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嬛在御膳房演的这出方便面百变大秀的动静实在不小,那诱人的香气更是乘风飘出了老远。
没过多久,一个小脑袋就鬼鬼祟祟地探了进来,鼻子还使劲嗅了嗅。
“娘娘!娘娘!你们又在捣鼓什么好吃的呀?这香味好像是方便面,但又不太一样,更香了!”
明珠眼睛亮晶晶地凑过来,看到桌上摆着的炒面、拌面还有那口小火锅,眼睛都直了。
“原来方便面还能有这么多吃法?泡着吃只是最简单的一种吗!”
姜嬛笑着给她也盛了一小碗刚出锅的的炒面:“不然怎么说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呢,来,你也讨个口福。”
明珠接过,也顾不上烫,呼呼吹了两下就吸溜了一口,顿时眼睛瞪得溜圆。
“唔,天哪,这个味道,比泡着吃更香更有嚼劲,娘娘你怎么想出来的,太好吃了吧!”
她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小碗炒面吃光了,意犹未尽地舔舔嘴唇,目光又投向那锅还在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火锅,眼神里充满了渴望。
“娘娘,这些面能不能也卖我一些?我偶尔嘴馋的时候,就让宫里的嬷嬷给我做。”
明珠拉着姜嬛的袖子,兴奋地晃悠。
姜嬛被她这馋猫样子逗笑了:“行啊,你是我第一个顾客,我给你算便宜点。”
明珠兴高采烈,“好耶!谢谢娘娘!”
最终,明珠心满意足地抱着好几包方便面饼和一小陶罐酱料,像捡了宝贝似的欢天喜地走了。
霍临在一旁看着,嘴角噙着笑意。
【她做的东西,自然是好的。】
【明珠这丫头,一提到吃就不缺席。】
待姜嬛忙完,霍临也悄悄吩咐王德贵:“去,让庄记工坊也给朕送一批方便面,就放在私库。”
王德贵在一旁看着,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小声劝道:“皇上,您万金之躯,这……这偶尔尝鲜便罢了,若是时常食用,只怕于龙体康健无益,还是应以御膳房精心调配的膳食为主。”
霍临闻言,下巴微扬,眼神睨了过去。
“朕岂是贪图口腹之欲?朕这是体恤庄妃研制新品不易,亲自支持,以示鼓励,懂吗?”
王德贵:“……奴才懂了。”
皇上高兴就好。
他默默吐槽,但看着皇上那分明写着要吃的表情,只能乖乖去办。
很快,庄记工坊的方便面便在京城商铺里悄然上架了。
起初人们还对这硬邦邦的面饼和酱料陶罐感到好奇,但经过口口相传,尤其是明珠郡主和一些尝过鲜的人的安利,这种新奇、美味且吃法多样的食物迅速风靡开来。
一时间竟有些供不应求,谢允之不得不加班加点地计算产能、优化流程,痛并快乐着。
就在京城掀起方便面热潮的同时,遥远的边疆已然迈入了滴水成冰的严冬。
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积雪,砸在戍边将士们的盔甲上,冰冷刺骨。
营帐内,即便生了火盆,也难以完全驱散那无孔不入的寒意。
伙食更是单调,多是硬邦邦的干粮和能长时间存放的腌肉,一碗热汤面都成了奢侈的念想。
一名年轻的小将领,名叫赵锋,是年初从京城调防来的。
他小心从行李里取出几块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方便面,还有一个小陶罐,宝贝似的捧到了主将的营帐。
“将军!将军!您快尝尝这个!”
赵锋脸上带着献宝似的兴奋,压低声音道:“这是末将从京城带来的好东西,叫方便面,据说宫里庄妃娘娘研制的。”
主将正对着地图蹙眉,闻言抬起头,看着赵锋手里那其貌不扬的面饼,有些疑惑。
“方便面?”
“对!”赵锋用力点头,手脚麻利地架起小锅,倒入水烧开,然后掰碎面饼,挖了小半勺浓香的酱料进去。
“您等着,很快就好!”
不一会儿,一股浓郁诱人的香气就在冰冷的营帐内弥漫开来。
将军不由自主地吸了吸鼻子,腹中的饥饿感被彻底勾起。
赵锋将煮好的面盛到粗瓷碗里,捧给将军:“将军,您快趁热吃!”
将军看着碗里热气腾腾、面条舒展的食物,又看看赵锋那期待的眼神,心中微暖。
他接过碗,尝了一口,面条劲道,汤味鲜香,在这苦寒之地,简直是难以想象的美味。
一股暖意顺着食道滑入胃中,仿佛连身上的寒气都被驱散了几分。
“好!真好!”
将军忍不住赞叹,又连吃了几口。
“庄妃娘娘竟能研制出此等美味又便于携带保存的军粮,真是……真是帮了大忙了!”
赵锋嘿嘿一笑,挠挠头:“是啊将军,这面饼耐放,酱料也经得住搁,热水一冲就能吃,味道还好,兄弟们要是巡逻回来能吃上这么一碗热面,那多得劲啊!”
很快,这种名为方便面的新奇食物就在边疆军营中悄悄流传开来。
虽然数量有限,只能偶尔尝鲜。
但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口腹的满足,更是在严寒与孤寂中一丝难得的慰藉。
许多士兵省下自己那份,留给受伤的同伴或站岗归来的兄弟。
小小一块面饼,传递着袍泽之间深厚的情谊。
与此同时,未央宫那块被精心开辟出来的试验田里,又是另一番景象。
虽然已是冬季,但搭了简易暖棚的地里,一些作物已然呈现出成熟的迹象。
姜嬛和何菱蹲在地头,看着眼前这片倾注了她们无数心血的作物满心激动。
何菱的指向其中一畦翠绿的植株,那上面挂满了或红或青的果实,在暖棚的微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娘娘,我们的番茄成功了,你看那个头,那颜色,天哪,我好想现在就摘一个尝尝,怀念死那个味道了!”
她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姜嬛在她旁边,专心致志的给西瓜田浇水。
“何止番茄啊,这又大又圆的西瓜都给咱们种出来了,看这势头,很快就能大丰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