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小班课进行了一周左右。
这一周内,我忍着愤怒,潜心准备国赛内容。
国赛比赛那天,我坐在选手席上,将资料、数据等又仔细核算了一遍。
周茉众星拱月般出现,将手搭在我的肩上,弯腰靠近我耳边:“我要是你,在小班名额被抢的时候,就会识时务主动退出。”
“你得学会认命,我的起点,是你这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明白吗?”
说完,她抽出纸巾象征性的擦了擦手,将纸团丢在我的面前。
我抬眼看她:“看来出身好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素质。”
她轻蔑一笑:“走着瞧。”
路演开始,所有人依次上台,讲解产品的优劣和创新。
讲解完后,评委会问一些相关的问题。
周茉讲演的时候,像一只蝴蝶在台上飞舞,可惜这不是舞台,而是讲演台。
因为她上过院士的小班,混了个眼熟,院士倒也没有为难她,讲完后意思意思问了两个问题,就让她下来了。
下台的时候,她挑衅的看了我一眼。
而我上台后,将记忆金属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利用娓娓道来。
甚至将机器人的雏形搬上了现场,拿得出试验,拿得出数据,更拿得出产品展示。
这让我在一众只有天花乱坠的设想、没有产品的讲演中脱颖而出。
搭配上过硬的专业实力,评委们连连点头。
院士问了我几个专业上的物理方面的问题,旁边的评委笑着提醒:“徐老,你跑题了。学术研究赛事结束你再慢慢问吧!”
徐院士抬手止住了旁边人的话,讨价还价道:“再问一个,就一个。”
“这位同学,以你的实力进小班课妥妥的,项目核心方面很优秀,省赛团队也是第一,我怎么没在小班课上见过你?”
“因为我的名额,被第十名的某位有钱人给替了。”我平静说到。
“这么正规的赛事,还有人搞小动作。”徐院士气愤非常,“这事我会汇报上去,我倒要看看这位有钱人的手,能不能伸到教育系统里去。”
徐院士话音一转,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笑得和蔼:“不过啊,你叫靳希是吧!毕业了,来当我的研究生吧!”
“只要您愿意给我开后门,我一定去。”我开玩笑着说。
国赛结果出来后,我个人小组赛第一,团赛第三。
而周茉自从联赛结束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在学校。
想来是徐院士出手为我讨回了公道。
同时,学校里的教师层也出现了一些变动,具体情况没说,但离职原因据传是受贿被调查了。
大学转眼过去,在离校回家前,陈盛问我:“毕业了,你想去哪里?”
“继续搞学术研究吧!”
“真是个书呆子,谁问这个了。”
“我想去哪里不重要,重要是你想做什么。你那做生意的脑子可不要因为我而蒙尘。”
“明白了。那……再见。”
8.
回家后,我拿出自己获得的奖状、荣誉证书,向父母坦白了这几年的真实情况。
没有迎来父母的褒奖,反而收获了父亲的咒骂。
父亲看也不看,一把扔在地上,愤怒至极:“你这个不孝女,你真是翅膀硬了,敢骗老子了,你看我不打死你。”
父亲抬手打了我一个巴掌,母亲反应过来立即拉开了父亲。
“希希你先去村头喊你弟回来吃饭。”母亲说得飞快,就怕我们父女闹得更难堪。
我有几分怨恨地看着怒火中烧的父亲,原以为他会以我为荣,没想到……
母亲见我不动,转而推着我出门。
村头,弟弟一看见我,便匆忙和他旁边的一个黄毛告别。
“我没有混日子,我只是向他借钱复读。”弟弟急忙解释后又有一些讪讪。
“你自己的人生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我冷淡说了这么一句便不再言语。
接下来的几天,父母像是为了证明什么似的,给我安排了很多活儿。
洗衣做饭扫地,去土里干活等。
只要我刚坐下,打算把带回来的课程书好好学一学,便会被叫去干活。
只要我一有怨言,母亲便会:“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就不能多帮家里干点活,体谅一下我吗?”
