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惊凤郡主的那抹身影,紫儿觉得自己都快要爱上了。
那么英姿飒爽的惊凤郡主,跟他们家公子简直是绝配!
李云看着紫儿迷 离的眼神,不由得有些疑惑。
“什么打算?穿云侯班师回朝,按照礼制应该百官相迎。”
紫儿叹了口气,怎么感觉公子没想到那层意思?
“公子,惊凤郡主可是你的未婚妻!”
李云抿了抿唇,眼中仿佛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随后恢复如常。
“父皇只说了惊凤郡主是未来的太子妃,至于是不是我的未婚妻,还是另一说。”
毕竟李承章的态度,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云根本就不清楚自己以后的路会怎么样。
紫儿托着下巴看着天,唉声叹气的摇了摇头。
“公子,我觉得,人有时候就不能太过于善良,他们希望你不争不抢,但是我觉得,公子应该又争又抢,因为那些本来就是你的!”
李云揉了一把紫儿的脑袋,不由得笑出了声。
“你这都是在哪里听来的。”
紫儿离开后,付且安才从暗处走出来,“公子,我倒觉得,紫儿说的没错,穿云侯以回来,惊凤郡主估计很快也要回京,公子不能坐以待毙。”
李云看向远处的天,眸中神色晦暗不宁,不知在想些什么。
“再说吧。”
三日后,京城中人声鼎沸,百姓们从城门一直排到了皇宫门前。
今日正是穿云侯班师回朝的日子。
穿云侯已经很久不曾回京,这次回来,除了几个副将和亲信,其余跟来的赵家军都驻扎在京城外五十里处。
但是在这之前,还有件事惊动朝野,不过跟穿云侯回京城的事一比对,便没有惊起什么大的水花。
那就是李承章把二皇子李昭放了出来。
李云甚至一开始都不知道这件事,还是白锦堂的人给李云送来了消息。
李承章这次竟然都没有通知文武百官,而是直接就给李昭的禁足令解了。
美其名曰是为了迎接穿云侯赵远甄班师回朝。
李云差点儿气笑了,如果真的是为了穿云侯,就李昭做的那些事,应该给他关进大牢,然后推着囚车来迎接,这才是合情合理。
付且安气的捏紧了拳头,“公子,不如属下偷偷的去二皇子府,先给他揍一顿?”
李云摆了摆手,嘴角有些抽搐,付且安还真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兵,就连这个处理办法都跟刚回到京城的自己一模一样。
“不用了,就算是揍他一顿,也于事无补,穿云侯班师回朝在即,我们先去迎接,其他的事就以后再说吧。”
白锦堂刚好进来听到这句话,一撑折扇,毫不客气的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
“殿下,你那个弟弟可不是省油的灯,当心他们剑走偏锋。”
李云勾起唇角,笑容中带着几分冷冽。
“那我还真的有些拭目以待了。”
李承章的做法,让李云觉得意外,怕是朝中上下不少人都是这么感觉。
毕竟李承章事先没有任何预防,直接就把人黑放了出来,于理不合,于法也不合。
“走吧。”
李云起身住准备出去,毕竟今日百官都会在城门口聚集,他作为大皇子,自然应该到场。
白锦堂也跟着起来,“这个热闹,我肯定也要去看一看。”
城门口已经被围了个水泄不通,百姓们自发的带着家里的粮食和鸡蛋,都想给穿云侯献上心意。
不少未出阁的姑娘们手里捧着鲜花,企图从穿云侯带回来的好儿郎里选出一个心上人。
李云来到李承章的身侧,看到李昭正笑眯眯的站在一旁。
“皇兄来的可是有些晚了。”
李云也是满脸笑容,“自是比不得二弟,禁足令都解了。”
周围的大臣们神色各异的看着李昭,李昭面色一僵,李承章皱了皱眉,“好了,穿云侯今日归来,你们这是成何体统。”
众人这才看向城门外,不多时,一队人马风尘仆仆的赶了过来,为首之人正是穿云侯赵远甄。
宝马良驹配上征战沙场的将军,气势自然是无人能敌,看的大家心潮澎湃。
这就是他们大炎的穿云侯,是大炎的脊梁!
赵远甄在城门处下马,直奔李承章这边来。
“臣,参加陛下!”
赵远甄身形笔直的跪在了李承章面前,李承章语重心长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穿云侯这一路舟车劳顿,为了我大炎江山,辛苦了!”
赵远甄顿时低下了头,神色恭敬,“这都是臣分内之事,陛下言重了,臣愿意为了大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承章哈哈笑了几声,心情自然是爽朗。
“都是我大炎的好儿郎!”
在太监一声回城的高呼中,李承章坐上了龙撵,而赵远甄则是再次跨上战马,带领着部下将领,进了京城。
周围百姓已经围的水泄不通,就算有官兵的阻拦,也仍旧拦不住百姓们的热情。
穿越后看着两道百姓,心中不由感动,他在外征战所受的苦,在这一刻都是值得的。
李承章等人一路回到皇宫,到宫门口的时候,百姓们仍旧激情高涨,自发的喊着穿云侯的命好。
听到这些话,李承章眼底光芒闪烁,百姓只知穿云侯,谁还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中?
直到一行人回到养心殿,李承章才高坐台上,听着台下众人山呼已毕。
“穿云侯劳苦功高,朕已拟旨下令,封穿云侯为天下兵马大将军!”
赵远甄一身戎装,从众大臣中走出来。
“臣,谢陛下隆恩!”
李昭也凑了上去,“听闻这次大将军英勇非常,不仅击退了大齐的大军,还将他们彻底赶出了嘉陵关数十里之外,真是令人敬佩。”
李昭在京城做的那些事,赵远甄自然是有所耳闻,不过李昭毕竟是皇子,赵远甄自然不可能跟他撕破脸。
“二皇子谬赞了,嘉陵关自古以来就是我大炎的国土,自然寸土不让。”
随后,他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李云。
“陛下,臣早就听说大皇子已经回京城,想必这位就是大皇子了,果真是少年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