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吃饭的过程,叶寒都在想这件事。
所以尽管李诗曼尽管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了叶寒好几次,叶寒也没有做出丝毫评价。
“师父~是不是我做的包子不合你的胃口…”
李诗曼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奥,不是不是,包子很美味,”
叶寒抬起头,李诗曼的大大的眼睛里,愤怒,怀疑,期待,不安,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我是在想修炼的事,最近修炼一阳指,遇到了难关,所以…”
“哦~这样啊~”
李诗曼终于舒了口气,原来问题不是出现在包子上。
吃过早餐以后,叶寒又开始修炼起一阳指来。
一阳指本是少林绝技,由达摩祖师所创。
叶寒虽然不怎么喜欢玄学,但是从小在华夏国长大,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八卦,太极这些概念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得到太极拳后自然而然地就融会贯通了。
可这一阳指…
达摩祖师可是古天竺人,是根据佛法创出的一阳指,叶寒不怎么懂佛教,所以尽管同时拥有达摩祖师的内力和秘籍,修炼起来确实极为困难,直到现在第一式“混元一气”还没有融会贯通。
“师父,我看还是不要太着急了吧?古人不是说过,强炼高深的武功往往会走火入魔吗?”
叶寒盘膝而坐,双眼似张非张,李诗曼走了过来。
走火入魔?
叶寒一愣,睁开眼睛。
李诗曼说的不无道理,上次失败的修炼,可不就是因为自己方法不对,强行行气过脉,才让自己口吐鲜血的吗?
难不成,自己修炼的方法不对?
叶寒重又用意念在脑海里翻开秘籍。
第一式:混元一气
修炼一阳指者,须依次冲开手太阴肺经之: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凡十一穴,循序渐进,如大江遇坎,终须盘桓,带起后势至,势满自溢,而后奔流不息。
看了一遍,叶寒还是没理出个所以然来。
“这好像跟混元一气没关系吧?就这什么大江遇坎的,古人就能悟到达摩的修炼方法?那他们也太厉害了吧?不管了,再看看第二式再说!”
叶寒心里念叨着,反正现在是突破不了了,索性就把这本秘籍当闲书翻翻,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
“what?”
当叶寒翻开第二页的时候,差点气的骂人。
“这…也太坑爹了吧。”
第二页上面明明地写着:
紧接上,所谓混元一气,譬如空谷,虚而受响,性虚,而后响应不绝。譬如虚空,虚而生物,因虚而万物不绝。譬如肺叶,虚而受气,因虚而气息来往不绝,虚则无滞,无滞则通,通则来往不绝,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是以生生不息,是为混元一气。
倒不是秘籍有什么问题,只是这第一页,几行字连页面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第二页的时候又写着紧接上…
写书的人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了。
“虚而受物…”
叶寒闭上眼睛,琢磨着这句话。
“难不成…”
“所谓的内力,都是不存在的,大家都是被误导了?真正的内力,难道就是指的一种虚空?”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叶寒就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得到了达摩祖师和张三丰两大武学泰斗的内力,修炼一阳指的时候,还是感觉内力不足。
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修炼的时候都讲一个气沉丹田。
也就是说,所有的内力,人身上所有的气与力,都是发自丹田,由丹田发往四肢百骸,养气的时候,就是把这种气收回丹田的过程。
想到这里,叶寒又闭上眼睛,开始试了起来。
这一次,他没有再去用意念引气冲穴,而只是把意念专注于丹田这小小的方寸之间。
一开始,和往常一样,叶寒只感觉丹田那里好像是有一团小火苗在燃烧,又好像有一只虫子在爬一样。
这样,叶寒不自觉的又把这样感觉引到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可是到尺泽的时候,那种感觉却怎么也进行不下去了。
不仅如此,这样又冲了一遍以后,叶寒发觉自己的肘弯处开始出现了酸痛的感觉。
“虚而受物,虚而受物!”
直到感觉到酸痛后,他才发觉自己不自然地又按照老习惯修炼了。
专注一念难,让自己无念更是难上加难。
“小曼,你说,人真的能无念吗?”
叶寒只感觉越是想要无念,念头就越纷乱,渐渐地,叶寒心烦意乱,一跃从床上跳了下来。
“这个…应该只有佛祖能做到吧…”
李诗曼冷不防地被叶寒问这样一个问题,愣了一下神后,直接蹦出了这句话。
“佛祖总也得吃饭睡觉,有人的羽望吧,有人的羽望,怎么可能无念呢?”
叶寒接着问道。
“师父,这个我……我真的不知道,一般人谁想这种问题啊!”
李诗曼嘟嘟嘴,自己明明是徒弟,怎么回答得了师父都想不明白的问题。
“哦!”
叶寒低头,怅然若失。
“不过师父,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的话,为什么不自己去翻翻经书呢?或许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呢?”
李诗曼建议道,“正好,我的藏书里就有一本经书,我一个朋友送的,我只是翻过几翻,实在不知所云,如果你想看的话,我现在就给你拿过来。”
“翻经书?”
叶寒眼前一亮,这倒是是个不错的主意。
尽管叶寒也不喜欢一些晦涩难懂的书,可是此一时彼一时,能够帮助自己修炼的,就是甲骨文,叶寒也有兴趣去研究一下。
“好!那我看一下。”
李诗曼飞快跑回自己的房间,取过一本蓝色封皮,还是那种老式线装本的经书交给了叶寒。
《金刚经》?
“对,据说六祖慧能就是听了这里面的经文开悟的,后来研究佛典的人,都绕不开这本书。”
李诗曼认真说道。
这则公案,叶寒自然也是听说过的。
怀着打开宝藏的心情,叶寒打开了那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