而弟弟只说要复读,母亲恨不得连饭菜都给他端进去,就怕耽误他学习。
所以当弟弟拿着题目来问我的时候,我便会把手里的活丢给他。
母亲一看见就会抢过来干,然后又丢回给我。
“学习离不开生活实践,光死读只会把脑子读笨了。你看我,劳动、读书相结合,才考上了好大学。”
我这么一说,弟弟抢着去干活。
再后来,我给弟弟补习,实则看自己的实验书,再喊我干活,弟弟先上。
9.
这几天,我在家里等自己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就怕被父亲再次截胡。
结果通知书没等到,却看见王婶带着王栋来串门,还特意打量了一下没其他人才进来。
“希希啊,你说你当初要是嫁给我家王栋,只要他跟老板一说,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工作没有。我家王栋现在可是老板面前的红人,厂里有好多小姑娘在追他,你怕是没机会了。”
“听说上大学很贵的嘞,你哪来的钱读完大学?可别是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那清白人家谁还敢要你。”
我看着王婶那显摆炫耀,肆意造谣的嘴脸,又看了一眼躲在她身后想拉住自己妈不要再说了的王栋。
上辈子,王栋因为骚扰女工被赶回来,甚至人家哥哥追上门来为自家妹妹做主,将王栋打了一顿。
“是吗?我怎么听说他是骚扰女工被赶出来的,到时候人家父亲哥哥打上门来……”我皮笑肉不笑,意有所指道,“你还是先带着你家王栋出去躲躲吧,要是万一碰到你这把老骨头,可别碰散架了啊!”
王婶正要继续开麦,王栋便心虚拉着他妈:“妈,我们回去吧!”
王婶回过味来,气急败坏但仍就死鸭子嘴硬道:“你胡说八道,我看你眼红我家王栋会赚钱、有姑娘追,你就诅咒我家王栋,说他坏话,你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特意挑家里只有我的时候上门,现在竟然还想要恶人先告状,王婶说着就要上来打我,被王栋拉住。
我则趁机拿了院子里的扫把,将两人打了出去。
10.
刚赶走王婶,家里就来了一群人,个个凶神恶煞的。
原来是之前的那个黄毛,坑弟弟去赌博,黄毛已经被扣下了,这些人是来要债的。
当天,父亲安抚要债地说:“宽限些时日,先放我儿子回来。我女儿是大学生,等她嫁到城里,彩礼钱就用来还账。”
那些人走后,我失望地质问父亲:“哪怕是我已经名校保研,你也要把我卖出去吗?”
父亲抬手又要打我,却突然停住了。
他偏过头,不敢直视我的眼睛:“我会联系你姑姑,让她给你找一个好人家。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退学就可以了。”
“我不愿意。”我执着道。
“轮不到你说愿意不愿意,难道你忍心看你弟弟被那些人打残废吗?”父亲吼到,“你是不是觉得多读了几年书,我们就管控不住你了?”
眼看我们父女即将爆发更大的争端。
院前传来热闹,原来是徐院士来家里考察,一路问着人找过来的。
村里今天先后来了两拨陌生人,村里人想看热闹,一听又是来我家的,便也借带路的理由跟着来。
徐院士老学究的模样,让所有人以他为中心自动围成了个圈。
徐院士和父亲寒暄了几句,便把录取通知书放到我手里,还给我塞了一包钱。
“这是奖学金,开学了就来学校报到,来当我的学生。”
原本想看戏的一群人瞬间寂然,又随即爆发了轰动。
“哇,你女儿是研究生啊!还有这么厚的奖学金。”
我知道徐院士此番操作就是为了让我去学校报到,并选他当导师。
简言之,是来抢学生的。
父亲听见他人的艳羡声,当即谦虚笑着说:“哪里,哪里,我家到时候摆席,各位可要来捧场啊!”
父亲想留徐院士吃席,但徐院士表示有事要先回去了。
我和父亲送人,徐院士再次强调:“这是我给你的奖学金,记得来我这报到啊!”
