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们的欢笑声,很快引起了田地里众多村民们的注意。
很多村民都站了起来,好奇的看着王小剑带着一群孩子走了过来。
“这不是王大人吗?王大人回来了。”村民们欣喜若狂纷纷都围了过去。
高作物的巨大丰收下,村民们对王小剑可是佩服之极。
如果没有他,带来这么多高产作物。今年村民们都还会挨饿,更别说,丰收之后山庄和其他的几个家族都高价收购粮食。
口袋里多了几个钱后,村民们的选择就更多了。一些村民换上了新衣服,还有一些正在考虑着修新房子。
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王小剑在村民们心中的威望已经达到了最高点。
随着众人一传十十传百,王小剑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山庄。
正在村庄里面指导翻耕的张阳,闻言大喜,他神情激动的来到村庄门口,正好看到王小剑被村民围绕着走了过来。
张阳也看到了曹觅薇,他当然知道王小剑为什么出海,就是为了这个师娘。
他连忙走过去恭敬的说道,“师傅,各位师娘你们终于回来了。”
听到张阳叫他们师娘,三女都高兴的不得了。
很快王小剑带着张阳回到了山庄,可能是旅途比较劳累,三女没打扰王小剑和张阳谈正事,她们打声招呼就回到了房间,村民和小孩子也依依不舍的纷纷散去。
王小剑和张阳这么久没有见面,他们十分激动的闲聊了几句,然后坐在正屋里商量事情。
“最近山庄怎么样?”王小剑喝着茶,转头问道。
“目前山庄发展良好,这次我们的田地大丰收,产量大约是以前的两倍,那些家族都吃到了甜头,他们准备明年继续开耕更大的面积。我们这里田地太多,人力比较少,从前两个月开始就陆陆续续有流民搬了过来,这些我都已经安置下去了。”张阳小心翼翼的将最近的事情汇报给王小剑。
王小剑听到点了点头,他刚才回来的时候路过村庄,看到村庄四周多了许多草棚。
看来这个村庄早已突破了村的规模,或许该考虑将村子发展成为小镇。
要发展成为小镇,其附属的配套设施就比较多了。
“我们大约现在有多少人口?”王小剑想了想后问道。
“村子的人口已经超过五百户人口,大约有两千人左右。他们零零散散的分布在村落四周......”张阳将村子的情况说了一遍,这让王小剑心中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很多流民迁过来后,一大部分都是随意修建房屋,根本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
“人口太零散了,这不行,你想办法将人口集中起来。”说着王小剑翻开地图皱着眉头思考着。
这一块地方大多数都是丘陵地带,平原只有面前这一块。
王小剑看了看地图,觉得将小镇修建在平原上应该不错。
两人在屋子里商量了一个上午,王小剑还凭着以前的记忆,在新小镇上画了设计图。
张阳看到这个图纸不由发愣,因为他能够想象图纸上的小镇,如果建设起来的话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图纸上的小镇特别的复杂,还有下水道以及各种配套设施。
“图纸上的小镇大约能容纳1万人口,如果这个小镇修建起来的话,这里就会成为方圆数百里最大的小镇。”王小剑详细的解释道。
“可这需要花多少钱啊?”张阳稍微算了算,不由瞠目结舌,光是这一栋房子的钱就要数十两银子。
“哪需要那么多钱?现在秋收已经过了,你组织流民在附近找找看有没有粘土坑,让他们挖掘粘土伐木,将粘土烧成大量的砖,多耗点粮食就可以了。至于其他材料,你可以列个单子出来,然后我会拜托人统一购买。”王小剑表示,钱根本就不是问题,实在不行就写信给郑承峰,然后让他想办法买些材料过来。
王小剑的话让张阳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一个好的办法。
现在秋收已过,大部分人都闲在家里,那么多劳动力在这么长时间真是浪费了。
用来建设更好的房子,村子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是茅草棚,在张阳看来早就应该推掉重建了。
“师傅这个主意太好了。”张阳忍不住给王小剑点赞。
做完了城镇发展,王小剑想起一事,不由问道,“彩东和郑向在这里过得如何?”
