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是太后的亲生女儿,反而为她修建府邸成为众人所争论的事情,岂不是可笑至极。
众人暗中都觉得,婉仪公主是定王之女,因此才能有此殊荣。
长公主即便是太后的嫡亲女儿,但终究远嫁边地多年。
此次回朝尚且有许多不确定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为其修建府邸。
这样说的人,大多是想借着此件事奉承巴结定王。
但其中也有一些人,只是故意想将水搅浑。
不为别的,可以看看热闹,顺便在从里面摸几条鱼。
自作聪明的他们不知道的,自己其实就是那条鱼。
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以为混在其中不会被发现的家伙,很快被揪了出来,成为众矢之的。
他们既不是真正的定王一派,也不是与定王站在对立营地的一派。
不过是一群想两边好处都占,两边坏话都说的家伙。
现在被拉到光天化日之下,正好成为一个消除这场争论的靶子。
这些家伙很快因妖言惑众的名义被全部责罚,而且被两派人共同唾弃,以后的路也就愈发难行。
不过这还不是最后的结果,主张修建新府邸的人早已对定王干涉朝务不满。
因此便以此事为契机,责难婉仪公主的府邸修建的过于奢华,言下之意自然是向定王发难。
定王以及他的一派人马嚣张跋扈多年,早已习惯了众人俯首敬立。
可这局免不知从何时开始,一点一点被消解。
现在突然去看,忽然发现他们的威慑力竟然早已不比以前了。
这样当然不行,因此便坚持不为长公主修建府邸。
为了这样一件事吵吵嚷嚷,日子久了便显得不成体统。
而且长公主那边传来消息,不日便会抵达。
陛下与长公主是亲姐弟,但因长公主年长陛下许多。
陛下幼年时,十分疼惜弟弟的长公主,时常陪伴在陛下左右,因此两人关子很是亲近。
也因为这个,陛下对于那些完全不将他放在眼中的家伙们,非常不满。
与定王关系很近的自然无事,但那些想要极力卖好追随定王的,很快被各种理由贬去了其他地方。
定王因此不满,这个陛下现在长大了。
以为自己翅膀硬了,想要撇开他,那怎么能行。
他已经做王做烦了,早就想取而代之。
不过是因时机还不成熟,且陛**边聚拢了些和他做对的人,还需要些时间拔除。
定王跋扈多年,目空一切,早已不具备当年的才干。
可当年的野心和贪婪不但没变,反而与日俱增。
因着陛下贬谪了追随他的几个人,定王便想发难。
不但连着称病了好几日,甚至连好几个,与他走得近的家伙们也纷纷效仿。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世上少了谁都行,但少了他们,太阳都不会照常升起了。
可让他们大感意外的是,陛下不但没有像从前那般,礼仪备至的亲自来到定王府探望。
反而还派了内官来到定王府交代,让定王大可多休息些时日。
定王这可坐不住了,若是在家待的时间久了,那自己的位置如何保得住。
那些个朝三暮四,见风使舵的家伙们势必倒戈,因此定王决定强撑着回去。
定王回去了,和他走得近的那些人,自然也就回去了。
见到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不在,朝务依旧如常,甚至是比他们在的时候更好。
陛下选派了许多今年科举中看重的新人,大有将定王等人挤开的意思。
定王冷笑,这是陛下在培养自己的势利啊,他怎么能坐视不管。
如今既然不能硬着来,那便换一个法子。
于是亲自提出为长公主修缮府邸,好来一个以退为进。
谁知,让人意外的是,陛下竟然否决了定王的提议。
原因很简单,现在正是春季,是开垦农田的好时候。
与其将钱花在一座奢华的府邸上,不如做一些真正有用的事情。
于是不待定王说什么,陛下便将这笔钱拨到各州各府,用来做开垦农田使用。
定王快要气死了,这是把他当猴子耍啊。
自己先是脸红脖子粗的为了一座宅子据理力争,而后又为此称病不出。
现在想要缓解矛盾,但对方压根儿装作不知道。
装不知道也就算了,还拿着他做法子。
他是穷奢极欲的亲王,陛下是亲力亲为的陛下,这算什么?
定王觉得一口气堵在心里,上不去的下不来。
就在此同时,太后传来旨意。
说自己与长公主多年母女不见,如今女儿好不容易回来了。
不想女儿流落在外,一定要和她一起住在宫里才行。
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定王觉得已经不是一口气堵在心里这么难受了,而是连喝水都不舒服了。
他现在很后悔,当年没有趁着这对孤儿寡母无依无靠时,取而代之。
当年的一念之忍,如今酿成了大祸。
定王暗骂这对贼母子,不知记得他的恩情,反而想要将他一脚踢开。
他是谁,是能呼风唤雨的定王。
要将这么多年经营的心血拱手让人,岂不是太过便宜他们了。
当然,这都是定王自己认为的而已。
宫中一处水榭内,年轻的陛下正在静静写着字,一旁的沈渡伫立。
“沈爱卿好成算,如此一环套着一环,环环相扣,不但大获全胜,而且还好好的灭了灭定王的气焰。”
陛下搁下手中的笔,看着纸上的字。
“陛下谬赞,微臣不敢称功。”沈渡谦逊的说道。
陛下微微一笑,他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之前有了那么多的铺垫,如今只是反击的开始。
暖风熏人,春日光景。
燕府的花园中,四处绽放着各式各样的鲜花。
因着燕夫人喜欢名贵的花,因此燕府的花匠培育了不少。
如今在春日里看着,大有争奇斗艳之姿。
初茗正在和金盏她们在花园里荡秋千,远远听着,便是一阵阵欢声笑语。
一个小丫鬟打前厅走来,朝初茗行了一礼道:“姑娘,有位沈公子拜见。”
初茗听说沈渡来了,心中惊喜,停下了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