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两人攀谈之际,不远处传来“苏美尔公主驾到”的传唤声。
妇人脸上立刻露出惊恐的神色,一把拉住兰因,示意现在需要下跪。
兰因跟着妇人跪下,却对这位新太子妃愈加好奇。
只听得妇人轻轻说道:“快低头,这苏美尔公主是厉害的人物,比之前东宫的旧主严厉多了。”
兰因只得低下头。
苏美尔公主一行人浩浩汤汤,在宫道上行过。兰因见不着苏美尔的模样,只看到华丽的裙摆一点儿都不输旧日的贵主们。
此时,有下人传讯说太子已经回到长安。
“阿兄,果然是记挂着媚儿,那么快就回来了。”
带着西国口音的少女声音响起。
礼朝的话说得不甚流利,可依然掩盖不住她欣喜的心情。
“哎呀,韩妈妈,我这个样子见阿兄是不是不太妥当?是不是要换上礼朝的服装。”
一个上了年纪女人的声音答道:“公主天生丽质,怎么打扮都是好看的。不过,按照殿下的喜好,还是穿上红色孔雀罗制的大袖为好。”
“我就是这个意思。韩妈妈,我们快走,快走。”
苏美尔公主拉着韩妈妈很快离开了宫道。
兰因跪在地上,思考着刚刚的那段对话,心里一阵疑惑。
她拉起那妇人,旁敲侧击地打探道:“王妃好生奇怪,竟然称呼殿下为阿兄。”
妇人掩面笑道:“主上们之间的情趣吧。不过,咱们殿下尚未正式迎娶苏美尔公主过门,所以公主暂时也唤不了殿下夫君。”
未过门?
兰因心中一阵疑惑。
有个男人反着手走来,见到兰因和妇人在墙根下说话,立刻发作起来:“喜欢嚼舌根的妇人,今天还有一大堆事儿还没处理好,居然还有心思在这里说话。赶紧干活去。”
妇人慌乱极了,忙行礼道:“李爷,奴婢这就去。”
说完,妇人也顾不得兰因,立刻就跑开了。
李总管见兰因站在原地不为所动的样子愈加恼怒,扯着嗓子道:“怎么还不动起来,是想吃板子吗?”
这几年在外头,兰因见惯这样狗仗人势的模样,并不惧怕。
她淡淡回答道:“我刚来这儿迷路了。”
说着,她扬起手里的包袱:“没地方安置,遂问了刚刚那个娘子。”
李总管冷哼一声:“小嘴倒伶俐。看在现在缺人看过的份上,不跟你计较。这条宫道走到底有个院子,你暂且在那儿安置下。包袱放下之后,立刻出来干活。主上吩咐了三天之内,整个东宫要收拾妥当。”
兰因行礼道:“奴婢,省得。”
兰因按照李总管的要求来到宫道尽头的那处小院。
看到小院的那一刻,兰因笑了。
“这算哪门子总管,竟不知主人的忌讳。竟然将母妃以前居住院子让下人居住。”
兰因跨入小院。小院中依旧是原来那般模样。雕栏风蚀,朱墙斑驳,森严的殿宇浸透了积年的风霜。
院中的大树没有因为战火而被毁,而是愈发郁郁葱葱。
兰因走到树下,仰头望着树上的刻痕。如今树上的刻痕已经随着生长的树干升高了不少位置,兰因伸手都够不着。
她想起那天夜里,她一身艳丽红妆,由洛昱牵着来到这棵大树下,拜了天地。
就是在树下,洛昱曾深情对兰因说道:“今日我带你来此就是想告诉阿娘,我找到了我的有情人。”
他还曾立下誓言:“因因,在我心中你就是我的妻子。位分的事情暂时要委屈你,但来日方长,待日后我主事,我会让天下人都知道你独孤兰因是我洛昱的妻子。”
兰因想起那夜两人诚心相待,指天盟誓。那时的兰因真的以为自己找到了归宿。
“都说物是人非,可现在呢?什么都变了。”
兰因久积在心中的苦楚在这一刻开始爆发出来。她眼角酸涩,心上仿佛被压着千斤巨石。她兰因抚着胸口,大口大口喘气,没多久额头就冒出了汗。
此时,兰因感到身下有癸水涌出。
从长安宫殿逃出后,兰因遭受巨大的创伤,加之战时吃不上饱饭,兰因的癸水就没正常过,间隔很长时间才会来一次,且癸水期间全身疼痛异常,身上没有力气,饭食不进。
来到洛昱身边的这段时间,兰因日常三餐规律,洛昱又吩咐下人给她准备上好的炖品滋补身体。短短几个月时间,兰因长久未来的癸水又到了。
兰因的身体已经隐隐作痛,特别是脑袋,疼得嗡嗡直响。她吃力地站起身来,朝里屋走去,看到床也不管干不干净就直接躺了上去。
一躺上床,兰因身体里的疼痛开始肆无忌惮地发作起来。她抱着身体在床上打滚,却咬着牙逼着自己不要发出痛苦的呻吟声。
不过半刻钟,兰因唇色发白,全身是汗,原本不多到了力气也用得差不多。
兰因一摸自己身下,粘稠的红色液体已经浸透了衣服。
“这是要折腾死我呀。”她有气无力地说道。
不久,兰因便眼前一黑,昏死过去。
且说洛昱骑着马直奔皇宫,一路疾驰,无人阻拦。
来到太极殿前,洛昱按着佩剑,奔上台阶。
洛肃和卢慧似是对此早有准备,坐在大殿之上等待洛昱的到来。
“臣叩见圣人、皇后。”
虽然气势汹汹,可洛昱依然遵守礼仪。
洛肃笑着站起来:“元嘉,起来吧。”
洛昱应了一声喏,缓缓起身。他冷冷地看着洛肃和卢慧,等待着两人耍把戏给自己看。
洛肃被自己儿子盯得无措起来,怯懦地看向身旁的卢慧。
卢慧拍了拍洛肃的手,随即对洛昱展颜笑道:“大郎果然孝顺,从东洛回来,第一时间就过来看圣人了。”
洛昱道:“圣人武功盖世,在主力东征之际还能引兵攻入长安,光复长安。”
洛肃尴尬地笑了笑:“那是多亏了大池国的鼎力相助。”
洛昱冷哼一声:“所以圣人给了大池什么好处,竟能令他们愿意发兵二十万协助您光复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