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以身作则
猪八戒的师兄2022-10-16 13:232,798

扈三娘和庞小妹跑过来的时候,就能看到呼延灼正指挥着士兵,搬进来三百箱震天雷。

每一只箱子中是十颗震天雷,共计三百箱,码的是满满当当。

武值一挥手:“所有人都一律不禁靠近。”

招手喊过那十名神火兵:“你们这三天的任务就是改装震天雷。”

震天雷无法达到十成十的爆炸,首先一点就是这药捻儿儿不够尽善尽美,所以武值要对药捻儿进行改装。

为什么带来十名神火兵?就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

武值一人全身是铁也打不了多少根钉啊,何况武值有很多事情要做。

这十个人三天什么都不做,改装三千枚震天雷的药捻儿还是很有可能的完成的。

一人一天一百,一天就是一千枚的。

刚一开始的时候因为生疏动作慢,很快就熟练起来。终归这十名神火军对使用火葫芦,那是熟练至极。火葫芦的维修保养也是由他们自己做的,所以改装药捻儿由生到熟,也逐渐迅速起来,看他们的速度,三天改装三千枚震天雷应该是没有问题。

震天雷不能是百分百的爆炸,第一是药捻儿,第二是火药,第三那就是技术问题。

火药和技术问题现在武值没法改变,那只能先把这药捻儿改变一下。

由一二成爆炸到三四成、五六成爆炸,这三千枚震天雷必将给辽军造成巨大的伤亡。

再加上数万枚火弹,让你们未到近前先折损一半。

宋朝因为缺马对各种武器的发挥已经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比如说抛石机。

在武值的印象之中,抛石机只是一个投掷工具,能往远处打,近处不行。

实际上,宋军把这抛石机已经经过多次的更改,有射程达几百步的大型抛石机,还有射程几十步的小型抛石机。

之前武值不清楚的,经过这几场大战之后,武值已经对宋军的各种武器了如指掌。

这阶梯式的抛石机如果运用得当,一定会给辽军造成极大的伤亡,剩下就是看宋军的战斗力了。

如果再配一数千上万骑兵,辽军有败无胜。

可惜啊,十万大军竟然没有骑兵,青一色的步兵。

太子出征东拼西凑了几千骑兵,未来的大宋储君出战骑兵能没有吗?至少这骑兵可保护太子殿下的安危,所以武值手底下才有几千骑兵可用。

而其他的宋军大将麾下基本上就等于没有骑兵,单纯以步兵对战骑兵,首先要考验大将的指挥能力,还要考验大家的魄力,还要考验大家情商智商等等一系列。

武值将亲兵派下去,掌控八百架抛石机,关键时刻抛石机绝对不能掉链子。

这就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尴尬,为将者不清楚自己麾下的兵是否可以令行禁止。

武值这边日夜不停得进行准备,吏部尚书、监军杨龙可就坐不住了,跟自己的助手吏部左侍郎李千山商议一番,这老哥俩就慌慌张张来见武值。

“大帅呀,你这样可不行。这样下去岂不把你熬坏了,就算你自己熬得住,那这上万的士兵日夜不停的这样紧张工作,那三日之后,他们还有力气打仗吗?”

武值小道:“杨大人,这一万士兵不需要他们上战场,他们只要能把这些武器按计划改造完毕,他们就是大功一件。然后他们的任务就是休息,打仗交给其余九万士兵。”

李千山道:“大帅顶得住吗?你可是三军统帅,你要熬垮了,这十万将士怎么办?那中山城中的数十万军民怎么办?”

武值道:“这点苦,我还是承受得住的,这个苦也必须得吃,比起被困在中山城中的军民来说,这点苦算什么?慈不掌兵义不理财,既然为三军统帅,我就得身先士卒。”

杨尚书皱眉:“大帅,本官以为没必要一定要强调三日做成啊,何不延长到五日或者七日都可以呀。”

武值轻轻叹口气:“中山城等了不起啊。”

杨尚书与李侍郎立即沉默下来,两人虽然不懂军事,却也明白救兵如救火。

杨尚书道:“大帅,辽人有十万人,咱们也有十万人,再加上中山城的数万人,咱们人数远远超过于辽军,为什么不能直接与辽兵开兵见仗?”