王小剑最怕的就是两个纨绔弟子在他走后不听话,到处胡乱瞎搞。
“由于他们认识字,我就将组织学堂的工作交给了他们。”张阳笑道。
看张阳的神情十分认真,看来彩东和郑向两人在这里呆的还挺不错的,不过这学堂又是什么意思?
见王小剑有所疑惑,张阳自然要解释清楚。
学堂是王小剑以前提过一次,张阳当时就记在心里,当时的事情太忙了,没有办理。
在王小剑走了之后,张阳才将这件事记起来,其原因还是有的,主要是村民们都不识字,王小剑留下的那些资料他们根本就看不懂,也听不懂。
没有办法下,张阳这才举办了学堂,还聪明的把所有村民的孩子都集中起来,教育他们之后,然后让他们解读给大人听。
“你这办法挺不错的,他们能来上学吗?”王小剑好奇的问道。
“开始很少有人来,我包了他们两顿伙食,所有人都把孩子送过来了。”张阳笑道。
“这个确实是个好办法!”王小剑点点头,张阳这件事情办的漂亮,两顿饭值几个钱,能宣传到位耕种方法,自然是最好的。
想不到这个效果还挺好的,很快大部分的家长就知道如何种地了。
随着孩子学习的越多,许多种类的知识都颠覆了那些世代种地的农民的认知。
像前面说的翻耕和施肥,这些都是以前他没有做过的。
以前的村民都是靠天吃饭,随便将挖个坑,种子撒上去就不管了,最多除下草。
现在都是深耕细作,还有不定时的施肥,除草,捉虫。
再加上王小剑带了高产种子和神水的辅助,产量自然是有极大的区别。
王小剑和张阳聊了半天,张阳这才告辞离开。
中午王小剑和三女随便吃了一点,他这才去找彩东和郑向,顺便看一看他们的学堂办得如何了。
王小剑在张阳那里得知学堂的位置,他来到学堂一看,不由称赞张阳的聪明。
张阳将学堂设立在山庄里,就让那些孩子潜意识的对山庄都有好感,以后招收起弟子来也十分的方便。
学堂里面大约有数百名学生,和这个时代的教育一样,他们都是粗放式教育,上至十几岁,下至几岁的孩子都交同样的功课。
看到这个情况,王小剑不由得满头黑线,就在这时,他看到彩东和郑向走了过来。
看到王小剑,两人明显愣了一愣。说实话他们已经知道王小剑已经回来了,但潜意识里他们并不想见到王小剑,因为王小剑给他们留下的记忆实在是太深刻了。
可是现在没办法,王小剑已经在眼前了,两人只好硬着头皮过去打招呼。
“听说你们两个办了这个学堂,很不错嘛!”王小剑笑道。
“那当然,为了教给学生,我们可是花了好大的功夫。”郑向比较聪明,他很快的就将这几个月的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张阳当时让他们办学堂,他们也懵了。以前只知道花天酒地的他们,怎么知道办学堂了?
而且给这些泥腿子办上学堂,这不浪费钱吗?不过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他们也懂。
最开始他们想自己好歹也是学过几年学的,他们就大胆的当起了老师。
哪知道这个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当的,课堂上的学生根本就不听讲课,叽叽喳喳的闹的耳朵都疼了。
要不然就是讲了无数遍后,学生还一脸懵懂的问为什么?一段时间内,这件事情让他们伤透了脑筋,最后还是海东想了一个办法。
他们去以前的私塾找了几个老师过来教,这些老师都是年纪一大把的老头儿。
教起东西来肯定是很死板固执的,张阳拿了一大本关于农田知识的书籍交给他们,让他们教会这些学生。
哪知道这些私塾老师,一看这些资料就不由大怒。读书就要学四书五经,怎么可能学这些乱七八糟的杂学呢?将来有出息吗?
