将军了不起啊。

  甚至因为天冷,军中少衣缺粮,有些劫掠惯了的贼兵,竟然在城中开始互相争夺了起来。

  这一下直接就开了一个坏头,有些互相之间就有矛盾的渠帅们,竟然开始在城中公然火并了起来。

  张宝大怒,在这生死关头,这群无法无天的家伙,竟然不顾城外官军的威胁,自己人先打起来了。

  他那是一点都没有姑息,直接砍了几百个头颅,才让骚乱安稳了下去,但是隐患也就自此埋下了。

  有不服张宝的渠帅甚至暗中商议,竟然想要做了他,然后趁现在官兵不围城了,逃出城呼啸山林,占山为王去。

  张宝得到消息后,又惊有怒,下令封城,四门城防没有他的命令绝不开门,同时在城中大肆搜捕那些意图扰乱军心的家伙。

  这一下,让那些不明真相的贼兵都开始疑神疑鬼了。

  人心浮动。

  等到官军再次出现在城下的时候,城内早就已经乱做了一团,鸡飞狗跳了。

  城外的三座大营轻而易举的就被官军攻占。

  都到了这个时候,城内的动乱也没停止,丝毫不见城中有援军出现,可见现在的贼兵已经乱成什么样了。

  最终在一天夜间,官军三面围城,大举进攻,一举就攻破了广宗城。

  黑夜之中,敌兵从西门出逃,官军追杀不止,斩将三万有余,溺死在漳水的贼兵更是多大五六万人。

  张宝率余部逃亡曲阳。

  广宗城一破,黄巾军大势已去。

  皇甫嵩一方面向朝廷报捷,一方面率部继续追击,一直追到曲阳,再次团团围住。朝廷官兵这次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十万得胜官军士气高昂。

  皇甫嵩令得胜之师不分日夜强行攻城,黄巾残部死伤惨重,不得不再次弃城而逃。

  十一月末,孙坤率本部人马埋伏在曲阳城外五十里,万弩齐发,大破黄巾贼出逃之众。太史慈率领骑兵往来纵横,斩敌数千。

  张宝被亲兵护卫继续往南逃窜,孙坤率军追击,青州兵追击一昼夜,直入真定。

  ……

  孙坤和太史慈带着骑兵队连连追击,步兵此时已经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几百骑兵驰骋在沃野之上,声势浩大。

  他们一路追击,多次撵上贼兵,总是被他们分出一部分人阻碍,每当杀散了那些贼兵,张宝就又跑远了。

  就这样一路追追停停,不知不觉间,孙坤因为追的太猛,竟和大部队走散了,只带了随从五六人继续追击。

  前方路过一座村落,正直午间,炊烟袅袅。

  孙坤和两个骑兵途径村落的时候,明显感觉得到,这里应该刚刚来过外人。

  村口泥地那杂乱慌促的足迹显示,来人不多,应该是进了村子。

  等他们进了村子一看,果然,村口的几家,大门敞开,走近一看,便见屋内横尸几具。灶台尚温,炉内有火,饭食却不翼而飞。

  孙坤看着这些无辜百姓,心中憋着一口气,怒火滔天。

  同时,陷入了无边的自责当中。

  那些贼兵要不是被他们追到此处,这些百姓也不会死。

  “都是我害了他们啊!”

  他含怒一拳砸在土墙之上,血光崩现。吓得随从赶紧上前抓住他的手,生怕他做什么傻事。

  “大人,何故自责?”

  “都是那些贼众之祸,与大人何干。”

  孙坤情绪低落,觉得无法原谅自己。

  有机灵的随从出言宽慰:“大人,贼众就在村内,我们还是应先去除贼,不然,恐祸乱其他村民啊。”

  一语点醒梦中人,孙坤猛然抬头,对啊,村民有难,他哪有时间在这里自哀自叹。

  “快,随我寻敌。”孙坤急匆匆提刀出门,现在他耽误一分,恐怕其他村民就为难一分,容不得他马虎。

  “分头找,你们往村子两边去,我从大道走。”

  “是。”

继续阅读:第十章 险环生真定收赵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称霸之从黄巾之乱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