这就是不懂军事的悲哀。

他们算的只是人头,从来没有算人头之外的事情。

武值耐住性子就跟他们讲骑兵对于战争的利害性。

从实际的意义来说,战车与骑兵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节奏,其中最重要的并非骑兵与战车的冲锋能力,而在于他们的机动力。

骑兵有一个最为关键的特点就是,他们可以在一定特定的时间之内。 对于某一点进行猛攻。 这种对于特定地方的猛攻,常常可以突破并且撕裂步兵构建的防御网,而其他地方的步兵则陷入了一个尴尬与增援的难题之中。

袭扰的作用在于扰乱对方的部署,使得对方进退维谷,进而进行包围与分割,这种能力使得骑兵战无不胜,这也是为什么欧洲遇到匈奴人之后,很快就变打的喘不过气来。

骑兵排成排齐头并进的正面冲锋战术实践证明,这个是最有效也是最凶猛的进攻方式。而且通常骑兵都是面对着5倍数量的敌人,有时候面对10倍的敌人都能获胜。

两位文官听万就不禁面面相觑,如此的算来,十万辽军骑兵岂不能起击败五十万以上的步兵?

宋军加一块那也不够辽军一个冲锋消灭的,这样真的两军对垒,岂不是去送人头?

杨尚书说道:“既然如此,老夫这就去多多准备些肉食给士兵们,让士兵们增加营养,他们保证这三天三夜能有充足的体力完成大帅交予的任务。”

武值道:“多谢尚书大人。”

李侍郎回到自己的营帐,看到女儿从那里默默的看书,就叹口气:“月娘啊,今天老夫才算知道什么叫兵凶战威,看来没事儿的时候我也得看点兵书啊。”

李月娘就有些惊奇,急忙把书卷放下:“爹,您这是怎么了?”

李侍郎就把今天所得告诉了自己的宝贝女儿。

李月娘这一听,俏脸也瞬间变色。

李侍郎道:“月娘啊,我大宋缺武值这样的人才呀。”

本来李月娘对武值是非常生气的,就打算不再搭理这个可恶的负心人,但是现在听闻武值肩头的这么压力大,李月娘心中那丝不满立即烟消云散,先说:不能怪他呀。他肩膀上的压力这么大,还哪里有心思听我解释呢?可是你不能不见我呀。

李月娘咬咬粉唇,轻声道:“爹,武值顶得住吗?”

李侍郎叹口气:“慈不掌兵,义不理财,他身为三军统帅,必须得以身作则。月娘,好好的熬点肉汤给武值送了去,武值千万不能垮呀。”

李侍郎此举正中李月娘的下怀。

李月娘轻轻点点头:“女儿这就去做。”

李月娘是来照顾李侍郎的,营帐之中什么都不缺,李月娘吩咐丫头迎春生火熬汤。

足足熬了一个时辰的高汤,就让整个大帐充满了香气。

李月娘分出一部分留给老父亲,然后把其余的打包给武值送去,这是跟情郎缓和关系的最佳时机,李月娘不会让迎春去送。

武值干什么呢?

武值正在反复进行军旗推演。

武值还将手下四员大将挨个都喊来询问一番。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这麾下的十万兵马不同于自己随太子出征的那些兵马。那二十五万兵马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基本上已经能令行禁止。

这十万兵马刚接手,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是宋军最大的弊端,所以,武值对这一战心里没底,只能反复推演,听取不同意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计划,然后再不停的反复军旗推演。

扈三娘和庞小妹就在一边给武值填茶倒水送点心,这时扈三娘也没有了平常的娇蛮任性,变得温良贤淑,让武值感觉扈大小姐是不是换了个人?

只不过武值这时候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注意扈大小姐的变化。这几日武值跟士兵一样坚守岗位,困了,就打坐代替,要不就去外面跑上几圈,这才能这就叫以身作则。

火弹的制作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中完成,震天雷一箱一箱的改装完毕,武值的计划也在逐步的完善之中。

继续阅读:第515章 我想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武大郎,开局遭潘金莲喂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