父亲脸上堆着笑:“一定,一定。”
我点头:“嗯,导师慢走。”
院士走后, 看热闹的村里人簇拥着给父亲递烟。
站在篱笆外想看戏的王婶,看到有人看到她后便悻悻离去,假装没来过。
奖学金被父亲拿去还债了,赎回来后的弟弟越发沉默,发狠了复读。
流水席上。
“你家可真是生了个好女儿啊!不过小望更聪明,将来肯定更有出息,只是之前有点贪玩,男孩子嘛发力晚。”
父亲笑着接话:“我最近看我儿子房间,大晚上还开着灯哩!”
“这是要发力了,将来那不得是清华北大啊!我儿子也是后来才发力……”
话题围绕着各家儿子为中心侃侃而谈。
连嫁到城里后,便再也没来往过的姑姑也来吃席了。
我原以为她吃完就走了,没想到,从这之后,姑姑便和我家又熟络了起来。
11.
读研期间的奖学金很丰厚,于我而言,花不完。
我寄回家里,父母用来盖起了小洋楼,所有人都羡慕极了。
我研究生毕业后,姑姑提着贵重礼品前来拜访。
“希希啊,你都是研究生了,去城里给你表妹补补习吧?”姑姑施舍一般说到。
“课时费多少?”我冷漠问到。
“一家人,说什么钱。”她急着打断这个话题。又说出此行真正的目的,“城里面有一个暴发户,是你表哥的老板,虽然年纪大了一些,但年纪大的会疼人不是。”
“而且人家城里有车有房有存款,这不刚死了老婆,就有大把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想嫁给他,但人家看不上,就想找个学历高聪明的,好生个聪明的儿子继承家业,要不是看在你是我亲侄女的份上,我才不……”
“说得这么好,咋不介绍给你自己的女儿?”我打断到。
“那怎么可以。”姑姑立马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惊叫到,随即又找补道:“她还小。”
“不小了,18了,在我们村这儿,可以当妈了。你不就是17岁嫁人,18岁就生了表哥。”我直接点破她的心思,“女承母业,那他就是你的女婿,让他给大舅子升职加薪不就是你一句话的事儿吗?”
说到这,姑姑脸煞白。
“有句话叫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姑姑坐不住,气冲冲离开。
父母事后怪我没礼貌,觉得如果真那么有钱,相看一下也挺好的。
12.
我成了十里八乡,所有年纪轻轻,就被迫辍学嫁人的女孩的偶像。
我研后留校,在职读博,弟弟也已经大学毕业,年底就要结婚了。
校方打算再建一个分校,陈盛现在在搞房地产,表示愿意投资。
而我推荐了我的家乡。
我带着勘测队来到家乡,先进的仪器,专业的人才,还有成队开进村子里来的车子。
村里人驻足观望议论纷纷。
我从车上下来,一群人围了过来,好奇或歆羡。
“希希,他们是来干嘛的?”
“来做地理勘测的。就是在这里看一下土地,看适不适合建房子。”
“要是占了我们的地,我们还怎么活?不行,不行。”
“如果哪家的地被征用了,发下来的钱足以盖小洋楼。”
目前,村子里只有我家是小洋楼,家家艳羡的不得了。
一听到这,家家抢着带我先去看自家的地。
更有不少人专门来堵我,想攀关系走捷径。
王婶带着王栋来,打着你们好歹同学一场有些情分的幌子,想让我帮他家先盖起小洋楼。
我直接不给面子,道出二人曾经的龌龊心思。
姑姑闻风而来,想让我帮安排她儿子坐办公室。
我笑着揶揄:“你家暴发户女婿呢?没帮安排吗?”
父母面对亲友邻里的巴结,一开始耳根子软,来找我说情。
后来在我的强势下,父母也只能对那些人说:“我们去问一下希希。”敷衍过去。
分校选址定下来后,我带着来视察项目的陈盛去看星星。
“很少见你对科研以外的事情这么上心,推荐在这里建分校的申请资料我看你写的最厚,别人是薄薄一叠,你是厚厚一沓。”陈盛笑着说。
“其实,我已经活了两辈子了。上辈子,没上大学是我一生的执念,死了都不甘心的那种……”
我将前世平静说出。
最后,释然道:“如果分校在这里建起来,那,所有像我一样的女孩,上大学的梦,读书的梦,就可以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