可是没有办法,这些肯定是要学的,私塾老师一个比一个固执,见彩东和郑向非要让孩子学这些资料,他们就纷纷辞职不干,最终学堂的事情还是落在两人的头上。
两人没有办法很想挑落子不干,可是他们也回不去家族。只好自己想办法,就这样过几个月,某一天他们带着孩子们去田地里面教学。
他们意外的发现,这种野外教学的方法特别好,就连那些差生都把当天的知识答对了。
两人深受鼓舞,每次教学的时候,他们都将孩子们拉到田地里,边种地边教学。
在山庄里的学堂,反而成了吃饭的地方。
不管怎么说这次大丰收,其中五层的产量都是他们的功劳。
听到这里王小剑不由得点点头,“你们两个做得特别好,这样吧,你们从今往后就是这个学堂的正副校长了,以后你们就能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天下?”彩东和郑向对视了一眼。
一想到全天下的学生都是他们教出来的,两人就感到心中火热,仿佛整个人生都有新的目标,不由得干劲十足。
“放心吧大人,我们保证完成任务。”郑向兴奋的说道。
“有几点意见我还是要提的,学生最好是分年龄来上学,比如说……”说着王小剑将那个世界的学校结构说了一遍。
“什么,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要分一个班,那这要多少老师啊?”海东听到王小剑的话,不由眼睛都瞪大了。
“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你可以分成不同的学科,比如说私塾的老师专门教认字和读书,而你们就专门教你们擅长的。”说到这里,王小剑有点后悔了,早知道自己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带一整套小学到高中的课本,那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这个确实是一个好方法,现在私塾老师价格很贵的。”郑向皱了皱眉头,附近的私塾老师是不可能了,他们都拒绝在这里来教授学生,那么只有远处去请,那这个费用就会成倍的增加。
“这个没事,你们要用钱的话就直接找张阳支付就可以了。”王小剑现在财大气粗,有几十箱海盗财宝在后面抵着,还有他每年巨额的田地收入。
如果这里能将建设成一个巨大的,充满现代化的城市,王小剑也兴奋。
既然钱财都不是问题,那其他的就更不是问题了。
王小剑给予他们目标之后,两人很兴奋的就去忙碌了,他们现在要写信回去,让家里帮忙请几个私塾。
处理完学院的事情之后,王小剑又在山庄四处看看,每个弟子都十分忙碌。
他们看到王小剑都十分恭敬的打招呼,现在山庄的弟子出去都会受到村民们的款待和夸奖,就让他们感觉和以前都不一样了。
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当然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王小剑给的。
至于王小剑和古玉芙的事情,经过王小剑的指示,张阳有意识的一点点透露出来,刚开始还有些风言风语,可随着大丰收的到来,所有人都闭嘴了。
这倒是意外之喜,这点王小剑都没有想象到。
在山庄里逛完之后,王小剑又再次来到村庄,他的到来立即得到了小孩子们和大人们的欢迎。
许多人都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的说着,四周很吵,王小剑还是能听出他们语言中的快乐和幸福。
“王哥哥,你说秋收节你要来参加吗?”王小剑感觉到有人拉了拉他的衣角。
他低头一看,原来是村子里的一个十分可爱的,肉呼呼的小姑娘,小丫。
王小剑顺手将小丫抱了起来,亲了亲她粉嫩小脸蛋说道,“当然要参加啦,放心把这次的秋收节会办的比以往更加热闹。”
听到王小剑这句话,众村民都欢呼起来,要知道这秋收节对村民来说特别的重要。
只有在秋收节上祭拜祖先和神明,它们才能保佑村子在明年有更好的收获。
这个节日很早以前就有了,村民们对秋收节的重视已经超过了春节。
就在这时,张阳正好经过,王小剑连忙吩咐他举办秋收节的活动。
“师傅你放心吧,秋收节每年都在举办,这个我还是挺有经验的。”张阳笑着说道。
“我的要求也很简单,要让周围的所有村民都知道这件事情,钱不要担心,你要多少钱我给你多少钱。”王小剑知道,办这种节日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物资。
王小剑现在穷的就只剩下钱了,他的意思就是将方圆百里的村民都召集起来,也相当于一个宣传。
“这样你派人向四周的城镇贴出通告,就说如果在秋收节过来参加的话,不仅可以免费吃喝三天,愿意在这里居住的人还可以获得一栋房子。
“一栋房子?”周围的村民都傻眼了,免费吃喝已经够吸引人了,一栋房子是什么鬼?
