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华已经好久都没见过凌峰了,他们兄弟之间就像是前世的仇家,从来都不可能心平气和地说上一句话。
前几天,王光华回去看父亲,父亲看似无意地跟他提起了凌峰。
王振问王光华,凌峰现在在做什么?辞去公职之后,他是不是做了正当的行业?
这要是在以往,王光华对王振的问题会不屑于回答。现在不同,自从凌峰的母亲凌美雪去世之后,父亲的身体也每况愈下,脑子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他对王光华问起凌峰的时候,脑子显然是清醒的,王光华知道,父亲始终惦记着自己的那个儿子。
是啊,凌峰一样是父亲的亲生骨肉,他没有理由不挂牵他。
于是前不久,王光华联系了凌云,从她那里打听到了凌峰的消息。凌云告诉他,凌峰现在正在江边经营一家火锅店,生意还不错。
王光华立刻打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王振,王振的脑子还算清醒,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嘴里连声说着:“也好,也好,他自食其力,美雪在天之灵,也能闭上眼了……”
王光华发现,凌峰的消息竟好比一剂特效药,让父亲一下子从半昏半醒中被唤起。
那天,王振竟出乎意料地在电话里和他聊了很多,他说他现在老了,也看清楚了很多事情,那就是不要过于勉强身边的人,让一切顺其自然吧。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他们的路可能不是老一辈人认可的,但却不一定是错的。
?
王振还对王光华说,你为官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要刻意为了我去完成或者做到什么,那样我会不安。你只要按照自己的判断,尽力而为,其他的,顺其自然就好……
王振多久没有这么清楚的表达过了,今天的一番话,让王光华差点儿没哭出来。
可是那个时候,他并没理解父亲话里的含义。今天躺在这里想起这些来,他才深深地感到,知子莫若父,父亲对自己真是用心良苦啊。
可是这些年,他为父亲,又做了什么?王光华开始自责和懊悔。他突然觉得自己应该趁父亲现在头脑还清楚一些,抓紧时间为他做点儿什么……
党校的学习气氛不是很浓郁,王光华学习之余,常抽时间四处走走逛逛。这些空闲时间,他除了通过关系了解上面对他的处理决定外,再就是做一些自己的事。
比如,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回去看望父亲,陪他喝点儿烧酒,聊聊家常。
王振对他工作上的事情已经很少过问,大概他也知道王光华工作压力大,好容易抽出空闲回来看他,他不愿意再拿工作上的事来烦他。
父子两个在一起时,可以天南海北的畅谈。大到国际上发生的大事,再到国家的政治时事,小到松江市的街头新闻,小区里的鸡毛蒜皮……
王光华和父亲也有聊不到一起去的时候,那时候,他们也会为一些不相干的事争得面红耳赤。然而,不一会儿,情绪过去,他们又都恢复如常。
说来也奇怪,在王光华没来看父亲之前,常听保姆说父亲的脑子不清楚,记忆力差。可是他一回来,他竟什么毛病都没有了,甚至状态比之前还好。
就连保姆都羡慕说,这是王振与王光华父子感情深厚的结果呢。
一个傍晚,王光华打车来到了江边。他按照凌云给他的地址,信步走到那个凌峰经营的,叫风云火锅楼的地方。
本来,他是想叫上几个朋友一道过去吃顿饭的,也算是给凌峰的饭店捧个人场,可是他目前落得如此地步,如果再大吃大喝,别人发现,一定会生出很多事端。所以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自己来。
王光华站在火锅楼外面看了一会儿,他注意到那行在霓虹灯匾中闪动着的一行字“松江玉液,松江人自己的茅台”。王光华心里一动。松江玉液是岳父周老酒的招牌酒,王光华自然知道。可是,它出现在凌峰经营的火锅楼,他怎么就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呢?
难道是凌峰与周老酒的酒厂有来往?王光华不敢确定。但是,他隐约可以感觉到,这其中,一定有周兰兰的关系。那么,周兰兰的下落……王光华一拍自己的脑袋。周兰兰出走到现在,他四处打探她的消息,问遍了所有与她有关系的人,凌峰这个重要的人物,却被他忽略了。
想到这里,他急急忙忙往店里去。
火锅楼门口,有漂亮的迎宾小姐为他把门打开,有引导的服务员过来,问他一共几位,想在什么位置用餐。
“不,我不用餐,我想找你们的老板,你们老板凌峰,他在吗?”王光华问。
“请问先生,您贵姓?”女服务员问。
“我姓王。”
“您稍等,我为您联系一下。”女服务员说着,拿起对讲机,和楼上的服务员取得了联系。