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一炷香的时间里,江紫桐早已让侍从去煎好了药。
又命人把这些药,拿去给孩子们服下,这些药用的是川石斛、太子参、白芍,等。
这是一组养胃的配方,江紫桐又在里面加了大量的灵泉,孩子们个个都经历了腹泻,此时的胃虚弱不堪。
在没有查清,为何中毒的情形下,她不可以乱医治,只是先让孩子们清醒过来。
上官庆在一旁目睹这一切,甚是觉得欣慰,方才场面混乱,他还真替这个皇妹着急,怕她镇不住。
这可不像,在粮心农庄和别人打架,靠武力说话的地方。
面对一群妇人,和孩子,拳头再狠都没用。
芸妃可就气得火冒三丈,还得强忍着,掩下怒气:“怎么不见小世子,小世子也是中毒了,还昏厥了过去。”
闻言,江紫桐这才发现小世子不见,忙唤来刘大人,问个清楚。
刘大人恭谨答:“回禀公主,小世子被候夫人接回晋阳侯府,候夫人执意如此,微臣也没有办法。”
江紫桐明白官大级压死人这个道理,也就没有为难刘大人,只吩咐下去,每个孩子都要药,准备热帕子,擦拭手脚,额头。
这样做,是物理降温,不让孩子发烧。
其余一切等她回来再说,此时,她必须去晋阳侯府,给小世子送药。
“阿桐,我陪你一起去。”上官庆不放心,侯夫人明显对江紫桐没好感。
芸妃在一旁,自告奋勇:
“太子殿下,还是让本宫陪桐公主吧,本宫和侯府夫人有几份私交,想她定会卖本宫这个薄面,再说这是妇道人家交涉,太子殿下恐怕多有不便。”
上官庆更不放心让芸妃陪着,她这话却有几份道理,他又有些为难的看着江紫桐。
江紫桐毫无压力,还是那张云淡风轻的脸,“皇兄,这儿就交给你了,我和芸妃娘娘去去就回。”
被上官德承认身份后,江紫桐对上官庆的称呼,也改了。
须臾,江紫桐和芸妃一起,前往晋阳侯府了。
江紫桐这次进宫面圣,没有带一心她们,本想着身份得到承认后,正式在皇宫住下来,再带一心她们进宫。
谁知,中途发生这事,她身边连个伺候的仆人都没有了。
很快,几人便到达侯府。
管家一听,是来给小世子送药的,眉头一皱,直接下达逐客令。
“这位姑娘请回吧,我们夫人说过,她会请太医来给小世子医治,就不劳您大驾了。”
关于江紫桐是桐公主一事,管家也是有所耳闻的。
可他偏不称呼她为“桐公主”,在他眼里,这小丫头就跟江湖骗子没区别,对她这样,都算是客气了。
说完这话,他又转头看芸妃。
愤怒的表情立刻消失殆尽,旋即换上一副恭敬有加,讨好的面容。
“芸妃娘娘请,我们夫人恭候您多时了。”
一来就给江紫桐吃了一个闭门羹,芸妃心里得意极了。
面上确实无比为难,向管家解释道:
“这位可是陛下亲口承认的桐公主,学堂中毒一事,也是陛下亲自交代,让桐公主处理,若是把公主晾在府门外,不太合适吧?”
她话音刚落,江紫桐便道:“既然夫人不愿意见小女子,便也不强求,不过还劳烦管家带句话。”
“就说小女子在门外恭候,若太医对世子爷的病情,束手无策,可以来院门口请小女子过去。”
管家一听这话,当即暴跳如雷,这分明是在咒他家世子爷。
真是大言不惭,还太医院的太医拿不下来,请她一个江湖骗子。
管家连她声音都不想再听到,却又忌惮“桐公主”身份。
便直接把她的话置如罔闻,对着芸妃做了个请的姿势。
“娘娘请吧。”
芸妃嗔了江紫桐一眼,提着裙摆迈了进去。
她前脚迈进去。
“砰!”
大门就关上了。
把江紫桐给关在了门外。
这会儿啊,风雪越下越大,撑着的雨伞上面,压着厚厚的积雪,四处连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没有,江紫桐就只能在雪地里驻足站立。
芸妃进去后,夫人简单招呼了她一下,就去照顾世子了。
芸妃是娘娘,她只是侯爷的夫人,应该礼重相待宫中的娘娘,可她实在没有什么心事。
芸妃也不介意,忙着问太医有没有救,太医个个都摇头。
这个打击太大了,夫人承受不了,像发了疯似地抱着小世子,呼天抢地。
管家实在看不过去,就把江紫桐对她说的那番话,转告给夫人了。
芸妃眼珠子一转,小世子或许早就命归西天。
这个时候,把江紫桐叫进来,让她医治,正好可以定她一个医死小世子的罪名。
思及此,便在夫人耳畔吹风:“不如,让桐公主进来瞧瞧,她保证过,一定会医好小世子的。”
夫人悲痛不已,想着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便传令下去让桐公主进来。
江紫桐在外面冻得瑟瑟发抖,终于进了侯府。
可整个府中没有一个人对她恭谨,就连下人们也都是鼻孔朝天,目中无人的对她。
江紫桐也不在意这些,快步踱到榻前,检查了一下小世子,又迅速又从包袱里取出银针。
取出水囊,里面装的是灵泉,先给世子灌了几口灵泉,再开始施针。
须臾,已经昏厥的小世子缓缓地睁开了双眸,乌黑明亮的珠子转了转,软糯的声音喊了道:“娘亲。”
闻言,夫人猛地冲到榻前,死死捏住小世子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娘亲在这,娘亲在这。”
……
这一下,夫人彻底相信了江紫桐。
夫人对江紫桐的改变,让府里上上下下惶恐不已,甚怕江紫桐一个不悦,拿他开刀。
江紫桐怎么会和这帮下人计较呢?她把小世子爷救醒后,又留了一些灵泉和草药,仔细的叮嘱了下人们。
才向夫人告辞的。
夫人此时对她已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这一幕,让芸妃气得暴跳如雷,愤愤不平。
江紫桐从侯府出来,又立即赶到了学堂。
学堂里的孩子,病情都已控制住。
江紫桐又给每个孩子施针,其他太医不熟悉她的针法,害怕有误,因此,都由江紫桐一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