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
几人说话间,私人茶室的门被拉开。
众人精神一震,都以为是侍女来上茶了。
可当来人出现之后,几人却又一怔。
沈月遥笑吟吟的说道:“诸位大人,你们好啊!”
她挥手吩咐身后的侍女,把茶都呈上来,然后大大咧咧的坐了下来。
众人面面相觑,胡廷玉小心翼翼的说道:“沈娘子身体无恙了吧?此来,所为何事?”
他们发现,不管什么事,只要和沈月遥一拉上关系,肯定会有人吃亏。
也不知道,今天会有谁倒霉...
沈月遥不满的说道:“老师,天香阁可是我的产业,难道我还不能来自家铺子看一看?”
胡廷玉干笑几声,道:“说的是,说的是...”
说话间,侍女已经沏上了茶。
带着几分花果味道的茶香,顿时弥漫开来。
胡廷玉抽了抽鼻子,惊呼道:“象园雾芽?!”
上次沈月遥把象园雾芽拿出来,还是小皇帝亲临的时候。
他们眼巴巴的看着,却只能闻闻味。
为什么今天沈月遥舍得拿出来了?
不是说好等过一段日子,统一开售吗?
有阴谋!
几个老家伙立刻警惕了起来。
“哎呦!”
李远山‘蹭’得一声站起来,抱着肚子,满脸痛苦。
“诸位,李某失礼了,前去方便一下!”说完,他撒腿就跑。
胡廷玉等人错愕的看着李远山离去的背影,心里把他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这厮跑的太快了!
沈月遥懒得管李远山去哪里,她来天香阁本来也不是找他的。
“今日小女子前来,也的确是有一件小事,与诸位大人商量!”
沈月遥亲手把茶杯,放在几个老家伙的面前。
几个老家伙有些忐忑。
刚才真应该和戴胄一样,找理由溜走。
现在想走也晚了。
既然沈月遥把话都说出来了,再走的话,岂不是等于瞧不起沈月遥?
谁都丢不起这个人。
他们谁都没接沈月遥的话茬,生怕某个倒霉的差事,落在自己头上。
沈月遥依旧笑呵呵的,目光在几人身上逐一扫过,最终,落在了虞南的身上!
“虞大人,您不是早就想喝象园雾芽了吗?怎么还不动杯?”
虞南心中暗暗叫苦,僵硬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好茶,好茶...”
他心里暗想,道:“完了,到我倒霉的时候了!”
“既然是好茶,不如虞大人走的时候,带上一些,就算是小女子送的!”
虞南连忙摆手推辞。
“沈娘子千万不要客气,老夫还是等新茶开售之后,再来买吧!”
虞南有些肝颤。
沈月遥的东西,是那么好收的吗?
没看现在李远山见了沈月遥,就像耗子见了猫一样吗?
“虞大人何必客气?都是小女子的一点心意罢了!”
沈月遥不停的劝虞南,而虞南则是拼命的拒绝。
胡廷玉等人都放了心。
看来,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要倒霉,也是虞南倒霉。
他们幸灾乐祸的看着虞南,摆出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到最后,虞南都快哭了。
他求饶一般的,冲沈月遥拱了拱手,道:“王妃,有事尽管开口,若是平白无故收了礼物,老朽心里属实不安稳...”
沈月遥见火候差不多了,轻咳几声,道:“想必虞大人也听说了,皇上将敕建皇家书院的担子,交给了夫君,夫君又交给了我,其他事情倒还好说,可教书的先生,却不是那么好找的。”
听见沈月遥这番话,虞南反倒松了一口气。
他是当世大儒,又有朝中第一学问人的美称,找几个朋友去皇家书院教书,还不是小菜一碟?
“老夫倒也认识几位闲野在外的大儒,可以替沈娘子写上一封信,请他们前来,只是...”
见沈月遥有事相求,他反倒还拿起架子来了。
沈月遥不疾不徐的喝了一口茶,道:“虞大人肯请朋友进入书院,自然是件好事,不过小女子的意思,是想请虞大人,亲自入书院执教!”
虞南一挑眉,道:“老夫那几位朋友,也颇有名声,教化百余人不在话下,何至于让老夫也进入书院?”
虞南的名气很大,又是掌管天下图籍的秘书少监。
近几年来,更隐隐有了儒家领袖的势头。
光看学问,同为‘十学士’的胡廷玉等人,拍马也赶不上。
如果这么一个人,能够进入书院执教,必定能在士林之中,引起轰动!
沈月遥当然不肯放过!
她拍了拍手,早就等候在门外的春透,立刻走进来。
“王妃!”
春透把沈月遥画的书院图纸,缓缓摊在桌子上。
老家伙们面面相觑。
难道沈月遥要请他们赏画?
虞南在书画上,也有很深的造诣。
他只是简单的扫了一眼,呵呵一笑,道:“莫非,这是沈娘子画的?恕老夫多嘴,这画,实在称不上佳作...”
大寅朝时期,画作讲究意境,无论画的是山水,还是人物,都极其细致。
而这幅‘画’,虽称得上磅礴大气,却没有一点意境可言。
说白了,更像是一副图纸!
虞南话音刚落,蓦得一愣,失声道:“这不会真是一张图纸吧?!”
他这么一说,胡廷玉等人都伸着脖子,往图纸上看。
只见,图上的亭台楼阁,都描绘的极其细致。
而且,在最下方一处山门的牌楼上,赫然写着‘皇家书院’四个大字!
还真是张图纸!
虞南瞠目结舌。
这么大的书院,简直骇人听闻!
“这...这就是你口中的皇家书院?”
胡廷玉也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错愕。
沈月遥微微颔首,“小女子已经开始招募工匠了,用不了半年,一座恢弘的书院,就会拔地而起!”
过了好半天,众人才渐渐冷静下来。
胡廷玉苦笑道:“莫怪老夫给你泼冷水,这么大的工程,没有百年时间,难以建造完成,要知道,前朝建造庆兴宫时,号召十万民夫,也耗费了足足二十年,你这座书院,比庆兴宫还要大上好几倍...”
说着,他摇了摇头,道:“以我大寅现在的国力,还支撑不起这么大的花销,王爷也不可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