“我们未来要建一一个很大的小镇,所有的房子都是砖瓦房。”王小剑见众人十分感兴趣,他不由笑着解释道,就当做前期的铺垫。
“砖瓦房好啊,砖瓦房冬天特别的暖和,还不透风。”一些有经验的老村民兴奋的说道。
他们现在住的都是茅草棚,每到下雨和冬天就冷的要命。
砖瓦房好是好,就是太贵了,村民们的财力根本无法修建。
“我们会在四周开发和寻找黏土,正好秋收已经过了,大家都有大量的时间。我们会组织烧制大量的砖瓦,到时候用来修建砖瓦房。”
王小剑说完之后,张阳在旁边补充道,“当然烧制砖瓦和修建房屋,我们是会给钱的,按每天的工钱来算。”
村民们做梦都想不到,冬天还可以赚钱,而且还能修房。
“如果真的要修房子,这可是好事啊,不给钱都可以。”一些受够了茅草棚的村民们激动的说道。
“钱是必须要给的,我也想大家过一个舒服的冬天。”王小剑笑着说的,虽然他没有学过经济,可是他还算是知道的,如果钱财不流通,那是就是一潭死水。
金钱会流通,才会让这些村民更加富裕。
王小剑说的话给村民造成了巨大的反响,几乎每个人都在讨论这件事情,有人深信不疑,还有人半信半疑。
“你听说了没有?王大人决定要修建一个新的小镇。”
“当然听说了,这件事情都传遍了。”
“你觉得有可能吗?”
“怎么不可能?当年王大人种庄稼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怎么可能有那么高的产量,可是结果了。”
听到这话的人都沉默了,他们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或许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做到的事情,王小剑却做到了。要知道田地的产量整整提高了两倍,这是多么可怕的数据。
人们的信心在增长,直到张阳派了专业人士出去探索四周的资源时,所有疑惑的人才闭上了他们的嘴巴。
与此同时,张阳还派出去许多村民,他们带着宣传单到四周的城镇宣传这次的秋收节。
张阳心眼比较实,他想到未来的小镇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他就将宣传单上的内容设计的特别的吸引人,按照王小剑的意思,三天免费吃喝和一栋房子都用的粗体字。
随着这些村民的走亲访友,宣传秋收节和田地里的产量时,知道这些消息的人都惊叹不已。
依然有许多人怀疑这件事情,不过更多人都犹如*汇向大海,他们纷纷携带着家属和亲戚向这里集中。
这年头还是有很多人吃不上饭的,别说一栋房子了,三天免费吃喝就让人趋之若鹜。
随着人们的到来,张阳连忙组织人手清理开了一大块空地,开始修建秋收节的祭台。
大量人员到来给这里造成的很大的压力,还好王小剑的钱多,在四周搭建了许多帐篷,这些人就住在帐篷里。
当然这些人也不是免费住,需要用帐篷的人都必须上山帮忙干活。
在河流旁找到的粘土坑现在正是开发,大清早的就有招聘广告贴在村子的宣传栏上,无数人围观。
这里许多人都不识字,张阳等人又忙得脚不沾地的,更没心思给这些人念。
没办法之下,他们只好将目光方向正在玩耍的那些小孩子。
“三狗子,听说你在读书?那你识字不?”一个亲戚问的。
“当然识字啦,我现在在学堂里成绩可是数一数二的。”三狗子骄傲的回答道。
