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公沉声道:“若是别人,闹出这样的动静仅仅是为了这个,我是不信的,但放在这丫头身上,还真没准,凭她那个脑子,难不成还有别的心眼?不可能的。”
齐夫人还是没回过神来,“那……让不让玥儿去啊?”
“自然是要让玥儿去的。”宋国公将信揉成团丢进了烛台里,而后又说,“不管怎么说,这丫头也是咱们府上出去的贵妃,要是玥儿不去帮着参谋,那丫头真像给敏妃送冰粉一样送个什么惊人的寿礼,咱们国公府的脸还不够丢的呢!”
齐夫人皱了皱眉,“我是怕,要是玥儿进了宫,被皇上瞧上了怎么办?我可是不愿意玥儿嫁给他的。”
宋国公冷哼一声道:“就算皇上诚心要玥儿,我也不答应!既是府上唯一一个未出嫁的女儿,那就必要嫁给最值得嫁的人,现在端王是别想了,以后就算他上位了,也和咱们玥儿无缘了,至于玥儿的婚事,我自有考量……”
当日下午,宋知玥便收拾着进宫了。
宋知意在信中还千叮咛万嘱咐地写了,说要让二姐姐在宫中住上几日,待到太后寿宴过了再走。
因此宋知玥还带了些行李过去。
她前脚进了皇宫大门,后脚南宫那边又得了消息。
彼时,丛嫔正在叶良媛处喝茶。
见叶良媛的侍婢急匆匆跑来,又碍于自己在殿中不方便说话,丛嫔便十分知趣地起身道:“我方想起宫中的花该浇了,叶妹妹,我就先回去了。”
叶良媛笑着说道:“本想留下丛姐姐在南宫用饭的,既然丛姐姐还有事忙,那妹妹就改日再留。”
寒暄几句后,丛嫔刚想走,就听得叶良媛在后面说:“丛姐姐也应当有些日子没见信王爷了吧,他许久未曾进宫了。”
丛嫔随即便顿住了脚步。
她的生父只是京城中一个小官,当时能得以进宫也是因为太后瞧着她为人稳妥又寡言少语,适合留在皇上身边伺候才给留了下来。
可以说,她的娘家有和没有都一样,她父母心里只有她的哥哥,她进宫后常年不得宠,家里人都当她是死了一样,即便得知她升了嫔位,也只是送来了些布匹而已。
想派人在孟轩身边安插些通气的眼线,她做不到。
叶良媛也是看准了这个,才敢屡次用信王的事情吊着她。
见丛嫔变了脸色,叶良媛笑道:“丛姐姐莫要慌,信王爷无事,他这些日子没有来京,是因为他人此刻并不在宫中,倒不是跟以前一样云游四方,而是去乡下散心了……”
她顿了顿,敛了眸又说道:“只不过不是一个人去的,是同林老太师的孙女林玄卿一起去的,走了应当有五六日了,不过等到太后娘娘寿宴那日,信王爷是定会回来的。”
丛嫔转身,笑意不达眼底地说道:“我知道了。”
见状,叶良媛又说道:“我告诉丛姐姐这事完全是出于好心,不想看姐姐忧思过度罢了,姐姐可千万别以为我是别有用心啊。”
丛嫔掩口失笑道:“怎么会呢,妹妹多心了。”
从南宫离开后,丛嫔便径自去了悦仙宫,一进宫门瞧见宋知玥的身影,她一愣,随即又笑着行了个礼。
“宋二小姐也在啊,可是进宫来探望贵妃娘娘的?”
宋知玥回了个礼,“丛嫔娘娘安好,是知意叫我来的,说有些想我,让我来陪她说说话,丛嫔娘娘有话进去说吧。”
小厨房正好做好了甜汤,便给三人都上了一碗。
宋知意喝了一大口后满足地喟叹道:“真好喝呀,果然加了红糖比加白糖要好喝呢。”
丛嫔也赞不绝口道:“果真味道极佳,红糖性暖又补气血,确实要比白糖适合做汤,贵妃娘娘宫中的大厨还真是有手艺。”
随即,宋知意摇了摇头说道:“这倒不是我宫中的大厨想出来的,是玄卿姐姐和我在给太后婆婆请安的时候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