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整个房间座无虚席,里面早已经挤满了人,姑苏琉璃来晚了些,便将最后一个位置留给你琴女,自己则退至最角落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但他的眼睛,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任无名,眼神中流露出许多的敬慕,或也有钦佩,但在这间房子里,话最少的便是他,自从认识任无名那一天开始,他就学会了,多用耳朵去倾听,少用嘴来絮叨,因为任无名最不喜欢就是废话连篇之人,但多数人话虽多,却经常词不达意。
“看来你事先便做好了准备,我想你之所以不告诉我们,是怕知道的人越多越容易被鬼面人是吗?”夏无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任无名轻摇白扇,“我的确之前做了一番周密部署,不过计划越周全就越容易出错,因为世事多变,知道的人越多越难把控,人少反而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夏无涯思索着,”一开始,你便让琴女离开,如果我没猜错,这也是事先安排好了的吧?”
“琴女所负责的,主要是根据现场的情况,来执行点燃所有我们带来的香,也就是蛊毒的解药,但这个任务并不容易,一方面要防止被鬼面人怀疑,另一方面,还得防止时间不够,而造成解药的效应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我所要做的就是稳住鬼面人,然后伺机下达指令,只要牵制住他,我们此行便不会浪费一兵一卒,也能扭转乾坤,完美收官。”任无名提出了这次任务中最为关键的几个要素。
夏无涯依旧好奇,“那蛊囊里面的圣螟为何没有出动?”
“我在烧第一张符咒的时候,之前埋伏在山上的本帮弟子,就相当于接到了信号,那个时候蛊囊就被付之一炬了,它还如何出动。”任无名端起桌面上的茶杯,用嘴将那些漂浮在茶面的浮沫轻轻吹掉,然后只饮了一小口茶水。
夏无涯又问:“那你烧的第二张符咒,意味着什么?”
任无名微微颔首一笑,“兵不厌诈,第一次,我已经成功了!第二次再来,作为一个人的自然心理反应,多数会惧怕。所以这张牌,打的便是心理暗示,我就是要他心虚。无论战场之上或决斗场上,都是需要士气与信心的,一次受挫,多少都会有些挫败感了,但也不是逢赌必赢,这还得靠点运气。”
夏无涯聚精会神的望着任无名,“那你的两张符咒既然都是虚晃一招,那你是如何做到让老天为你助阵的,你为何提前预知风向?这可是半点做不了虚的,除非你会法术,但你已经提过,那些都是虚的。”
任无名用手轻轻的拍了拍身上的尘埃,顺势起身慢慢地靠近那扇窗户,透过那一扇敞开的窗户,远眺着天空中的那些明亮的星辰,道:“天命虽不可违,然天数皆可算!”
很多话从他的嘴里说出,总是让人无从反驳,所以夏无涯没有再继续追问。
夜以入深,众人皆已睡下,外面的环境出奇的幽静,虽周镇又变得空旷起来,但此时的空气却不似之前那般憋闷,现在的氛围显得更为祥和、安宁。
屋顶之上,夏无涯嘴边随意的刁着一根竹签,仰躺于屋顶上方,距离他不远处,任无名端坐一旁,手里随意的摆弄着一片青绿色的叶子。
今夜的夜空虽依旧深沉,但黑暗上那无数的缥缈而耀眼的星辰,将夜色装点的更加至幻至美。
两人不约而同的凝望着夜空,即便没有多余的交流,夜,静怡而深邃。
漫天的星斗,似乎也正冲着他们眨着眼睛,浩瀚无垠的夜空,点缀其间的星宿,无不令人向往、憧憬,甚至令人产生无数的遐想。
夏无涯的心里,还剩下一个最后的疑惑,也是他不能释怀的问题,“你为什么要放他走。”
任无名目光炯炯的望向夏无涯,却只道,“我若让你杀了他,这世间就没有杀人的人,或是被死的人了吗?”
夏无涯缓缓的道,“但我想那个理由。”
“有时候,一件事情要从很多面去考虑,如果凡事只图一时痛快,却看不到这件事之后的连锁反应,那岂不是徒劳。”任无名抬起头,望着天上那漫天耀眼的星辰。
“你又凭什么判断他不是中原人?”夏无涯问道。
“那我问你,”任无名决定旁敲侧击,于是道:“你听说过空明此人吗?”
“诸葛神相,何等人物,他的典故广为流传,他是一个杰出的忠臣良将,也是一个真正的智者。”不过,夏无涯对孔明的了解多来至于书卷,或是传闻。
任无名突道:“大兴国内家喻户晓的事情,那鬼面人却闻所未闻,你不奇怪?”
夏无涯无言以对,只好沉默。
“此外,你们所了解到的只是片面,还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早年他拜鬼谷子为师,知天命、会谋略、涉医理……文韬武略几乎占尽,所以人们才称他为诸葛神相,诸葛亮只有一门不足,故此,诸葛世家作为他的后人,便肩负起了这个责任,以锻造兵器为生计,但世事难料,只可惜……”话未说完,任无名已发出一声幽怨的哀叹。
夏无涯直接道,“你为何如此了解?”
“每一个人皆有理想,或许我的理想,就是成为另一个他,”任无名的脸上带着一丝苦笑,“又可能冥冥之中我与他有缘,要不然为何我也爱好如此广泛勒,可能这就叫缘分,就好像我和你的相识,不就是一种缘分吗?!”
夏无涯露出一丝微笑,“怪不得,原来如此。”
任无名抬头望向他,饶有兴致的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诸葛亮空城计?”
夏无涯徐徐点头,“这我知道!那时候司马懿已兵临城下,但他生性多疑,中了空明设下的空城计。”
任无名轻摇白扇,缓缓道,“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孔明当时之所有能不费一兵一卒,并利用司马懿本就生性多疑的弱点,凭的便是天时地利,而用的是孙子兵法三十六策中的知己知彼、虚虚实实。此乃兵不厌诈的策略,但若当时换了任何一个人,只怕诸葛亮就算再机智也性命不保。其实,当时的情况比十万火急还要危难,好在孔明危难之时仍能保持临危不乱,不被人轻易发觉半点慌乱之色,否则,也难!”
夏无涯道:“世人都唤空明为诸葛神相,意在他就如同神明一般的存在,不想,他也与凡人无二。”
任无名直接道:“他本就是个凡人,那只是世人对他的一种敬仰情怀。就如同这世上原本没有鬼神,只是人们用言语口舌相传,便制造出了鬼神而已。”
夏无涯听他此言,觉得话里分析的句句有理、头头是道,又对策略方面了若指掌,就彷若他能洞悉当时孔明的内心深处一般,但如诸葛亮这般的大智者,这世间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但在世间流传着空明智勇双全,神机妙算的典故,早已将他传的神乎其神,就如同神人在世一般,但听任无名的一席话,大智者也是凡体肉身,也和寻常人一般无二;逐渐地,他对诸葛亮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