“想不到三狗子还出息了,快来给叔念念,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听到三狗子会识字,周围的人羡慕得不得了,这年头能识字的都是有钱人。
“这还不简单。”感受到周围人羡慕嫉妒的,三狗子得意极了,他带着一群小伙伴穿过人群来到公告旁。
看了看公告上的字,三狗子念道,“伐木场和粘土坑,需要招一百人做工,每人包三餐和住宿,每天工钱五文钱。”
“什么招工还包食宿?天下哪有这种好事?”一个村民摇了摇头根本不相信。
“管他的呢,我去报名。”一些家里事在比较穷的,看有工作机会,哪会犹豫连忙挤到人群去报名了。
第一天报名的人极少,除了几个吃螃蟹的村民,其他人都在观望。
第一天上工完毕,当这些人回来时,所有人都围了过去。
“怎么样?怎么样?发工资了吗?”
“是不是真的包食宿?”
众人议论纷纷,见那几个人得意洋洋的摊开手,五个闪亮的铜钱就出现在手中。
“我们现在已经住在员工宿舍里面,八个人住一间,每天三餐管饱还有一勺肉,好久没有吃肉了,那味道简直是......”其中一个人得意的说道。
“居然是真的。”有人诧异道。
“当然是真的,名额只有那么多,要报名就快点吧。”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沸腾了,他们转身蜂拥的涌向报名处。
这效果实在太好了,半天的时间粘土坑和伐木场的两百个人就招满。
这两百个人身后是两百个家庭,如果他们长期留在这儿的话,小镇一下子就增添了上千人。
人增加了那么多,可是修房子,吃饭的钱还有工人的工资加起来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再加上彩东和郑翔为了招募老师,也跑来找张阳要了一笔巨大的数目金钱。
这下子张阳坐不住了,他连忙来找王小剑,“师傅,最近花钱也太厉害了吧,光是秋收节我们就花了上千两银子,工人的工地,修房子,还有学堂的钱,这简直是花钱如流水。”
“你担心什么?不是告诉你我有钱吗?”王小剑不明白张阳为什么担心。
“可是……可是……”张阳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看来这个徒弟对他没有什么信心呀,王小剑摸摸下巴。
“走吧,我带你去看一样东西。”王小剑站起来向隔壁屋走去。
张阳很好奇王小剑会带自己去看什么?他连忙跟在后面。走进屋子之后,只见王小剑大手一挥,张阳嘴巴都张大了。
屋子里面瞬间堆满了箱子,一个打开的箱子全部都是金币。
“怎么那么多钱?”张阳惊讶的不得了。
“这下你不担心钱不够用了吧。”王小剑笑着说道。
“不担心了,不担心了!”张阳笑着摇着头,谁看到那么多钱都会信心十足的。
又聊了几句之后,张阳很快告辞了王小剑,转身出去忙碌。
接下来王小剑终于明白什么叫做花钱如流水,有了充足的金钱保证,无数的原料和材料都被采集。
一箱金币足足有十万两,一周之内居然花得干干净净。
张阳雇佣了数百人按照小镇的规划图,不停的挖着地基和下水道。
当然随着人群越来越多,这里工地上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虽然有些心疼,但是王小剑知道修建城镇需要大量的金钱。周围村民都知道这里要修建一个小镇,这里也有有很多的工作和居住机会,所以他们纷纷的向这边赶来,每天新的人口到达。
还好昨天是丰收年,否则这么多人粮食都会出现问题。
就在众人忙碌的时候,秋收节到了。
