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竟然说出这么亲切的话,显然是很喜欢燕家这位姑娘啊。
众人默默行了礼,陆续退了出去。
初茗对此觉得有些疑惑,虽说婉琰长公主很喜欢她,但也还没到可以这么亲密说话的份儿上。
不过想着也不会有什么事儿,说不定是婉琰长公主不喜欢人多伺候吧。
初茗正出神的胡思乱想着,见婉琰长公主站起身,遂也随着她站了起来。
“初茗随我去内室坐坐。”婉琰长公主握住初茗的手,样子和蔼又亲切,亦然像一位母亲。
初茗是女孩子,但婉琰长公主的内室也不是随便可以进去的地方。
如今忽然这般不见外的直接拉着初茗进去,倒让初茗有些措手不及。
婉琰长公主见初茗忽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那好奇的模样,完全就像一只可爱的小花猫,不禁笑了。
“我有几样东西想给你看看,虽然算不上最好的,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婉琰长公主身为皇亲国戚,又是当今太后最喜欢的孩子,太后和陛下念及婉琰长公主早年吃了许多苦,因此在婉琰长公主回朝以后,赐了不少东西。
而且即便没有现在陛下和太后的所赐,这平日里众人赠送的也不在少数。
再有就是婉琰长公主早年的一些东西,当年她离开汴京匆忙,又已经是心如死灰,因此对于那些簪环首饰也好,古玩玉器也罢,全都不甚在意。
如今婉琰长公主回朝,曾经属于她的东西,自然是全部归为她有。
婉琰长公主闲来无事,便从这些林林总总的物件配饰中挑选出几样自己留着,并且又挑选出一部分特意给初茗留下。
“我没有孩子,与你算是一见如故了。”婉琰长公主笑着握住初茗的手,与她一同进了内室。
初茗眨眨眼,觉得婉琰长公主虽然含着笑,但神情却有些哀伤。
想来婉琰长公主早年为了边地和朝廷之间不起战火,不得不放弃自己本来定好的婚姻,履行她作为公主的责任。
如今能够回来,想起以前的事情,肯定是心中有悲痛的。
“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不管是谁都是如此,只是看这个人究竟得了什么,舍了什么。”初茗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说话的人是婉琰长公主,她虽然是皇室宗亲,但却是个难得的明事理,懂大义的奇女子,因此初茗并不担心这一言出,对方会觉得不快。
无惧风雪,坚强绽放的梅花,与那些只能摆在温室中的鲜花是不一样的。
婉琰长公主闻言一愣,随即舒心一笑。
这么多年以来,并没有任何人和她说过这样的话。
是啊,人生岂能事事尽如人愿,她的出生便已经优越于许多人了,但依旧有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
不过好在,她知晓自己什么时候给放手,什么时候该得到。
“我就知道,初茗你是个难得的好孩子。”婉琰长公主会心一笑,朝初茗看了看,与她一同坐了下来。
没有人和她说过方才的话,因为她的身份,很多时候听到的不过都是恭维和顺从。
再或是想要利用她是皇亲国戚这一点,溜须拍马来换得个人利益。
前者是身边伺候的人,她们要依靠自己吃饭,也并没有任何二心,倒也没什么。
至于后者,大多是些没有任何真才实学,也没有任何才干,但却贪心非常的奴才嘴脸。
像初茗这样,由衷的说出真实想法的,真的是凤毛麟角。
婉琰长公主见初茗并未马上回答,又补充道:“难怪沈渡那小子对你念念不忘,算是他有眼光。”
这话说得一点不错,但如果是长辈说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初茗觉得不好意思,马上嘟起了嘴巴。
“您不是说有东西给我看嘛,提沈渡又是为何啊。”
婉琰长公主看到初茗娇嗔的模样,“扑哧——”一声笑了。
“行行行,咱们看我给你留着的物件,不说沈渡好不好。”
婉琰长公主轻轻的捏了捏初茗的脸颊,笑容和蔼。
初茗揉了揉了脸颊,知道婉琰长公主是在玩笑,也跟着笑了。
婉琰长公主说话间,从一旁桌上取过来一只檀木盒子。
初茗见那只盒子雕工精致,便知道这里面装的东西肯定价值不菲。
越是好的物件,装着的盒子便越是精致,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若是非要说什么不该只看外面就武断判定,好的东西未必就装在好的盒子里,那不过是钻牛角尖儿的狭隘之说而已。
这世上哪里有不是黑就是白的说法,都是有有一定条件的啊。
婉琰长公主打开盒子,从里面拿出一对手镯。
这是一对翡翠玉镯,通体色泽温润,是很难得的珍品,不过看样式和成色,显然不是初茗这个年纪戴的。
“这个是我成年的生辰时,母后赠予我的,说是以后有了孩子,可以传给女儿。”
婉琰长公主说着,将一对翡翠玉镯递给初茗。
“你这个年纪还戴不了,全当压箱底吧。”
初茗接过翡翠玉镯,温凉的触感在夏夜中,很是不同。
即便初茗并不算太了解翡翠,但从婉琰长公主话中得知,这是太后亲赐。
太后最疼爱的孩子就是婉琰长公主,这翡翠玉镯定然是好的。
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婉琰长公主一句是要留给女儿的话,让初茗心中很是触动。
不管婉琰长公主给自己是什么,单是这一句话,就足够初茗感动了。
这是把自己当做女儿看待,将最珍贵的东西在出嫁前给女儿的意思啊。
初茗知道婉琰长公主是一位难得的奇女子,平日里那些只懂得涂脂抹粉,说长倒短的妇人是不能比的。
因此对婉琰长公主格外敬重,不为别的,一个本来无忧无虑的公主,为了边地和朝廷免于战火,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半生的幸福。
独自一人留在四面楚歌的边地部族,应付着一切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刀枪剑影。
这样的功绩,恐怕是那些自诩读了多少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