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慕容鸿话锋一转,问道:“父皇一直让你闲赋在宫中,可曾有怨言?”
苏璃诚惶诚恐,忙站起躬身,拱手道:
“儿臣从不觉是闲赋在宫中,自幼没在父皇身边尽孝道是儿臣的不是,如今趁这时间正好可以多多陪伴在父皇身边,正是儿臣求之不得的。”
这话说得慕容鸿心里舒坦,也愧疚。
自幼没在父皇身边,还不是因为他们做父母的,把孩子给弄丢了。
或许是想补偿吧,慕容鸿说道:
“璃儿放心,当年你被偷偷送出宫,卖给人伢一案,朕已经交给宗人府查办,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水落石出。”
苏璃又一拱手:“谢父皇。”
心中则暗忖:很多时候,天下最瞎的人就皇帝,他不在宫中都知晓这事是皇后所为,偏偏与皇后同榻共枕的皇帝,却不知。
可他没有证据,无法找出皇后的罪行,也只能佯作不知情。
“你在民间的家人,希望朕如何对待他们?”
这是慕容鸿第一次提前苏璃在民间的家人,他早已派人去调查过那一户人家。
皇室的事,不宜让民间的百姓知晓太多,他更不希望苏璃回宫后,还与他们有牵扯。
苏璃当然知晓慕容鸿的话意,恭敬答:
“儿臣离开苏家数年了,早无任何往来,他们虽对儿臣有养育之恩,可儿臣为苏家所赚回的银两,刚好相抵这些年的恩情。”
“儿臣不欠他们的,儿臣早已与苏家恩情已断,以后也是桥归桥,路归路。”
“况且,苏家也不并知儿臣就是当今二皇子身份。”
“好一个桥归桥,路归路。”慕容鸿对苏璃这番言辞甚至满意。
若是他发现苏璃对苏家还有一丝情谊在,苏家可能就会被慕容鸿灭了。
他绝不允许,民间百姓对当今二皇子了如指掌,更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对另一个男人有着父子情谊。
自古天家无情,为了保证皇子们安危,灭一个两个百姓不为过。
但现在苏璃与苏家毫无感情纠葛,慕容鸿也不想枉杀无辜,就这样放过了苏家一家人。
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家,还在对苏璃愤愤不平,各种不放过他。
岂不知,他们全家的性命都在刀尖上滚了一圈,若不是苏璃一句话,他们都要见阎王了。
说完苏家的事,慕容鸿又与苏璃谈起‘政’事,因为苏璃未兼任一官半职,父子俩的谈话从未涉及到政事。
这次慕容鸿主动提起,还是只有俩人在的场合,这意思不言而欲。
苏璃还是泰然自若,静静地聆听。
原来是北江县出问题了,北江县位于大楚朝靠西,那儿风沙大,不是灾年的时候,庄家都种不起来,年年闹饥荒。
今年又恰逢灾年,干旱,一直不落雨,庄家田地更是干枯一片,可谓是颗粒全无。
朝廷已经派人去赈灾,但这是天灾,派去的人个个都束手无策。
现在摆在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种朝廷不管北江县,让他们自生自灭,一种是,朝廷继续派人赈灾。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个道理身为帝王再不明白过了,慕容鸿岂能眼争争看着自己的百姓因为天灾而灭绝。
因此,慕容鸿派出了大皇子慕容枫去北江县,在国泰民安的年间里,皇子也是需要立战功的。
只不过是把战场转移了地方,如今北江县就是皇子的战场。
慕容鸿有意栽培大皇子,可惜这个逆子却在丞相府,做出那样伤风败俗的事来,简直丢了皇家的脸面。
慕容鸿盛怒之下,撤了大皇子此次赈灾的任务,交由给二皇子慕容璃。
闻言,苏璃怔了怔,并非不他想接这档着差事,而是他若走了,江紫桐怎么办?
她那样没心没肺,心直口快的一个人,留在皇宫没有他的保护怎么行?
旋即,苏璃一脸为难,道:
“父皇这件事可否缓七天,七天后儿臣再出行可否?皆因这七天是给千怡医治的重要阶段,儿臣想陪在千怡身边。”
淑妃早早就过来向慕容鸿禀告过了,千怡那边诊治的情况,因此,父子俩人知道江紫桐夸下海口,七天医治好千怡。
提起这事,慕容鸿仿佛又想到什么,道:“这次前往北江县,朕预备让江姓女子一同前往。”
江姓女子?
江紫桐?
苏璃一怔,真是天降好事,但他面无波澜,掩下喜悦,问道:“父皇让此女子一道前行,是为何?”
其实苏璃心中已经猜出大概,应该是丞相府家宴上的菜肴,引起了慕容鸿的兴趣。
果不其然,慕容鸿说起了这次宴会,那些从未见过的瓜果蔬菜,对大朝来说来,是一个全新的发现。
末了,慕容鸿神色肃穆,狠厉道:
“这样的一个奇女子,倘若不能为我大楚朝所有,必将会成我大楚的祸害,倒时就不必留下了。”
苏璃心下一紧,忙道:“父皇放心,有儿臣在定会让这奇女子为我大楚朝所用。”
慕容鸿脸色缓了缓,颔首道:“璃儿懂得替父王分忧了,这次的差事你好好表现。”
苏璃恭敬答:“是,父皇。”
接着,苏璃又给慕容鸿讲述了,福安县的粮心生态农庄。
他心中明白,父皇之所以把江紫桐看成‘怪物’,就是因为她的那些陌生的粮食。
然而这些陌生的粮食并不陌生,在民间早就传开了,只是没有传到皇宫来罢了。
果然,慕容鸿听闻昂后,一脸震惊,捏着胡须道:
“一个小小的县城居然有这等人才,真是令朕刮目相看,看来江姓女子的粮种不是大楚朝第一人。”
苏璃拱手:“父皇,我大楚朝地大,物博,交通便利,港口繁多,贸易发达,有外塞传过来的良种不足为其。”
慕容鸿颔首:“此言有理,我大楚朝受神明保佑,定能避过这次荒灾。”
苏璃连连跟着附和,父子俩又商议了一些赈灾的细节,苏璃才告退,离开御书房。
他刚从御书房出来,就准备去百怡宫走一趟,忽然一个小太监躬身上前,悄悄塞给他一张字条。
“奴才参见二殿下,这是百怡宫的桐姑娘让奴才转交给您的。”
苏璃一楞,这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他正想去寻江紫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