每个人都喜气洋洋,今年赚到钱的村民们都购买了新衣服。
小孩子们这欢笑的穿着新衣服,一群呼啸的跑过去跑过来,追鸡撵狗,让整个村子热闹了许多。
这时候在山庄里,弟子们脸上都充满了喜悦,他们纷纷忙碌着在山庄里张灯结彩。
在房间里,三女正在着急的打扮着。
“曹姐姐,那个项链递给我一下吗?”鱼依白一边梳着自己的头发,一边问道。
“我觉得这个比较适合你……”曹觅薇笑着从盒子里翻找了一会儿,拿出了一个特别漂亮的项链,项链上
“对啊,鱼姐姐,我也觉得这个比较适合你。”旁边的古玉芙插嘴道。
“好啊,那我试试看。”鱼依白欣喜万分,她拿着项链在自己修长白皙的脖子先试了试,果然漂亮了许多。
推门声响起,原来是红玉和香灵拿着最近新置的衣服走了进来。
“新衣服啊,我要试试!”少女兴奋的喊道,一时之间房间里响起了欢乐的笑声。
不多时王小剑回来了,走进院子就看到停着的马车,马车里面堆满了折叠好的衣服。
“嘻嘻,这些衣服真好看。”红玉和香灵说笑着走了出来,看到王小剑连忙行礼。
“这怎么这么多衣服?”王小剑指马车里的衣服不解的问到。
“这些衣服都是郑老送给三位姑娘的,今天早上放在这里他们就回去了。听说这些衣服都是最近最好的款式。”红玉笑着说道。
“还有这种事情,我应该去看一看。”王小剑笑着迈步走了进去。
这些衣服款式确实是很漂亮,三女貌美如花,身材特别好,真是穿什么都漂亮。
“怎么样看看,这款衣服如何?”三女看王小剑走进来,都不约而同的望着他。
看到这个架势,王小剑感觉头一下子就痛了起来。
就在王小剑搜肠刮肚的想着赞美的词语时,张阳急匆匆的走过来,“师傅快点,时辰快到了。”
王小剑闻言松了口气,他赶紧对里面的三个女人说道,“你们快一点,节日马上就开始了。”
“好好,我们知道了,你快去吧!”三女是这里的女主人,她们知道收获日是多么的重要,正好出去露个脸。
红玉和香灵连忙跑进去给她们帮忙,王小剑则拉着张阳走了出去。
张阳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递给王小剑说的,“师傅,这次收获节的流程你看一下。”
王小剑拿过纸看了看,发现收获日大体分为祭祀,拜天,收获三个环节。
王小剑必须要拿着祭祀文领着众人一起对着龙神塑像祭祀,然后拜天,剩下的张阳从四周的城镇请来许多戏班子和杂耍人员,由他们来烘托这个收获日的节日气氛。
一切都准备好了,王小剑点了点头将纸张递了过去说道,“没有问题,就按这个来弄吧。”
很快就到正午时分了,许多村民都齐齐聚集在这片大广场,人头涌涌,他们目光都紧盯着台子上的神像,这里祭祀的神就是龙神。
王小剑庄严的走上台去,拿着祭祀文宣读起来。
古代的祭祀典礼都是很严肃庄重的,所有人都紧盯着王小剑,只见他将祭文读完之后,紧接着丢到火里烧掉,表明这件事情已达天庭。
然后王小剑带着众人都会拜天地,在这个时候几乎没有人喧哗,就连那些小孩子也规规矩矩的跟着父母一起跪拜。
王小剑内心里根本不相信这些,但他还是依照着这些传统来祭祀,毕竟这承载着众多村民的希望。
三跪九拜之后,收获日的祭祀大典终于到了最后一个环节。
一些村民将三牲六畜都摆放在祭祀台上,供人享用之后,然后大家都分而食之。
庄严的祭祀大典就到此为止,接下来戏曲和杂耍班子上台。
喷火,戏曲,杂技!
一时之间,这里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