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时势英雄.皇权称霸(6)
墨燃2021-06-01 15:032,478

  原本,李国昌最擅长的是军事与国政,但自那之后,他的身影便再也没在上书房出现过,就连太傅梁博霖也为之惋惜不已。

  不久之后,元丰帝在众大臣的进谏之下,有意要立下太子之位,以免日后突生变故,也好早做打算。

  毕竟自己年岁渐长,身体健康也大不如前。

  朝堂之上,他虽表面上让众大臣各抒己见,实际上早在头几天夜里,他亲自拟好了一道圣旨,封大皇子李元泰为太子。这件事情,还是站在他身后的那名小太监朱正天亲自所见,当时为元丰帝研墨之人正是他。

  所以,那小太监朱正天正皮笑肉不笑的站在一旁,低着头,时不时偷瞧着四周,就仿佛欣赏一场表演一般,正望着朝堂上的众臣子人声鼎沸,各抒己见。

  话说这个小太监朱正天也是一个神奇的人,他原本出生贫寒,家里本就穷得叮当响,但是屋里的兄弟子妹又众多,万不得已几个妹妹被卖到了财主家去当丫鬟,其他兄弟做工的做工,做苦力的做苦力,唯独他猴精猴精的,但是身体又太瘦弱,干重活儿他自然吃不了那份苦,为人好吃懒做,偷奸耍滑。

  所以他的父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托人为他在宫里面找了个好门路,骗他说是去宫里做宫人,领俸禄影子还不愁衣食,他自然就跟着那介绍人屁颠屁颠的去了。

  (事后,他的父母说,做公公也没啥,反正家里孩子多,不愁断香火,这才狠心将他送了进宫。)

  谁知道他一踏进那间房门,进去就是一刀,害得他九死一生,差点没直接一头跌进了阎王殿。

  这是先斩后奏,可没有后悔的路。他虽愤愤的要死,但却又不得不认命,与其如此,他竟然将心一横,心中暗道:既来之则安之,我也要在这宫里混出个人样儿来!到那个时候,他要所有的人都贵在他的面前,给他磕头。

  朱正天也很恨他的父母,他怨他们对自己不公,那么多的子妹里凭啥就自己进了宫,即便是再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天下却有如此狠心的父母。

  可是事与愿违,这个宫可不比一般的任何地方,在这里每做一件事,甚至是每说一句话,都随时可能招来横祸。

  好在他脑瓜子转得快,所以在之后不断地摸爬滚打中,他见得多了,多挨几顿打,多吃些亏之后,他才慢慢的变得越来越机灵起来。

  他后来发现这个宫太深,简直就是深不见底。人若在这里想生存下去,就得学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他之后将这个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逐渐地,朱正天从一个后厨里面打杂的小太监,一直爬到了皇帝御书房里的小太监,其中经历了多少的波折,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他的机遇来了,元丰帝李元贞倒很吃他这一套,觉得他人又机灵办事俐落不说,嘴还特别甜,于是就有意栽培他,将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办事。

  朱正天这小太监就一跃而起,逆风而上,成为了那些新晋太监里面,爬得最快的其中一个小太监。

  而这中间只经历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但在他看来,这还远远不够,而爬与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至少,现在离他心目中那个最终的目标还很远。

  再说说那个大皇子李元泰,不久之后,一道圣旨搬下,他便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大沅朝的太子,不过自从当上了太子之后,李元泰就一发不可收拾,外加上他平日里就豪强霸道,所以当上太子之后更加的肆无忌惮,日渐地嚣张跋扈起来,因为他这人做事从不计后果,有些自负头脑鲁莽。

  当时更得罪了不少的朝中权贵,平日里又依附着母亲正宫皇后对他的百般骄纵,在京城里干下了不少的坏事,因他嗜杀喜斗,且心胸狭隘。

  在民间,他的名声也并不太好,很多人都背地里都咒骂他睚眦。(意为龙的第二个孩子,睚眦生性凶残,并无气量。)

  有人还将他的名字对号入座加入了童谣,四处广为流传开来。

  龙生九子各不同,睚眦必报你(李)太圆(原泰),六子斯文似负屃(最像龙的儿子),孰是孰非真(贞:暗指元丰帝李元贞)不分,沅朝太子该负屃(六皇子李国昌)。【注释:括号内为暗喻的原话内容。】

  其真实的意思便是:大皇子的人品不如六皇子好,而六皇子才最有资格当太子,因为他最像元丰帝李元贞。

  另一方面,大皇子当上太子之后,正宫皇后也放松了对其他太子的监视。

  在这个时候,六皇子李国昌正在韬光养晦之中,他本身对军事策略方面又非常在行,当时听说诸葛世家有神兵图,于是禁不住好奇心,还专门拜访过诸葛笑天。

  不过诸葛笑天告诉他,坊间传闻多为空穴来风,实则言过其实,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神兵图,他只擅长于机关术与兵器的制造,他们对行军阵法进行了一番交流,当时相谈甚欢,甚至于李国昌还在那里定制了一些特制的武器,以及机关图案。

  关于坊间传言的得神兵图如得天下,六皇子李国昌另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无论多少厉害的兵器,都是为人所用,真正能够得天下的只会是人,而不可能只凭借一个兵器。

  只有一个人真正的懂得知人善用,会审时度势,再配上一柄绝世的武器,唯有这样,方能应天时地利打拼出一番自己的天下。

  但有时候,兵器只是一件器具,兵器再好,若人是个废人,那他手里即便握着再好的神兵,那也如同一柄破铜烂铁一般无用。

  而且,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深知除此之外,甚至连国运也是一样。一个国家的兴衰命脉,全部都寄托在一个君王的手掌心内,若是这个君王不够高瞻远瞩,那这个国家也难免会受其累。

  诸如此类的事例,在历代君王中,可以说数不胜数。

  但凡事都有优有劣,其中也不乏错类拔萃的佼佼者。

  但如明君这类被后世敬仰、歌颂或推崇之列,都是后世局外人之事,前者也只是身在居住,而不自知。

  六皇子李国昌倒是个例外。

  李国昌的城府本就深重,其人在谋略方面颇具天赋,因年幼无知时不懂世事,其锋芒毕露险遭正宫皇后的毒手,但幸亏巧遇学艺归来的尧舜君拔刀相助。之后,他的母亲岑妃千方百计的笼络到尧舜君,于是尧舜君将自己今后的命运以及仕途,全部缚于六皇子李国昌的身上,对他的忠诚度可以说是已到死心塌地的地步。

  外加她在江湖上的人脉关系很广,于是为他四处打点张罗,他们又暗地里策划了更多周密的计划。

  在所有的计划逐渐地成型之后,他在自己设计的征途上一步步朝着真正的皇权靠拢。

  但天下大势,又离不开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则,便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数年之后,六皇子李国昌逐渐地崛起,无论是在证见还有在军事方面,无不彰显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的优势。而李元泰却恰恰相反,他正逐渐地走向下坡路,还在朝野上下失去了很多的人心与势力,这无疑也在证明,元丰帝立大皇子李元泰为太子是失策的。

继续阅读:第93章 时势英雄.皇权称霸(7)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魅影惊鸿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