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宋知意走了这一路也累了也饿了,看见椅子恨不能想躺上去,但她还是记得方才梁梦洲对她的嘱咐。
她没急着坐,先是向太后行了礼。
“知意拜见太后娘娘……”
太后没说什么,她起身后就小心翼翼地挪到了椅子上坐下。
二人一个睁着眼,一个闭着眼。一个手里绞着衣袖,一个手里捻着念珠,就这样静默无言。
直到一阵异响打破了寂静。
太后缓缓睁开眼睛,狐疑地看向宋知意,宋知意这才从椅子上跳下来,红着脸小声说:“请太后婆婆不要怪罪知意,知意只是饿了……皇上哥哥说太后婆婆会给知意糕点吃,是真的吗?”
闻言,太后放下念珠,语气波澜不惊地问道:“你叫哀家什么?”
宋知意依旧掐着嗓音说:“叫……婆婆,知意不可以叫吗?”
这时太后身边的宫女说道:“宋良媛,这宫内的人都应尊称太后娘娘的。”
宋知意似懂非懂地说:“我在国公府的时候,除了叫娘亲也没叫过别人娘的,进了宫要叫敏妃姐姐为娘娘,还要叫太后娘娘,原来太后娘娘和敏妃姐姐是一样的啊。”
宫女立刻抬高了声音道:“宋良媛还请谨言慎行!”
只见太后抬了抬手,缓缓说道:“罢了,和一个傻丫头有什么好计较的,既然她饿了,去拿些糕点来给宋良媛吃。”
太后宫里的糕点都是用茶叶做的,虽然有些涩口,但是有意犹未尽的香味。
而宋知意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将一整盘茶糕都吃了个干干净净,还响亮地打了个饱嗝。
“谢谢太后婆婆的点心,知意吃饱了!”
宫女还想提醒她,只见太后摇了摇头。
“宋良媛,你且去外面找皇上让他带你回去吧,哀家没什么要说的了。”
宋知意闻言恭敬地又行了个礼后喜滋滋地说道:“知意告退,太后婆婆,知意以后有时间会经常来看你哒。”
等她跟着梁梦洲离开后,方姑姑进了内殿走到太后身侧。
“娘娘,可是觉得这宋良媛有些蹊跷?”
太后摆了摆手,“一个单纯的小丫头而已,哀家只是好奇什么样的人能让皇帝迷得不行,既是个没什么心眼的小丫头,就无妨了。”
方姑姑笑道:“皇上对宋良媛还真是上心,方才皇上在院子里三不五时就要往这边殿里看一眼,见着宋良媛蹦蹦跳跳出去了,皇上脸上才有了笑。”
太后说道:“皇帝的朝政还未稳固,哀家实在是不放心,先帝去时曾对哀家说过皇帝是个有才干的,必能成明君,因此即便他不是哀家亲生的,哀家也会尽力出手帮他。”
方姑姑颔首说:“太后娘娘的良苦用心天地可鉴,只盼着皇上能够不负太后和先帝的期望。”
主仆二人又寒暄了一会儿,太后便回寝殿休憩了。
也是前日敏妃禁足之期过了,她来太后宫里请安时提起,太后才知道皇上现在一月有半月都宿在悦仙宫,其他半月就是通宵达旦地在御书房思量朝事。
宋知意虽然年龄小,但却是从宋国公府上出来的孩子,便不能掉以轻心。太后这才在昨日叫人传话给皇上,让他带着宋知意来请安。
谁知这丫头真如宫人们所说,是个不经世事没有头脑的小丫头,看着并不是装的,太后便生了怜悯之心,也不再想为难她。
这样的傻丫头只怕已经成了国公府的一枚废棋了吧。
前脚宋知意跟着梁梦洲出了太后的寝宫,后脚就有宫内的眼线去给敏妃报信了。
敏妃听完来龙去脉后面色并不好看。
“你可看清楚了?真是笑着走出来的?难道太后没有训斥她吗?”
那小公公跪在地上急着说:“回娘娘,千真万确啊,奴才是亲眼所见,况且皇上和宋良媛进去之后,太后娘娘宫里也没传出什么声响,应当没有发生过争执的。”
敏妃重重放下茶杯,说道:“行了,你下去吧!”
她原本以为太后这样的禅佛之人会厌恶宋知意这种狐媚惑主的丫头,谁知她的算盘竟然砸了。
从太后那里入手看来是不行了,还得另想法子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